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豫湘桂戰役——日軍最後的瘋狂,也是蔣介石統治失敗的開端

1944年,日軍在河南發動了豫中會戰,在湖南發動了常衡會戰,在廣西發動了桂柳會戰。這一系列的會戰簡稱豫湘桂戰役。淞滬會戰曆時三個月,中日雙方投入兵力達到100萬。之後的武漢會戰曆時四個多月,中日雙方投入兵力約140萬人。這場豫湘桂戰役,曆時八個月,中日雙方投入兵力超過180萬人。為了打通大陸交通線,日軍這次出動兵力超過50萬人,是整個侵華期間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戰役。

豫湘桂戰役——日軍最後的瘋狂,也是蔣介石統治失敗的開端

1941年,中國正式對日宣戰,1944年加入國際反法西斯同盟陣營,和美英共同抗擊日軍。此時中國軍隊以逐漸換裝美式武器裝備,軍隊實力大幅提高。但在一系列有利于我方的情況下,國民黨軍隊卻遭受了抗戰以來最令人痛心的慘敗。在這八個月裡中國喪失了四個省會,146座城市,7個空軍基地,36個飛機場,喪失的國土達到20多萬平方公裡。緻使6000多萬人口身陷淪陷區。當時中國的抗日已經從僵持階段轉為戰略反攻階段。這場會戰的失敗令很多人痛心疾首,而且不明白遭受這樣的失敗,問題的症結出在哪裡。

豫湘桂戰役——日軍最後的瘋狂,也是蔣介石統治失敗的開端

進入抗戰後期,中日雙方日漸疲憊,尤其日本更是難以為繼長期戰争對本國國力的消耗。是以發動這次戰役,意在扭轉不利局面。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則心不在焉導緻戰略指導失誤,戰役指揮失當,加之國民黨政府長期執行避戰、觀戰政策,這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國民黨部分将領沾沾自喜,面對國際有利戰局以為勝利就在眼前,日軍已是強弩之末,輕敵厭戰,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沒有足夠的重視。抗戰末期,國民政府統治日趨腐敗,很多官員居功自傲無心報國,一心為自己私利着想。這些不但是導緻這次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也為日後國民黨軍隊徹底失敗埋下隐患。

豫湘桂戰役——日軍最後的瘋狂,也是蔣介石統治失敗的開端

豫湘桂戰役對于交戰雙方都有什麼得失呢?這次戰役日軍雖然完成了戰略目标,占領了大片我國領土,打通了大陸交通線。卻無力保障大陸交通線暢通,也未能阻擋美機空襲日本本土。除此之外,由于分散了兵力,反而為國民黨軍隊反攻提供了條件。對于我國來說,豫湘桂戰役極大程度地損害了美國對民國政府的好感,美軍嚴重懷疑國軍的戰鬥力。為了早日結束戰争,美、英、蘇在雅爾塔會議讓要求蘇聯出兵幫助中國抗日,代價是允許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外蒙古)在蘇聯保護下獨立,造成這種嚴重後果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國民黨軍豫湘桂作戰的失敗”。

豫湘桂戰役——日軍最後的瘋狂,也是蔣介石統治失敗的開端

豫湘桂戰役失敗,對于我國總體影響弊大于利。這次戰役是日軍在潰敗前夕一次回光返照式的掙紮,慘烈的戰鬥讓國軍損失嚴重。但由于日軍拿出主要精力對付國民黨軍隊,這也給一直在敵後與日寇作戰的我黨軍隊減輕了不少壓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