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民将軍:連續11天搬運鬼子武器庫,都快搬幹淨了鬼子也沒發現

在江西省萍鄉市,有一位農民出身的共和國将軍甘祖昌,從土地革命到抗戰再到解放戰争,他都參與其中,為共和國的建立和建設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在建國之後,他又上演了一出卸甲歸田的美談,甘願回鄉當農民,為家鄉建設做貢獻。被當地的鄉親們親切的稱為“農民将軍”。

農民将軍:連續11天搬運鬼子武器庫,都快搬幹淨了鬼子也沒發現

在抗日戰争中,中國工農紅軍被編入國軍的戰鬥序列,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指揮員是彭德懷,而名義上的是閻錫山。閻錫山在早期與日軍作戰的時候,經常被日軍攻城略地。當時,晉綏軍大部撤離平原,由于日軍攻勢太猛,晉綏軍撤的太過匆忙,丢盔棄甲,位于平原的一個重要的軍火庫就落入了日寇的手裡。

農民将軍:連續11天搬運鬼子武器庫,都快搬幹淨了鬼子也沒發現

這個軍火庫裡少說有個三十萬發步槍子彈,數百箱炸彈、雷管和大量炮彈。這對于日軍可能僅僅就是一個戰報上的一些數字,對于晉綏軍就是一些上報的損失。但是對于當時物資匮乏的八路軍,這可是心尖上的補給。于是,八路軍一二〇師的三五九旅的後勤部長甘祖昌,動起了這批物資的腦筋,打算把這批物資運出來。

農民将軍:連續11天搬運鬼子武器庫,都快搬幹淨了鬼子也沒發現

在經過了好幾天的喬裝偵察,甘祖昌确信日軍立足未穩,守備兵力不足,而且鐵絲網和警備區建立也不到位,憲兵隊也還沒調過來。于是他決定從院子後牆,把磚掏空,然後帶着幾個戰士潛入進去,研究了一下倉庫内部的物資擺放和警戒哨的布置位置,當然,順手也就摸走了一些物資。

農民将軍:連續11天搬運鬼子武器庫,都快搬幹淨了鬼子也沒發現

第二天,他帶着戰士們,老鄉們,喬裝打扮就來了。戰士們負責摸進去搬運,老鄉們就趕着驢車路過和幹活,趁着鬼子放松警惕,把軍火庫裡的東西送上鄉親們的“流水線”。就這樣,寥寥十幾天,鬼子的軍火庫就被搬得一幹二淨了。

農民将軍:連續11天搬運鬼子武器庫,都快搬幹淨了鬼子也沒發現

甘将軍一直喜歡和農民打交道,自己也願意在農村生活。他卸甲歸田以後,把自己的補助津貼都用來和鄉親們興修水利,改善土壤,他也上司了家鄉的生産活動,把家鄉建設成了革命前自己所夢想的那樣。百姓們十分愛戴這位本土的将軍,親切地稱老将軍為“農民将軍”。他這種艱苦樸素時刻與人民在一起的精神,也深受推崇。

農民将軍:連續11天搬運鬼子武器庫,都快搬幹淨了鬼子也沒發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