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陳忠實創作了很多短篇小說,可是沒有一部拿得出手的長篇作品,更沒有一部特别硬氣的作品,當年44歲的陳忠實發出這樣的感歎。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巴爾紮克說: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就是一個民族的秘史。

而陳忠實創作《白鹿原》也是個漫長的過程。

1942年,陳忠實出生在西安灞橋西蔣村。在父親的意識裡,是讓兒子離開鄉村,到西安或别處去謀一份體面的職業。為了供給陳忠實和他的哥哥讀書,父親常常是變賣糧食和樹木,很是艱難。

那時候陳忠實有幾大願望,首先是考上大學,然後是參軍入伍,最後再回到農村,但是命運還是跟他開了玩笑,陳忠實聯考落榜了,參軍也不成,他這三個願望隻實作了一個,那就是回到農村!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陳忠實回到自己土生土長的農村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但是他不甘于一輩子還是呆在這裡,想起小時候他走30多公裡的路,穿了很久的布鞋底子都薄了,腳也磨破了,他先後用樹葉、布巾和課本來塞鞋底,但腳跟還是無比劇烈的疼,就是在這時候,一列火車馳騁而過,他突然明白,世界上還有很多人不用腳走路,從那時候他就發誓要幹出一番名堂!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如今,他還是回到了農村,陳忠實不甘心,他還是想體驗更廣闊的世界!

那個文學的夢又在他心中冉冉升起!

白天,他給孩子們上課;晚上,在昏黃的煤油燈下,開始迷醉地閱讀和寫作。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甚至頭發燎焦了,他也沒有察覺;甚至天大亮了,他仍沉浸在美妙的文字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1965年的春天,他的第一篇散文《夜過流沙河》,發表在《西安晚報》文藝副刊上。

陳忠實的文學之路終于有了點小小的成就,他格外興奮!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但是每月39元的工資卻要養活一大家,陳忠實還是在忍受着苦難和貧窮!

幸運的是,他陸陸續續有一些短篇小說發表,在許多刊物獲獎。1982年,陳忠實終于小有名氣。

花6年時間創作《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中國作協書記翟泰豐曾氣得拍桌子

有評論家說:相較路遙和賈平凹,陳忠實年齡大,人老成,天分相對較低,他的成功主要靠苦心、苦功、苦力。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陳忠實也喜歡借用柳青說過的一句話:“文學是愚人的事業”,他認為創作要“老老實實,埋頭苦幹,不務虛名,更不能投機取巧。”

于是陳忠實前後花2年的時間查閱資料,光是準備資料,就能堆滿一個房間。

閱讀和創作耗費了他的大量時間,那段日子,陳忠實過得很拮據:

寫《白鹿原》,我生活遇到非常大的困難——娃上學快交不上學費了。

我給老婆說,我回原上老家去,去寫,你給我多擀些面帶上,吃完了回來你再擀。這事弄不成,咱養雞去!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在鄉下的祖屋,他一寫就是四年。

1991年臘月25日,陳忠實為《白鹿原》劃上了最後一個标點符号。

更值得一提的是,《白鹿原》在1995年全票進入了茅盾文學獎的初選,但當時也有人對這本書看法不同,當評委會辦公室主任陳建功向中國作協書記翟泰豐彙報這件事的時候,翟泰豐氣得拍了桌子。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當時還找了幾個老評論家來當評委,但是沒想到的是,第一個站起來的評委就是老評論家陳湧,他全面肯定了《白鹿原》,也奠定了整體的風評!

1997年,《白鹿原》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白鹿原》究竟有多偉大?

白鹿原問世前,陳忠實打扮樸素,就是一個老農民,在白鹿原問世後,陳忠實雖然經濟狀況好了很多,但是仍然生活拮據,功成名就的陳忠實依然對自己有着清醒的認識,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而《白鹿原》同樣也是和陳忠實一樣,全書濃縮着深沉的民族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和厚重的史詩風格。樸實但卻有着濃濃的情感。

主人公白嘉軒六娶六喪,奇異的命運序曲預示着不祥。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争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争鬥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見,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戰,白鹿原翻雲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栗。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與同時代的作家路遙、賈平凹相比,他沒有蓋世的天分。

他靠着一股敢于下苦工的“豪狠”勁兒,寫出了一部“評論界歡呼,新聞界驚歎,讀者争相購閱,一時’洛陽紙貴’”的作品。

著名學者範曾稱《白鹿原》為“一代奇書也,方之歐西,雖巴爾紮克、斯坦達爾,未肯輕讓”。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老顧讀完最真實的感受就是:從未像讀《白鹿原》這樣強烈地體驗到,靜與動、穩與亂、空間與時間這些截然對立的因素被渾然地扭結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而奇異的魅力。

講的是時代的故事,背後藏着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真實情感,語言樸素,卻句句戳心,讀這本書,就像是旅行了一次,回到最初的西北大地,感受在那一片黃土地上的恩恩怨怨,有黑色幽默,有魔幻現實主義,而它永遠的落腳點都在人民的生活上!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每一個人物都有屬于自己的命運,一個時代總會有終結的時候。身處當下的人們也會從舞台上謝幕,那場愛恨情長、悲歡離合的人生戲劇,發揮得無論好壞,最終化為曆史的塵埃。

《白鹿原》進入茅盾文學獎初選後,翟泰豐氣得拍桌子

生活不易,生命本多磨難,人的一生總會有各種磨難,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總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在你迷惘和無助的時候,可以在《白鹿原》中找尋答案!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