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漢的崩潰之年,從這一年之後,蜀國便進入了混吃等死模式

公元234年,是一個令三國迷悲痛的日子。234年是魏明帝(曹睿)青龍二年,蜀後主建興十二年,吳孫權嘉禾三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其中很多對蜀國來說都是很崩潰的倒黴事。

首先是蜀漢的頂梁柱——諸葛亮病逝。

蜀漢的崩潰之年,從這一年之後,蜀國便進入了混吃等死模式

建興十二年二月,諸葛亮計劃率十萬人馬由斜谷進軍伐魏,同時派使臣到吳國約請同時起兵伐魏。四月,諸葛亮屯兵五丈原,開始伐魏。五月,吳國孫權出兵合肥新城,以及襄陽、廣陵、淮陰等地分三路發起進攻。魏國則派司馬懿、郭淮在西線抵禦諸葛亮,同時派滿寵抵禦孫權。諸葛亮和司馬懿僵持百餘日,期間諸葛亮派蜀軍多次挑戰,司馬懿卻堅守不出。甚至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女人服裝衣飾刺激他,司馬懿仍佯裝憤怒欲上表請戰。

蜀漢的崩潰之年,從這一年之後,蜀國便進入了混吃等死模式

諸葛亮此次出征并不順利,由于司馬懿的堅守,諸葛亮無法進軍,興師動衆卻始終無功,加上事無巨細處理各種事件,最終令諸葛亮病倒,并再也沒有康複起來,最終病逝于五丈原。諸葛亮的死,無疑是蜀漢巨大的損失,從此更加虛弱。

其次是大将魏延被殺。

蜀漢的崩潰之年,從這一年之後,蜀國便進入了混吃等死模式

魏延本是蜀漢後期碩果僅存一員大将,史載魏延勇猛過人,能善待士兵,但性格矜持高傲,常有張揚之舉,這令諸葛亮對他很不放心。尤其是魏延與諸葛亮信任的楊儀不合,這為其日後被殺埋下伏筆。諸葛亮死後,魏延聽說楊儀組織人按照諸葛亮的計劃開始撤軍,并讓他殿後。魏延對這樣的安排很不服氣,開始破壞撤軍行動,并且二人分别上表給劉禅互告對方謀反,董允、蔣琬都擔保楊儀而懷疑魏延。最終魏延在前方與楊儀鬧翻,因魏延的舉動不得人心,最後遭到馬岱追殺,而且還被誅滅三族。

蜀漢的崩潰之年,從這一年之後,蜀國便進入了混吃等死模式

其實,魏延的死确實是蜀漢當時僅次于諸葛亮之死的一大悲劇。開始時,魏延想殺楊儀等人,然後主導輿論,希望能獲得接替諸葛亮的輔政權力,是以,至死時魏延都沒有向曹魏投降,其被殺實在是諸葛亮安排的一招兒差棋。蜀漢之亡其實是亡于人才匮乏,而魏延是當時難得的,有勇有謀能對付魏軍的将領,隻可惜劉禅和諸葛亮卻不能善用,實在可惜!

第三是另一托孤大臣李嚴病逝。

蜀漢的崩潰之年,從這一年之後,蜀國便進入了混吃等死模式

李嚴本是劉備入川後,比較倚重的一位大臣,曾在白帝城與諸葛亮同時被劉備确定為托孤之臣。隻可惜,他因不是很贊同諸葛亮頻繁出兵北伐,而在公元231年,未能按時為諸葛亮的北伐軍輸送糧草,遭到諸葛亮的懲治,将其貶為庶民,并被遷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居住,從此再未受到任用。李嚴能被劉備標明為托孤之臣,說明他絕對不是庸才,隻可惜當時諸葛亮的目标隻有一個,就是北伐曹魏,這卻與李嚴的認識有沖突,最終導緻二人不能相容。試想,劉備給劉禅留下的兩位托孤重臣都在234年去世,蜀漢還可能再有起色嗎?

第四是關羽之子關興病逝。

蜀漢的崩潰之年,從這一年之後,蜀國便進入了混吃等死模式

關興倒算不上什麼出色人才,但他的死亡,預示着劉歇業等身後的二世、三世并無後起之秀可以為蜀漢挑起大梁,也表明了蜀漢即将走向末路。

最後是其他人的病逝。這一年還有漢獻帝劉協病逝,另外吳國大将潘璋逝世,孫權從弟孫奂逝世。魏國方面則有戰略家劉晔逝世,司馬師之妻夏侯徽被毒死。

參考資料:《三國志》《晉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