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先楚有多能打?3次反對上級意見,最後全勝,誰當他上司誰尴尬

第四野戰軍中有一位用兵果斷,極其擅長在合理分析之下進行适度冒險的著名将領,其戰鬥作風跟三野的粟司令非常相近,隻不過官職和權限沒有那麼高。由于在軍事生涯中,曆經無數大仗、險戰卻總能實作險中求勝,被稱為百戰百勝的悍将,此人就是四野的“旋風司令”韓先楚。

韓先楚有多能打?3次反對上級意見,最後全勝,誰當他上司誰尴尬

韓先楚的軍事生涯有一個現象十分有趣,那就是他往往以副職身份參與指揮大戰役,卻因為不同的軍事見解,逼得上級按照他的意圖來打仗,可謂誰當他的上司誰尴尬。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将領最後聽了韓先楚的意見,就是能夠打勝仗,也是以成就了這位軍事生涯無一敗績的将軍,在我軍當中是極為罕見的。

韓先楚有多能打?3次反對上級意見,最後全勝,誰當他上司誰尴尬

第一個有這種體會的,就是東北民主聯軍原四縱司令員胡奇才。胡奇才曾經是韓先楚的直接上級,他也是一員猛将,但是論軍事指揮水準還是略遜韓先楚一籌。韓先楚的資曆比胡奇才稍弱,而到了解放戰争中,韓先楚憑借不斷的勝績和戰功,官職越來越高。1946年新開嶺戰役,胡奇才和韓先楚指揮第四縱隊殲滅了國民黨軍有“千裡駒”之稱的王牌部隊25師。

韓先楚有多能打?3次反對上級意見,最後全勝,誰當他上司誰尴尬

戰役過程中,25師占據了有利地形,且更強勁的廖耀湘新六軍正趕在支援的路上,是以胡奇才司令員鑒于南滿我軍實力較弱,不敢長時間與25師對峙,便下令撤軍。副司令韓先楚堅決反對這一意見,認為隻要結合敵我形勢,再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趕在敵人援軍到達之前殲滅25師。兩種不同意見在司令部僵持起來,最終支援韓先楚這位副司令的将領占了多數,四縱最後咬牙堅持打了下去,全殲強敵25師。事後胡奇才對韓先楚非常欣賞和佩服,晚年回憶新開嶺之戰,把這一仗的主要功勞歸給了自己曾經的副手韓先楚。

韓先楚有多能打?3次反對上級意見,最後全勝,誰當他上司誰尴尬

第二位體會韓先楚厲害的上司,則是1947年的民主聯軍三縱司令員曾克林。有人說曾克林不是韓先楚的直接上司,怎麼也會受到他的影響和指揮呢?這跟上級的安排有關,根據民主聯軍的戰略部署,三縱和四縱作為南滿留守部隊,是要合力作戰的。曾克林的職務較高,由他來統一指揮兩個縱隊(胡奇才此時在養傷)。但是在殲滅敵89師之戰前,韓先楚又和這位三縱司令員發生了争執,原因在于曾克林認為我軍在南滿綜合實力不夠突出,穩妥起見應該等對方即将到達的暫編20師到達戰場後,再全軍出擊消滅這個弱敵,而非較強的國民黨89師。

韓先楚有多能打?3次反對上級意見,最後全勝,誰當他上司誰尴尬

韓先楚則認為,暫編20師雖然實力更弱,打起來有把握,但是89師已經到達戰場,是甕中捉鼈不該放過,如果第二撥敵人遲遲不來,那我軍就錯過了殲擊的機會,三縱和四縱的處境就會十分危急。兩人争執不下,最後經過協商,決定請上級上司肖勁光、陳雲等人定奪。結果上司很快發來電報,明确回複:韓先楚的想法才是正确的。上級不光肯定了韓先楚的打法,為了確定勝利,還把兩個縱隊的指揮權統一交給了韓先楚。果然,在韓先楚的指揮下,南滿我軍殲滅了蔣軍整編89師。

韓先楚有多能打?3次反對上級意見,最後全勝,誰當他上司誰尴尬

前面兩位上司,如果說是因為軍事才能不及韓先楚,鎮不住他的話,那第三位就不一樣了。這位上司就是大名鼎鼎的鄧華,後來還成為了志願軍代司令員、司令員。在1950年海南戰役前,鄧華和韓先楚都已經是東北野戰軍的進階将領,鄧華擔任15兵團司令員,而韓先楚的是12兵團副司令。他們麾下的40軍和43軍,都是四野頭等王牌主力,肩負着解放海南的重任。鄧華大局觀強、行事穩妥,希望部隊充分準備後再發起渡海作戰;而韓先楚對于國際形勢的判斷能力特别強,認為遲則生變,必須憑借有限條件,一鼓作氣快速打下海南島。

韓先楚有多能打?3次反對上級意見,最後全勝,誰當他上司誰尴尬

兩人又發生了争執,連主力部隊43軍軍長李作鵬都反對韓先楚,明确站在鄧華這一邊,但是韓先楚絲毫不因為自己的官職低而有所動搖,說不過鄧華,他竟然連跨數級給主席發電報,要求按自己的方案來打。主席沒有因為韓先楚是兵團副司令,就讓他遵從鄧華的意見,而是認為韓先楚的判斷更準确,于是特批馬上發起海南戰役。最終在韓先楚的正确意見下,雖然打得比較冒險,但海南卻得以提前解放,避免留下曆史遺留問題。強如鄧華上将,在軍事判斷方面都不及韓先楚,可見這位百戰百勝的“旋風司令”名不虛傳。

韓先楚有多能打?3次反對上級意見,最後全勝,誰當他上司誰尴尬

很多朋友都了解韓先楚在解放戰争時的過人戰功,但其實他在外戰時更是内行。抗美援朝戰争中,韓先楚作為志願軍副司令員,表現是極為可圈可點的。人人皆知萬歲軍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完成了長途奔襲、包抄美軍後路的壯舉,但其實在梁興初軍部裡壓陣的,正是韓先楚這位志願軍副司令員,他的堅定和寶貴指導意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韓先楚有多能打?3次反對上級意見,最後全勝,誰當他上司誰尴尬

而在第三次戰役後期,志願軍大踏步逼退聯合國軍,不少人和北韓人民軍的主張一樣,是希望一路将美軍趕下太平洋的。第一個識破李奇微詭計并要求志願軍停止追擊的,其實不是彭總,而是在前線的指揮員韓先楚:他第一時間向司令部提供了正确的意見,認為美軍是在誘敵深入,而我軍無論追擊能力還是後勤補給的難度,都已經不允許向前追擊,以免陷入敵人陷阱。最終志司做出了馬上停止追擊的正确決斷,避免了一場可能影響全局的危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史源曆史專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