天天看點

有絹又有绮,中國絲綢博物館副館長解密三星堆絲綢的發現及意義

在三星堆遺址4号坑出土的長寬約3.8×3.1毫米的絲綢殘留物,是三星堆新一輪祭祀坑考古發掘最令人興奮的新發現之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中心館員郭建波曾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不僅在4号坑中有了考古上的新發現,還在此前的1、2号坑中的青銅器以及其他殘件上發現了絲綢殘留物,随後在3、4、6、7、8号坑中也發現了絲綢殘留的痕迹。這映射出,在三星堆時期,絲綢普遍存在。

三星堆遺址的絲綢是如何發現的?都有哪些品種的絲綢?這些發現意味着什麼?在成都博物館“雲想衣裳——絲綢之路服飾文化特展”熱展期間,中國絲綢博物館副館長、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主任周旸,帶來了一場題為《解密三星堆絲綢:發現及意義》的講座,解鎖深埋千年的三星堆絲綢密碼。

有絹又有绮,中國絲綢博物館副館長解密三星堆絲綢的發現及意義

“雲想衣裳——絲綢之路服飾文化特展”

将化學與考古學交叉結合,

解決三星堆絲綢考古35年空白

當我們判斷絲綢制品時,會通過觸摸、觀看來辨識。但經曆千年,已經化作塵土,或被燃燒成灰燼的絲綢要如何發現?

周旸說,絲綢屬于蛋白質,在埋藏過程中極易降解,而三星堆出土文物大多有燒灼痕迹。絲綢殘留物和坑内的灰燼、泥土、各種器物混雜在一起,給尋找絲綢帶來了巨大挑戰。據她介紹,過去十年,中國絲綢博物館和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大學通力合作,研發了基于免疫學原理的絲綢微痕檢測技術,這種技術在考古現場發揮出敏感、特異、便捷的優勢。“我最高興的事就是将化學與考古學交叉結合,解決了三星堆絲綢考古35年來的空白。”

據了解,免疫學原理的精髓就是抗原抗體反應,這種反應具有一定優勢,适用于考古現場的資訊提取。利用該技術,在三星堆1至8号祭祀坑中均發現大量絲綢殘留物或絲綢印痕,其中樣本包括青銅人頭像、獸面具、銅眼泡、青銅尊、青銅蛇等器物,以及坑内的灰燼和泥土。

此次在三星堆祭祀坑中發現絲綢,有賴于科學認知方法和技術的巨大進步。随着多學科團隊的協作,三星堆祭祀坑有機質殘留物的研究已經從肉眼可見的器物層面,延伸到了肉眼不可見的分子層面,極大提升了考古現場資訊提取水準。

有絹又有绮,中國絲綢博物館副館長解密三星堆絲綢的發現及意義

發現絲綢印痕的1、2号坑出土青銅器

紡織品變成礦化印痕,

品種包含絹、绮和編織物

據周旸介紹,因為青銅器在埋藏過程中,不斷釋放銅離子,可以在周邊土壤中營造抑菌微環境,有利于絲綢等有機材質文物的儲存。是以,商代的紡織品大多附着在青銅器上,并逐漸成為青銅器表面的礦化印痕。

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青銅器表面也保留了大量礦化絲綢印痕,相關專家對其進行形貌觀察可以看到,絲綢品種有絹、绮和編織物。

其中,絹的發現是通過部分三星堆出土青銅器上保留有平紋織物,經過測試,發現材質為絲,平紋類織物中的絲織品可以通稱為絹。而绮,即“織素為文”,是平紋地起經浮花的提花織物,以不同浮長的經線反射光線的能力不同,形成暗花圖案,屬于較高檔的絲織品。在2号坑出土的銅眼泡上有發現绮。此外,在2号坑出土的青銅蛇的背部,發現了多層織物,其中最外層為斜編織物。

有絹又有绮,中國絲綢博物館副館長解密三星堆絲綢的發現及意義

2号坑銅眼泡上的绮組織結構示意圖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程序中,

絲綢是非常顯著的趨同要素

其實,早期的絲綢來之不易,它的三大用途分别是祭服、屍服和常服。《禮記》中一些關于養蠶獻繭、祭祀儀式的記載表明,不僅事神明的祭服必須用絲綢,而且必須用親蠶親缫所得之絲制成祭服,方能展現虔誠恭敬。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青銅大立人身上的紋飾,或許是最早的龍袍。服飾上的四條龍,龍首上昂,龍爪緊握,這種造型的龍稱為衮。《說文》記載,“衮,天子享先王”,這與青銅大立人主持祭祀的場景不謀而合。

周旸介紹道,絲綢或許也作為祭祀時用的物品,如帛書或帛畫,其用意應是把絲綢當作一種載體,把書畫其上的内容傳達到另一世界。帛書也用于書寫兩國之間的盟書。中國有一句成語“化幹戈為玉帛”,這裡的玉和帛均是書寫國書的材料,寫後或埋入地下或是以火焚燒,表示可将盟誓要義上達于天。采用免疫學技術,在4号坑灰燼層中檢測到非常強烈的絲素蛋白信号,說明此處曾經焚燒過大量絲綢,也表示絲綢在祭祀語境中的另一種功能。

相比1986年對三星堆遺址的發掘,這一次新一輪祭祀坑考古發掘在出土大量文物的同時,還對周圍進行了詳細勘探,對完整認識當時的禮儀空間、宗教思想,乃至反映的宇宙觀念,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學資料。将來若以此為基礎,複原當時“神廟”或者“祭祀區”的神祇體系、貴族構成、供奉陳設、禮儀空間的時候,不要忽視絲綢的存在。絲綢的發現,一定能提供更多的資訊,更有利于我們了解三千年前的古蜀先民是如何表達宗教,如何思考宇宙和生死的。

周旸認為,中華文明很早就形成了多元一體的宏大格局。以三星堆和金沙為代表的古蜀文明,不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來源群組成部分,亦是中華古代文明共同體中最具特色的區域文化之一。秦并巴蜀,蜀地以及西南廣大地區則陸續融入華夏。在一體化程序中,絲綢是一個非常顯著的趨同要素,神話傳說、史料記載、考古發現均表明,關于絲綢,巴蜀和中原秉承着大緻相同的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

紅星新聞記者 曾琦

編輯 李潔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有絹又有绮,中國絲綢博物館副館長解密三星堆絲綢的發現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