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地9大割據政權中,為何蜀漢能堅持43年?張獻忠的大西隻有3年

曆史上割據政權最喜歡在哪裡割據?你見過有多少人選擇在一馬平川的江南割據的嗎?是以四面環山的蜀地,自然就成了割據政權們最想來的地方。

粗略算了一下,在蜀地割據的政權,至少有9個之多:

西漢末年,公孫述建立的成家政權。

東漢末年,劉焉、劉璋父子割據政權。

三國時期,劉備、劉禅父子的蜀漢政權。

西晉末年,五胡十六國時期,李雄建立的成漢政權。

東晉末年,谯縱建立的谯蜀政權。

唐朝末年,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權。

五代十國時期,孟知祥建立的後蜀政權。

元朝末年,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政權。

明朝末年,張獻忠建立的大西政權。

這些政權,全都看中了蜀地的特殊地理位置。由于群山環繞,要想走陸路進攻,壓力山大,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要想走水路,其實難度系數也很大,因為那是逆流而上,且很容易防備。

蜀地9大割據政權中,為何蜀漢能堅持43年?張獻忠的大西隻有3年

一、公孫述的成家政權,隻有12年。

公孫述是西漢的蜀郡太守,王莽篡漢以後,公孫述不想對王莽低頭,索性就把蜀地的大門關起來,自己躲在裡面做起了皇帝。

他曾經在城中看到一口井,常常冒着白煙。對一個想要稱帝的人來說,看啥都有祥瑞的迹象,是以他覺得這團白煙和白龍沒啥兩樣。是以他索性自号白帝,著名的白帝城就這麼出現了。

後來群雄并起,中原地區天下大亂,而公孫述卻躲在蜀地過了很長時間幸福的小日子。這一時期王莽、劉盆子、劉玄、劉秀先後在中原登基稱帝,最終劉秀取得了勝利。

劉秀解決完中原地區的戰亂以後,終于把矛頭對準了割據蜀中的公孫述。他派遣大司馬吳漢帶兵攻蜀,或許由于常年不打仗,公孫述壓根沒怎麼抵抗就被滅了。成家政權國祚12年。

蜀地9大割據政權中,為何蜀漢能堅持43年?張獻忠的大西隻有3年

二、劉焉、劉璋父子,統治蜀中26年。

為啥《三國志》裡,在寫蜀漢曆史的時候,會先把劉焉、劉璋父子擺在最前面?主要就是因為他們倆給劉備在蜀地打了個基礎。當然,也有避嫌的意思,畢竟作者陳壽過去是給蜀漢打工的人,需要刻意打壓一下前任老闆。

實話實說,劉焉、劉璋父子,在蜀地的統治,還是比較安穩的。劉焉其實是西漢宗室,他的祖先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劉餘,不知道為啥,反正漢朝後期攀親戚,都喜歡從漢景帝的兒子裡下手。

由于不是東漢至親的宗室,是以朝廷敢放權。是以劉焉毛遂自薦,想到交州做刺史。為啥呢?因為他發現漢靈帝這家夥親小人遠賢臣,自己遠離了他,不就是賢臣了嗎?開個玩笑,主要是劉焉怕惹事兒,就想出去躲躲。

結果聽說益州有天子氣,于是他假借平叛的名義,帶着大部隊就開拔到了益州。來了以後,他讓張魯假裝割據漢中,斷了自己和外界的所有聯系。這樣一來,劉焉不就等于是益州的土皇帝了嘛!

