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北朝史:開國功臣傅亮,因參與了徐羨之的廢帝計劃慘遭殺身之禍

傅亮,字季友,陝西省耀縣人,南北朝時期稱北地郡靈州縣。傅亮的父親傅瑗官至安成太守,與臨海太守郗超是好友。郗超出身于高平郗氏,曾是大将軍恒溫的主要謀士。郗超經常來傅瑗家做客,當時四五歲的傅亮,不僅聰明,而且才智過人。郗超對傅瑗說,你這個小兒子以後的成就并不在你之下啊。

傅亮從小就博覽群書,并且善于寫文章,和他哥哥傅迪著有《演慎論》、《感物賦》等文章。在東晉那個文學墨客聚集的地方,不出版幾篇作品,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文學的。中軍将軍桓謙聽聞傅亮有才,聘請傅亮擔任了參軍,從此踏上了仕途之路。

恒玄篡晉自立為帝,因聽說傅亮博學多才,下令傅亮擔任秘書監,傅亮的工作内容就是整理好秘閣藏書。這份工作對一個喜愛讀書的人來說,是一份很好的差事。進入秘閣,接觸的書籍大多都是市面上所沒有的,一些皇家秘錄,他都可以了解到。

南北朝史:開國功臣傅亮,因參與了徐羨之的廢帝計劃慘遭殺身之禍

還沒等到傅亮上任,劉裕讨伐恒氏的大軍就攻破了建康,恒玄逃走了。劉裕雖不愛讀書,對文學方面也是比較注重。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多少都有點名氣,傅亮也不例外。劉裕攻破建康後,孟昶任建武将軍、丹陽尹,傅亮也被配置設定到孟昶的軍中做參軍。

在各級參軍的位置上也做了五六年,任職期間傅亮結識了萬年副手的徐羨之。徐羨之沒有傅亮那樣的學識,但為人機靈,能說會道。傅亮本是一個書生,思維迂腐很正常,偏偏遇到了吹牛大王徐羨之。這讓傅亮認為此人才是真正的博學多識,天文地理無所不知。是以傅亮對徐羨之的評價是:“徐公曉萬事,安異同。”

也就是相交了徐羨之,傅亮日後才會有殺身之禍。随着劉裕的權力一天天變大,徐羨之還繼續做别人副手的時候,傅亮已經轉正為中書黃門侍郎了。此後一直跟在劉裕身邊,随劉裕一同征戰。傅亮跟着劉裕任勞任怨,劉裕也是看在眼裡的,劉裕對傅亮的哥哥傅迪說要提拔傅亮為東陽郡守。

傅迪也是飽學之士,知道現在弟弟受寵,而且身居高位,一直勸誡弟弟要謙虛。劉裕北伐後秦歸來後,東晉皇室為了表彰劉裕的功勞,授封劉裕為宋公。現在的劉裕已經是不滿足這些爵位了,劉裕所要的是取而代之,自己當皇帝。

劉裕想當皇帝,但又不好開口,這種事情,作為上位者,得讓手下的臣子們來說。遇到這種劇情,一般都是臣子們苦苦哀求,上位者一推再推,最後迫于無奈隻好接受。可劉裕的這幫手下有點不明白上司的心思,也不提讓劉裕更上一層樓的事。

南北朝史:開國功臣傅亮,因參與了徐羨之的廢帝計劃慘遭殺身之禍

劉裕就想了個辦法,宴請群臣,看大家喝得正高興,劉裕發表了感歎。自恒氏叛亂以來,我老劉是第一個舉義旗反抗恒氏的。如果不是我來複興皇室,司馬家的江山已經轉手他人了,現在皇室認可我的功勞,給了我九錫的殊禮。熟悉《三國》的都知道,九錫代表着什麼,曹操不也是享受這個禮遇。

劉裕噼裡啪啦的說了一大堆,下面的群臣隻是對劉裕的功勞之大而歌功頌德。卻不知劉裕說這些話的意圖,傅亮雖說有點迂腐,但不代表他不聰明。傅亮明白了劉裕的意思,在宴會結束後,傅亮去找了劉裕。向劉裕說出了要回都城建康,劉裕嘴上不說,心裡早就樂開花了,看來還是有人懂他。

傅亮此時提出回京,那就是辦一件大事,勸說東晉恭帝禅讓皇位。回到建康的傅亮,寫信通知劉裕進京,收到傅亮的來信,劉裕知道大事已定。在劉裕回京的路上,傅亮拟草了退位诏書給晉恭帝,讓晉恭帝按照草稿寫下退位诏書。

在公元420年,劉裕登基稱帝,建立了劉宋王朝。一幫開國功臣也得到了冊封,傅亮為中書令,入值中書省,專掌诏命,封為建城縣公爵位。傅亮專門負責起草劉裕的所有文書和诰命,掌握重權的傅亮也是更加得意。早就把哥哥傅迪的告誡當成了耳旁風。

劉裕當皇帝沒多久,就病死了,随劉裕打天下的幾個開國元勳成了劉裕的托孤大臣。劉裕死的時候,長子劉義符才十六歲,本意是讓四位托孤大臣好好輔佐少帝。作為首輔的徐羨之和小皇帝産生了沖突,徐羨之擔心自己的位置會受到威脅。就聯合了其他三個托孤大臣一起商量廢帝的事情。

徐羨之本就能說會道,加上少帝年輕沖動,也是做了一些大臣們不能容忍的事。其他三人的想法是,為了劉宋江山社稷,隻好廢黜昏君而立明君。但徐羨之的想法和他都不同,他要的是掌控朝政,一切都是從個人的利益點出發。

廢了皇帝也就算了,徐羨之還把對他有威脅的兩人給殺了,也就是劉裕的長子少帝劉義符和次子劉義真。劉義真原本是最佳的繼承人,就因為和徐羨之關系不好。傅亮去接劉裕的第三子,時任荊州刺史的宜都王劉義隆來即位。劉義隆知道兩個哥哥慘死,哭的傷心不已,其實傅亮當時已經知道他的結局不會很好。

前文中有說到,傅亮參與廢帝是因為保護劉宋江山,現在他來接劉義隆回京稱帝,明知劉義隆不會對兩個哥哥的死而善罷甘休。以他現在的權力,完全可以換一個年齡更小的來做皇帝。然而他卻沒有這樣做,因為劉義隆有才華,可以振興劉宋王朝。

南北朝史:開國功臣傅亮,因參與了徐羨之的廢帝計劃慘遭殺身之禍

劉義隆即位後,是為宋文帝,剛當皇帝的兩年,給了徐羨之很大的權力。傅亮現在反而想抽身,但身陷泥潭的他已經是抽不開了。劉義隆裝傻充愣了兩年,暗地裡把所有大事布局好了以後,就把徐羨之等人拿來開刀了。

得意忘形的徐羨之,死都想不到自己以為掌控在手裡的小皇帝會突然發難。而且自己還無力對抗,徐羨之選擇自殺,而劉義隆給傅亮的诏書,隻是殺他一人為兩個哥哥報仇,至于傅亮的子嗣,劉義隆向傅亮保證絕不傷害他們。

這也算是好的結局了,傅亮一心是為了劉宋江山着想。隻是被徐羨之給坑了,這也是劉義隆隻殺他一人,而不怪罪他子孫的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