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8年南京117間諜案,主犯是大學生,被台灣女友誘簽“志願書”

作者:溫讀

1986年10月,留美大學生胡有民在台灣女友的引薦之下,見到了某公司“市場資訊研究所所長”王國效。

此人高瘦黝黑,頭發稀疏,臉上的墨鏡遮了半張臉,頭上還歪着一頂鴨舌帽,一副遮遮掩掩見不得光的樣子。

王國效伸出手來和胡有民握手,他的手指好像鷹爪一般,戴着一枚大鑽戒,胡有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很不好,感覺他像個漢奸、特務。

王國效拿出一張表格,對胡有民說:“你的情況我們都了解了,你現在的簽證問題我們可以幫你解決,但是你必須同意将來回到大陸為我們組織工作!”

王國效說完就遞給胡有民一張表格,讓他在上面簽字。

什麼組織?什麼工作?胡有民馬上警惕起來。而當他低頭看向表格之時,上面的文字讓他驚得額頭都冒出了冷汗——那是胡有民和大陸家人的詳細情況,下面寫着一段字:“我自願為台灣……”

胡有民接受過高等教育,他明白一旦在這張紙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意味着什麼,也知道如果簽下後後悔了,家人可能會面臨的報複。

1988年南京117間諜案,主犯是大學生,被台灣女友誘簽“志願書”

王國效見他猶豫不決,催促道:“不簽也可以,不過胡先生的事情我們也無能為力了,我們隻為我們組織的成員服務。”

胡有民不再猶豫,顫抖着手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接下來,王國效也不賣關子了,直接向胡有民布置了前往大陸搜集情報的任務,并且對他進行了技能訓練。

做完這些,胡有民忐忑不安地離開。

從小到大,他曾将漢奸、特務視為最卑劣之人,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一天成為這樣的人。但很快,巨大的利益淹沒了他心中僅存的一些羞恥和良心。

一、疑點重重的招聘廣告

1985年,胡有民自費出國留學。

那時候美國大都市的景象是胡有民從沒有見過的:整條街的摩天大樓,亮徹整夜的霓虹燈,燈紅酒綠的夜生活……

胡有民覺得自己做了人生之中最正确的選擇,剛到美國一個月,就将家裡辛辛苦苦給他存的學費和生活費全部都花光了。胡有民必須先為溫飽考慮,他白天要讀書,晚上還要出去打工賺錢。

1988年南京117間諜案,主犯是大學生,被台灣女友誘簽“志願書”

當時美國國内的失業者很多,他一個尚未畢業的異國留學生,能做的隻有去餐館洗盤子。

80年代的留學生基本都有過艱難求學的經曆,勤工儉學稀疏平常,洗盤子也不是什麼有失身份之事。但胡有民不這麼想,打雜工讓他近乎絕望,他急切尋求财富,想要從拮據的生活之中擺脫出來。

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招聘家庭漢語老師的廣告,胡有民覺得這是一份體面工作,比餐館打雜輕松許多,想都沒有多想就電話聯系了對方。

要尋找漢語老師的是一位聲音溫柔的年輕小姐,她說自己叫李娜,又大概詢問了一下胡有民的個人情況。胡有民簡單介紹之後,李娜就表示非常滿意,答應要聘請他做漢語老師,還要按照中國的風俗約胡有民一同吃飯。

工作得來如此輕松,胡有民以為自己交了好運,其實這個騙局破洞百出。且不說一份工作隻用電話簡單聊兩句就能确定下來是多麼不可思議,單單說一個正經姑娘也不可能不經過細緻了解,就讓一個陌生男人做家庭教師。

胡有民也許是涉世未深,也許是求财心切,對李娜沒有絲毫懷疑。

1988年南京117間諜案,主犯是大學生,被台灣女友誘簽“志願書”