劉焉死後,他兒子劉璋又統治了蜀地幾年,結果主動請來了野心家劉備,劉備手起刀落,終結了這對父子的割據統治。

蜀地9大割據政權中,為何蜀漢能堅持43年?張獻忠的大西隻有3年

三、劉備建立蜀漢,統治蜀地43年之久。

劉備是個大器晚成的人,他奪取荊州大部分控制權以後,知道這地方不安生,要想割據自雄,就必須要找一塊易守難攻的地方做根據地。

很顯然,沒有比蜀地更合适的地方了。是以他假借幫劉璋打張魯(當時張魯真的反了)。結果來了以後,劉備就賴在這兒不走了。

此後劉備滅了劉璋,又拿下了漢中,正兒八經割據蜀地稱帝,建立了蜀漢帝國。不過很可惜,他隻在位2年,就因為夷陵之戰戰敗,在白帝城病逝了。

此後他兒子劉禅在蜀地統治了41年時間,雖然大家稱他為阿鬥,可不得不說,三國之中,劉禅的統治最為穩定,從來沒發生過宗室内鬥,皇帝被權臣幹掉的情況。再看看曹魏和東吳,這些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最終,由于鄧艾從陰平小道殺入蜀中,劉禅等不來姜維的援助,便主動打開了成都城門,選擇了投降,蜀漢自此滅亡,國祚43年(實際統治了49年)。

蜀地9大割據政權中,為何蜀漢能堅持43年?張獻忠的大西隻有3年

四、李雄的成漢政權,合計43年。

西晉終結了三國,完成了天下統一的重任。但是司馬家不給力,僅僅過了20多年,便爆發了著名的八王之亂,天下再次大亂。

這個時候一個叫李特的氐族領袖,帶着逃難的難民,在蜀地起兵反叛晉朝的統治。李特戰死後,他弟弟李流繼續帶兵作戰。李流死後,李特的兒子李雄帶兵攻下了成都,不久稱帝建立了成漢政權。

成漢政權是五胡十六國中,成立較早的一個割據政權。由于其天然的防守優勢,是以很難受到外界的幹擾。後來天下大亂,中原地區進入五胡十六國階段,隔幾年就換一個王朝,一覺醒來就得換護照,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可成漢政權卻偏偏不受幹擾,雖說内部沖突很多,為了大位,宗室内鬥嚴重,可40多年來,一直沒受到外界的壓迫。

