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蘇聯正式對日宣戰。一周之内,蘇聯紅軍接連擊潰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精銳,溥儀為躲避戰後追責,便随同日軍來到沈陽,計劃乘坐飛機前往日本。8月19日,溥儀在沈陽東塔機場候機,誰知蘇聯紅軍突然蜂擁而至,飛機還未起飛,整個機場就被蘇聯方面拿下。蘇聯紅軍強行打開飛機艙門,一個神色慌張的高個男子與其随從被抓了出來。事後經過調查,此人正是“僞滿洲國”的康德皇帝溥儀。

▲溥儀被俘舊照
次日,康德皇帝溥儀與其随從一行9人被蘇軍押解至位于赤塔的莫羅科夫卡收容所,後來又輾轉運至伯力紅河子看守所、第45号特别戰俘收容所等處。在前往蘇聯途中,溥儀一直惶恐不安,畢竟自己身份特殊,又是在逃跑期間被人俘虜的,蘇軍會如何處理他這個中國皇帝呢?莫羅科夫卡收容所早就知道了溥儀的特殊身份,溥儀入獄當天,蘇軍還專門為他舉辦了一個小型宴會,收容所随後又派專人為其人宣講政策。
▲蘇聯軍官舊照
至于後來在監獄中所發生的種種事情,更是令溥儀驚愕不已,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在溥儀看來,自己過得哪裡是犯人的生活,俨然是一名退休蘇聯功臣才能享受的進階療養式生活。蘇聯監獄方面,每天都給溥儀安排有四頓豐盛的餐食,早晨是黑面包,配以咖啡或牛奶;午飯則至少有兩菜一湯,經常能吃到頗具俄羅斯特色的羅宋湯、俄式餡餅、俄式紅腸和炖牛肉。到了下午三點再安排一次下午茶,一般是紅茶配面包、小餅幹;晚餐則是正統西餐,包括牛肉、紅酒等,還有溥儀最喜歡的冰淇淋。
在餐食方面給予優待的同時,溥儀的住宿環境也非常好,他本人擁有一套獨立的小樓,四周種着郁郁蔥蔥的樹林,沒有任何鐵絲網,完全沒有監獄或是收容所的樣子。蘇聯軍官在向溥儀介紹時,還特意說道:“空閑時間可以出去散散步,這裡的景色還是非常很美的。”此後溥儀雖然在遠東多個收容所來回轉移,但他的生活品質基本沒有絲毫改變,蘇聯政府對其一直都是采取優待政策。
▲在獄中潇灑看報的溥儀
或許是由于監禁生活太過優渥,溥儀逐漸忘記了自己的戰犯身份,開始恢複其“皇帝”做派,在蘇聯收容所端起了架子。由于監禁生活相對自由,蘇聯特許溥儀的日常飲食可以由之前與他一起被抓獲的人員伺候,溥儀為顯示自己的特殊地位,指令随侍人員每日飯後都要如以往一樣向其叩首跪安。此外,溥儀在到達蘇聯不久,就曾給斯大林等蘇聯上司寫信,希望自己能一直留在蘇聯,不被遣傳回國。
▲溥儀接受改造期間複原蠟像
不過斯大林等人卻始終沒有給予其明确回複,溥儀不甘心,開始把希望寄托于收容所的蘇方上司,他甚至拿出自己随身攜帶的一些珍寶來賄賂蘇聯看押人員。當然,溥儀最終還是無功而返,在蘇聯享受五年的優待生活之後,溥儀于1950年7月30日被蘇軍移送給新中國,之後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了将近十年的改造,于1959年獲得特赦出獄。
參考文獻:
《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