圖|被曝光的涉案台灣“情報部門”女間諜 ,央視《焦點訪談》

李娜将他約到了市郊的一座酒吧之中,她提前在門口等待,胡有民一來就将他領進包廂。

李娜看起來十分殷勤,為了見胡有民她還專門穿了一身旗袍,說是希望胡有民對她能有親切的感覺,還特意問胡有民好不好看。

胡有民環顧四周,這家酒吧不大,但裝修進階,酒水餐點價格不菲。胡有民立刻奉承起李娜:“‘娜’,在我們中國就是婀娜多姿的意思,李小姐長得就像一位仙女,人比名字更美。”

李娜羞澀地對着胡有民笑了笑,李娜是台灣人,身上透着中國傳統古典女人的美感。她細聲細語詢問着胡有民,對中國國内的事情很感興趣,胡有民為了表現自己,對李娜有問必答,還添油加醋說了很多,以顯示自己見多識廣。

那時候的胡有民還以為李娜真的對大陸生活比較感興趣,很樂于和李娜分享,兩人一直聊到半夜,依依不舍地告别。李娜結完賬後,還拿出了500美元給胡有民,說是胡有民這天晚上的講課費。

胡有民不好意思收,李娜對他微笑着說:“交談也是學習,這是你應得的報酬。”

二、出手闊綽的台灣女友

動動嘴皮子就能獲得如此高額的傭金,胡有民十分高興。李娜人美錢多,看起來單純簡單,胡有民覺得自己對這份工作勢在必得。

而他哪能想到,真正的獵手都是以弱小的獵物出場的。通過一個晚上的交談,李娜已經将他看得徹底:花錢如流水,對女色毫無招架之力,在異國他鄉生活落魄,要面子有極強的虛榮心……

1988年南京117間諜案,主犯是大學生,被台灣女友誘簽“志願書”

圖|“非常博學,政治、曆史、經濟都有涉獵,可能就是間諜”

将他當作重點目标的李娜常常将胡有民約到這家酒吧,在這裡邊吃邊談,每次都付給他500美金的報酬。說起來是教漢語,但胡有民幾乎沒有怎麼上課,大多數時間都是和李娜聊天。

李娜還對胡有民說起了自己的“身世”,她說自己的母親是中國人,父親是美國人。外祖父是因為逃難才來到美國發家的,後來賺了大錢,因為和父親家中有合作,才讓唯一的女兒聯姻。但父母親結婚之後過得并不幸福,母親去世後,将數億資産都留給了她。

李娜說自己之是以想要學漢語,就是因為父親一直想要奪走外祖父的資産,李娜想要逃到中國躲避父親。

李娜胡編亂造的狗血身世将胡有民說得一愣一愣的,對她又有了憐愛之心,相處久了,兩人便确定了情侶關系。

有一次李娜乘胡有民喝醉,将他帶到當地一個有名的紅燈區,讓他感受一番“肆意潇灑”的生活。

但時間長了,胡有民也發現了不對勁,李娜漢語水準并不低,她也不像是誠心來找家庭老師上課的。随着聊天的深入,李娜總是詢問起大陸的各種情況,特别是政治、軍事和經濟,問得非常詳細。

胡有民剛開始不在意,直到一天,他遇到了同在美國的一名本家叔叔,和他聊起了這件事。本家叔叔若有所思,提醒他:“我也聽說過,現在很多招聘家庭漢語教師的,其實是台灣間諜情報機關在國外招募間諜。他們會在來自大陸的出國留學生之中物色目标,發展他們做間諜。”

本家叔叔再三提醒他要小心,胡有民心中産生了一種恐懼感,聯想到李娜的所作所為,也隻有本家叔叔說的這種情況能解釋得通。

但胡有民已經離不開李娜的“經濟支援”了,他習慣了這種奢侈的生活,錢來得毫不費力,再也不想重新蹲到餐館裡刷碗。

1988年南京117間諜案,主犯是大學生,被台灣女友誘簽“志願書”

圖|央視報道“2018-雷霆”專項行動破獲百餘起台灣間諜案件,多名台灣情報人員色誘、拉攏大陸學生

正在胡有民猶豫不決之時,李娜又出錢幫胡有民交了學費,還輕松地說:“就當你預支工資了。”

