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在上期内容中,我們講到了古代的“常服”。從前以中原統治王朝為主的期來看,基本是每兩個相鄰的朝代,其服裝方面的變化并不會非常大,而到了由少數民族(元、清兩朝),其服裝變化風格較為明顯,但也依舊存在穿戴漢族傳統服飾的情況。

那麼這一期的内容中,我們就來一起接着看一下,我國那些古代社會中,不同朝代的婚服都有哪些吧!看看有沒有沒我們想不到的。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古代的婚服

依舊是按照中原朝代的更疊順序來看。

夏商周

夏王朝的婚服究竟如何,目前還需要進步的考古研究才能知道,但是我們根據商周時期的婚服也大緻可以推斷出,夏王朝的婚服和這時應該相差不大。商周時期的婚服什麼麼樣子呢?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商王朝其實還沒有特别嚴格的婚服制度,但在《儀禮·士冠禮》中,有“純衣,絲衣也。馀衣皆用布,唯冕與爵弁服用絲耳”的說法,指的就是“純衣”,是當時參與祭祀的服裝,也是最為嚴肅的裝扮,同時,它還是貴族女子的嫁衣(一般為絲質)。

而在周朝,這時候最重“禮”,已經開始有了“聘禮”一說。在婚服方面,期變化倒是不大,基本和商一樣,隻是要略微寬松一些,也就是“純衣纁(淺紅)袡”,整體呈黑色,紅色為輔。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不過這個時候已經有專門的婚服、喪服、官服和戎服等服裝區分,并且開始使用大量的玉器類裝飾物點綴。順便提一句,這個時候的“夫亡守節”之類的思想還沒有出現,也沒有所謂的“貞節”觀念,是容許婦女再嫁的,哪怕是嫁到别國。

到春秋戰國諸侯争霸時期,因為各方勢力割據,社會動蕩不安,是以在禮法上基本沿用商周時期的制度。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秦漢三國

這一時期依舊遵循“周禮”,在總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此時也出現了“深衣”和“襦裙”,不再完全是上衣下裳的制式,并且有了等級的區分。

在《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之妻劉氏就有:

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這裡就能看出來,當時的女子裝扮應是足夠華美的,婚服自然也會更加重視一些。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到了漢朝,刺繡漸漸發展起來,很多繡紋也漸漸出現在婚服上,更加為其曾填了幾分華美。在貴族中,婚服衣料的選擇也漸漸奢侈,顔色上也出現不同于玄黑色的楊紅和黃色,更加貼近我們觀念中的喜服。

值得一提的是,有觀點認為這一時期出現的“紗羅”(女子出嫁時因羞怯用來遮蓋面部),可能就是後來新娘“蓋頭”的起源。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魏晉南北朝

要不是有曆史證明,當真不太相信,一直以“白喪紅娶”為主要傳統觀念的中國,此時最流行的嫁衣居然是白色的。

太子納妃,有白毂、白紗、白娟衫,并紫玉緌。——《東宮舊事》晉書

這是因為在魏晉時期,“玄學”幾乎人人推崇,返璞歸真成為大多數人追求的一種狀态,淡雅的白色正好符合這種思想。而在日常生活中,白衣也是很多人願意穿戴的服裝,追求整體上的輕盈飄逸之感。此時“蓋頭”作為婚禮上的常用物件,并慢慢流傳下來。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隋唐與宋

到隋唐時期,前面的婚服基本都一漸漸淡出曆史舞台,加上生活水準的提高,染織行業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紅男綠女”開始出現,男子身着绛色公服,女子穿戴青綠色禮服。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唐朝前期婚禮禮服非常繁複,襦裙、長衫、披帛、廣袖外衣等疊套着穿,頭上配有各式金銀钗钿,看上去相當雍容華貴。至唐後期,婚服漸漸簡化,朝廷官員嫁女可着相應的“诰命”等級服裝,以示地位的不同。

宋朝的婚服和唐朝相差不大,隻是更加簡略一些。這時,“鳳冠霞帔”出現在婚禮當中(具體可以參考《知否》裡面的婚禮情節)。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由于這是一個少數民族統治下的國家,是以七魂符上也幾具蒙古族的特點。“質孫服”也是婚服的一種制式,裙擺上有許多褶皺友善活動,同時加上一個高長帽,極具民族特色。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這是一個和唐宋“相反”的婚服流行時期,調換了男女婚服的顔色,是為“綠男紅女”。男子身着綠色圓領狀元服,女子身穿紅色羅裙與褙子、加上紅蓋頭或者遮面的細穗,再加雲肩,将鳳冠霞帔用到了極緻。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最後一個清朝,這同樣是一個少數民族統治下的時代,其婚服也有滿族的民族元素,即旗袍和馬褂,男女都是紅色的婚服。

這一時期幾乎将前面的服裝風格與制度完全丢棄,帝王不斷地下達禁止着漢服的指令,也漸漸影響到後續的人民日常穿着。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近現代婚服

近現代的婚服在前期和古時候的婚禮差距還是拉得很開的,但到了後面又有“複古”的趨勢。

民國時期

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結束,滿族的婚禮習俗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近代傳入中國的西方神教的影響,婚服逐漸以婚紗和西裝為主要流行趨勢,但也依舊存在少量的中式婚禮,就是旗袍和中山裝。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現代

到了現代社會,我國的婚嫁方式起初依舊受到西方的影響,并且影響非常深遠。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國的婚嫁中選用的婚服,基本都是來自西方的白色婚紗和西裝,到了後面漸漸有了融合與變化,就是将旗袍的元素融入到婚紗裙中,逐漸成為一種“旗袍婚紗”。

再到21世紀初,以“秀禾服”為婚禮禮服的流行趨勢越來越明顯,主要以紅色與白金搭配為主,較為複古的“鳳冠”漸漸出現,複古婚禮成為大衆的主要選擇之一。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近幾年來,由于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漢服再一次成為衆多人願意穿出門的常服之一,并且沒有固定的朝代區分。漸漸的,很多人也選用漢服來作為婚嫁的禮服,并且一切禮儀也借鑒古時候的規定,氣勢恢宏霸氣、文化底蘊深厚、儀式感拉滿。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文化沖擊與交流

不管是古代的、近代的、當代的,還是婚服、常服和制服,其實都一直在不停的産生變化。這些變化一般都和時代的發展相關。

随着時間的推移,很多因素會慢慢被帶到表面,影響到一些人類文明的物質載體。比如某一階段的主要信仰與社會風氣、國家發展水準與方式、文化交流與傳播等。

盤點我國不同朝代的婚服,有你想不到的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