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歲抗戰老兵朱珍榮:17歲戰場殺敵 彈片是我的軍功章

仲夏的贛南,樹木蔥郁。

在甯都縣長勝鎮樟坑村大山深處的一棟房子門口,坐着一位百歲老人,遠眺着門前的綠水青山。

老人名叫朱珍榮,1921年出生,現年100歲,中共黨員。17歲上戰場抵禦日寇,先後轉戰多個省份;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與死神擦肩而過;退伍後回鄉投身家鄉建設,深藏功與名數十年。

百歲抗戰老兵朱珍榮:17歲戰場殺敵 彈片是我的軍功章

朱珍榮向記者講述自己的抗戰經曆。

戰長沙

“我17歲就上了戰場……”說起參戰經曆,100歲的朱珍榮記憶猶新。

1938年初,17歲的朱珍榮被國民政府抓壯丁補充到國民革命軍79軍。還未戰前教育訓練的他,随即跟着部隊進入浙江與日作戰。

“注意隐蔽,不要亂動……”班長的話剛說完,在朱珍榮身處地不遠處,日軍飛機扔下了炸彈。朱珍榮說,連續戰鬥下來,全班隻剩他一個人存活。

但對朱珍榮來說,最慘烈的戰鬥不是這次,而是長沙保衛戰。

1939年9月,長沙保衛戰打響,朱珍榮所在的部隊參加了此次戰鬥。

百歲抗戰老兵朱珍榮:17歲戰場殺敵 彈片是我的軍功章

朱珍榮在比劃打仗時的情景。

“那時我們每個人都寫好了遺書,沒想活着出去。”朱珍榮說。

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朱珍榮沖鋒在前,毫不畏懼,與日軍展開激烈戰鬥。在一次反沖鋒戰鬥中,朱珍榮旁邊的機槍手犧牲了,朱珍榮迅速頂替,當起了機槍手,開始向日軍掃射,打掉了敵火力點。在與日軍激烈拼殺時,他被日軍機槍打中,身受重傷,當即倒地昏迷不醒,被擡往戰地醫院進行救治。

百歲抗戰老兵朱珍榮:17歲戰場殺敵 彈片是我的軍功章

朱珍榮儲存的一些抗戰物品。

傷愈後,朱珍榮随部隊繼續對日作戰,先後轉戰多個省份,為抵禦日寇作出了自己的貢獻。2015年,他獲頒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勝利70周年紀念章。

保和平

1949年,西南戰役打響了。此次戰役,朱珍榮随部隊起義後被編入12軍35師104團2營4連任炊事班長。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1951年,朱珍榮随部隊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争,在中國人民志願軍12軍35師任班長,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

“我們都是晚上行軍,以防被美軍飛機發現。”說起抗美援朝戰争,朱珍榮說,“在北韓戰場上,行軍全靠雙腿走,走得腿都抽筋、浮腫。”

在上甘嶺戰役中,美軍使用了幾百門火炮、幾十架飛機轟炸朱珍榮所在的陣地,強烈的沖擊波激蕩着坑道,不少人牙齒都磕掉了,嘴唇和舌頭也被磕破。

“班長,敵人上來了……”轟炸剛停,美軍沖鋒部隊就向朱珍榮所在的陣地沖來。

“打!”朱珍榮帶領部隊奮勇殺敵,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沖鋒,最終取得了勝利。

百歲抗戰老兵朱珍榮:17歲戰場殺敵 彈片是我的軍功章
百歲抗戰老兵朱珍榮:17歲戰場殺敵 彈片是我的軍功章

朱珍榮的立功證

在北韓戰場上,朱珍榮還參加衆多戰役,被炮彈炸傷、子彈打傷多處,左腿至今留有彈片。但他依然不畏艱險、英勇作戰。1951年,朱珍榮榮立二等功一次;1952年,在金城戰役中榮立三等功一次,集體一等功一次;2020年,他獲頒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促發展

北韓戰争結束後,朱珍榮跟随部隊回到祖國。1955年,朱珍榮退伍後回到甯都縣長勝鎮樟坑村務農,支援家鄉建設。

“我17歲就離開了家鄉,走了整整17年。”朱珍榮說,“我想回家,用自己的餘生建設家鄉。”

泥濘不堪的道路、破損不堪的房屋、生産資料缺乏……這是回鄉之後,朱珍榮對家鄉的第一印象。面對此景,朱珍榮迅速融入集體,開展生産建設,為家鄉建設助力。在生産隊,他發揚革命軍人不怕苦、不怕累的過硬作風,凡事沖在前、幹在前,生産隊上至上司下至鄉親都誇贊他。

“有一年,糧食緊缺,全村好多人都餓肚子。”同村的鄰居說。為盡可能增加糧食産量,讓大家吃飽肚子,朱珍榮利用在部隊學會的技能,創新耕種方式,與村民積極開展生産,糧食實作增産。同時,他還利用在北韓戰場上學會的野外生存技能,在山上、河裡等地方尋找野菜、活魚等食物,以增加食物供給量。

“我是一名黨員,在任何困難的時候都應沖鋒在前。”朱珍榮說,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為家鄉貢獻些許力量。

相比戰場上的赫赫功勳,朱珍榮支援家鄉建設的功績顯得平淡平凡,但他幾十年如一日辛勤付出,不圖功名,受到村民廣泛贊譽。

滄海桑田,百年一瞬。百歲抗戰老兵朱珍榮曆經了太多太多,也見證了祖國從貧窮落後到繁榮富強。“對現在的生活很知足,也不需要其他什麼榮譽,彈片就是我的軍功章。”朱珍榮說,“在建黨100周年之際,願祖國更加強大!”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何亮 曾祥堅 責任編輯:柴潇 韓佳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