以胡有民現在的狀态,能夠将大學念完都難,他已經完全離不開李娜。況且,他很快又遇到了新的麻煩,移民局正在催促他趕緊辦理延期手續,否則就要被遣傳回中國。

胡有民明知李娜不簡單,還是铤而走險,請李娜幫他。果然,李娜覺得時機成熟了,佯裝同情地對胡有民說:“我有一個朋友,是一家市場資訊研究所所長,他可是個路路通,一定能幫到你。”

就這樣,胡有民第一次和王國效見面,從此成為了台灣情報機構的棋子。

三、回國拉攏同學擴大“組織”

1988年2月,胡有民被台灣情報機構收買後第一次回國探親。王國效給他布置了任務——搜集情報、聯絡關系和發展“組織成員”。

胡有民有意去接觸中學時期的一些同學,反複對比,刺探他們的思想狀況和政治态度,最後覺得老同學陳功就是他第一個要“發展”的人。

陳功原來是安徽省M市一家印刷廠的勞工,他好逸惡勞,成天做着發财夢。1986年,陳功因為強奸罪被判處2年的有期徒刑,并且被原機關開除,被釋放後一直沒有一個正當的職業。

面對人生的失敗和親友的指指點點,陳功并沒有反思自己的問題,而是厭惡政府,厭棄社會,對原來的機關懷恨在心,對人民群衆充滿敵意。他想要找機會報複社會,以發洩心中的不滿。

陳功和胡有民交談過程之中已經顯露了強烈的負面情緒,他越是這樣,胡有民越是和他叙舊情、套近乎,還将他請到了南京遊玩,将他帶到一家豪華飯店享受一番。

待陳功對自己完全信任後,胡有民看準時機,問他是否想要一起去國外發大财。陳功一臉驚喜,急切詢問胡有民什麼時候可以帶他出國賺大錢。

胡有民直接對他說:“有一個組織能幫助你賺大錢。”說完,他從自己的公文包裡面拿出了一疊鈔票,塞到了陳功手上。

陳功拿到錢的瞬間有些不可置信,從胡有民的口中,他很快了解了這個“組織”到底是做什麼的。他稍稍想了片刻,就馬上答應了胡有民。

對他而言,錢就是衡量一切的标準,他的世界觀裡面已經沒有所謂的是非對錯。胡有民的确找對了人,他的父母也沒有想到,自己辛苦培養20年的優秀兒子,此時隻能和仇視社會的小混混打交道。

1988年南京117間諜案,主犯是大學生,被台灣女友誘簽“志願書”

胡有民向陳功傳授了聯絡“組織”的方法,還給他布置了任務,為他改了化名。為了讓陳功死心塌地給自己做事,胡有民煞有其事對陳功說:“你出國的事情放心,就包在我的身上了。”

陳功也不傻,在表面上敷衍着胡有民,拿到錢,又不想铤而走險竊取情報。他又想起了一個人——同樣因故意傷害罪被判過刑,仇視社會也敢為錢玩命的狐朋狗友李國中。

陳功将李國中約出來,苦凄凄說着他們這些勞改犯讨生活不容易,将話題又轉向了仇富、仇國……李國中平時和親友聊天就毫不避諱自己的憎恨,陳功一提起這些,他馬上發火,嘴上罵罵咧咧,說着對社會的不滿。

陳功沒費多少口舌就将李國中說進了“組織”之中,帶着李國中去找胡有民。胡有民正愁找不到人,當然同意,豪爽地給了兩人活動經費,又給他們做了間諜訓練。

這個充滿了罪惡和仇恨的“間諜小組”就這樣組織了起來,胡有民按照上面布置的任務,頻繁回國,打着旅遊、探親或者洽談生意的幌子搜集各種情報。李國中最是膽大,負責前往各地聯絡和傳遞消息。