直到後來成漢内耗過分了,東晉權臣桓溫看準時機,帶兵入蜀,一舉蕩平成漢。成漢國祚43年。

蜀地9大割據政權中,為何蜀漢能堅持43年?張獻忠的大西隻有3年

五、谯縱建立的谯蜀,隻有9 年統治時間。

谯縱本來名聲很好,在蜀地頗有威望。恰逢東晉後期,天下大亂,桓溫的兒子桓玄在荊州起兵,把東晉朝廷給一鍋端了。

這個時候益州刺史毛璩,打算征發蜀地人去中原對抗桓玄,可人家在天府之國呆慣了,哪裡肯出去?為此這幫人紛紛請求谯縱帶領他們反抗益州刺史毛璩。

谯縱衆望所歸,宰了毛璩以後,帶着大家把蜀地的大門給關上了。而谯縱自己也選擇在蜀地稱王。後來為了對抗東晉,谯縱更是向前秦稱臣,被封為蜀王。

可惜當時南朝早就意識到了蜀地的重要性,死活不肯讓谯縱安安穩穩在這裡做土皇帝,是以谯蜀統治的9年時間裡,一直戰亂不斷。最終劉裕将其攻滅,谯蜀國祚僅有9年。

蜀地9大割據政權中,為何蜀漢能堅持43年?張獻忠的大西隻有3年

六、唐末王建的前蜀,統治蜀地18年。

王建他們家本來是賣餅世家,可惜到了他這一代天下大亂,大家吃不起餅了,王建無奈,隻好販私鹽為生。後來覺得這行來錢也不算太快,索性做劫匪去了。

好在一個和尚看到王建後,覺得他不是凡人,做劫匪有點兒丢份了!王建被這彩虹屁一誇,二話不說就跑去當兵了。

此後王建建功立業,逐漸成為了軍中翹楚。恰逢黃巢起兵,又趕上朱溫亂政,王建索性就帶着人馬攻克了成都。唐朝朝廷無奈,隻好封王建為西川節度使。

王建不知足啊,繼續攻克了東川和漢中,自立為帝,建立了蜀國。隻可惜他兒子王衍不給力,導緻前蜀實力大損,後唐隻用了70天就滅了前蜀。前蜀國祚18年。

蜀地9大割據政權中,為何蜀漢能堅持43年?張獻忠的大西隻有3年

七、孟知祥建立的後蜀,立國32年。

孟知祥本來是給後唐打工的,後唐滅了前蜀以後,便将孟知祥安排鎮守蜀地。結果後唐莊宗李存勖被殺,李嗣源奪取了皇位。

孟知祥覺得李嗣源不配,是以開始安排割據蜀地的計劃。等到李嗣源解決中原戰争以後,發現已經控制不住孟知祥了,隻好賣了個人情,冊封孟知祥為蜀王。

孟知祥呵呵一笑:我要的是蜀王嗎?我要的是蜀帝!

是以第二年夢之鄉就跑去建立了後蜀,自立為帝。孟知祥給力,他兒子孟昶也是個人才,兩個人在蜀地辛苦工作了30多年,也確定了蜀地在五代十國這個亂七八糟的年代,得以過上了一段安生的日子。

隻可惜宋太祖趙匡胤有一統江山的志向,是以主動發兵攻打後蜀。孟昶不是對手,無奈隻好選擇了投降。後蜀國祚32年。

蜀地9大割據政權中,為何蜀漢能堅持43年?張獻忠的大西隻有3年

八、明玉珍的大夏,立國9年。

提到元末明初的枭雄,大家肯定會想到朱元璋、陳友諒和張士誠。除此以外頂多再想到個劉福通、韓山童,畢竟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名人。

對于明玉珍這個人,或許不少人就不太了解了。這哥們也是個重瞳子,或許由于這個原因,他打小就覺得自己不一般。

等到徐壽輝起兵反元以後,明玉珍也主動聚集了1千多人的同鄉,選擇歸順徐壽輝。由于屢立戰功,是以徐壽輝便将攻克蜀地的任務交給了明玉珍。

明玉珍别提多高興了,這等于是龍入大海,他攻克蜀地以後,恰逢陳友諒誘殺了徐壽輝自立為帝。是以明玉珍便選擇和陳友諒決裂了。

這個時候明玉珍和很多進入蜀地的軍閥一樣,也想到了自立,随即便建立大夏政權,建都重慶。

隻可惜明玉珍去世太早,他的兒子明升繼位的時候,才不過10歲而已。是以大夏政權壓根就不是朱元璋的對手。朱元璋攻克大都以後,這才調轉槍頭把大夏給滅了。

蜀地9大割據政權中,為何蜀漢能堅持43年?張獻忠的大西隻有3年

九、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僅僅3年而已。

明朝末年,依舊是群雄并起,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中,李自成和張獻忠是最出名的。不過李自成更有追求,他打算攻入京城,成為天下的新主人。而張獻忠則想割據一方,占山為王。

公元1644年,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建立了大西政權。隻可惜此時清朝大軍已經入關,張獻忠在與清軍交戰的時候,被人射殺。這直接導緻張獻忠集團散架,僅僅3年時間,大西政權就不存在了。

總結:中原王朝騰出手來,蜀地割據政權就麻煩了。

這就是曆史規律,當中原王朝自顧不暇的時候,蜀地割據政權别提多高興了。因為他們知道,攻打蜀地并不容易,如果前線被拖住了,後院又被人給抄了,那就麻煩大了。

是以每次都是中原王朝平息内亂以後,才會想到滅蜀。比如說劉秀在平定中原以後,這才跑來滅了公孫述。朱元璋也是攻克大都以後,才想到滅掉大夏。

衆多蜀地割據政權中,最牛的當屬劉備的蜀漢。因為蜀漢并不是以上這種情況,他們雖然綜合實力比不上中原王朝,可他們的軍事實力較強,完全可以和中原的曹魏王朝相抗衡。是以蜀漢也是存活時間最久的蜀地割據政權。

你還知道哪些在蜀地割據的政權呢?歡迎評論區補充。

參考資料:《三國志》、《舊唐書》、《明史》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