四、國安局盯了他們半個月

1988年11月7日,李國中從M市來到了南京,這是他第一次“執行任務”。

他在南京各地的郵箱寄信,隐瞞了真實姓名和住址,自以為幹得非常巧妙和隐蔽。而他沒想到其中一份情報落到了南京國家安全局的手中。

這份信件涉及到我國軍事、經濟等一系列重要的情況,安全局十分重視,但因寄件人資訊不明确,隻得暫時觀察,等待他再次出現。

果然,1989年1月17日,李國中再次來到了南京,向台灣間諜情報機關輸送情報。他寄出的信件再次落到了國安局的手上,國安局報請上級國家安全機關,獲得準許後立刻立案偵查。他們很快分析出這是一場有組織的團隊活動,以“117”為該案的代号,成立了“117專案組”,組織力量追蹤偵查。

專案組的同志經過了技術鑒别,首先排除了南京居民寄送情報的可能性,從信件的蛛絲馬迹判斷出,此人來自于安徽M市。

随即,專案組開了案件分析會,決定立刻派人前往M市調查。辦案人員連夜趕到M市,和該市國家安全部門一同撒網搜捕嫌疑人。

2天3夜,搜查猶如大海撈針,幸好偵查的方向是正确的,辦案人員很快鎖定了M市某工廠,在查閱員工資料之時,李國中的檔案引起了辦案人員的注意。

辦案人員并沒有立刻将李國中抓捕,為了将“間諜小組”成員中的嫌疑人全部挖出來,他們嚴密監控了李國中半個月。

李國中絲毫沒有感覺到國家安全機關對他的追蹤,還在胡有民的指揮之下到處流竄,進行各種危害國家安全的行動。但凡要給台灣傳遞消息之時,他就會前往南京。

專案人員耐心搜集證據,分析排除李國中平時接觸的人員,最後确定他的上線是胡有民,在胡有民和他之間聯系的是陳功。

1988年南京117間諜案,主犯是大學生,被台灣女友誘簽“志願書”

李國中和陳功被抓捕後,胡有民還完全不知情。

1989年5月的一個星期日,胡有民再次回國。他一身名牌時髦的打扮,戴着變色墨鏡,拎着價值不菲的小皮箱,滿臉志得意滿。

他的護照真實不假,手續齊全,這次回國的表面理由是“探親觀光”。而他沒想到,此時的南京機場,國安局的偵查員們嚴陣以待,已經等候他多時了。

胡有民迅速被抓捕歸案,面對諸多證據,他不得不認罪。國家安全機關根據胡有民交代的資訊,抓住了一系列該組織的間諜人員。

1990年1月17日,經安徽M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胡有民因犯間諜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李國中和陳功分别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

五、大學生為何淪為國家叛徒?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胡有民等人自以為在茫茫人海之中寄幾封信,不會被發現,實際上難逃我國安全機關偵查人員的視線。

80年代的留學生并不常見,胡有民的父母将他送到美國念大學,用盡心血,沒想到他竟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1988年南京117間諜案,主犯是大學生,被台灣女友誘簽“志願書”

而更讓我們心驚的是,我國的大學校園間諜案并不少,自2012年後竟然呈現了上升趨勢。境外間諜機構已經不滿足于從留學生之中尋找目标,國内在校大學生亦是他們的重點。

比如,2011年,正在國内某重點大學攻讀機械專業的宋哲,被學校安排去台灣義守大學進行學習交流後,和35歲台灣女子許佳滢相識,并且談起了戀愛。

因為宋哲所學習的專業可以接觸到不少國防科工的機密,許佳滢以甜言蜜語哄騙宋哲,讓宋哲回國後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發過來和他分享,說是“要做對方的眼睛”。

宋哲将自己生活和學習情況全部發給許佳滢,每次宋哲抱怨缺錢的時候,許佳滢都會爽快“借錢”給他。

1988年南京117間諜案,主犯是大學生,被台灣女友誘簽“志願書”

2年後,宋哲就讀研究所學生,可以參加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些項目,許佳滢對他的要求變本加厲,宋哲這才發現不對勁,一度想要和許佳滢斷絕關系。沒想到許佳滢死纏爛打,四處給宋哲的同學和家人發郵件,說他是個欺騙感情的騙子,宋哲隻得按照許佳滢的要求搜集各種情報。

2014年,許佳滢的行動被國家安全部門發現,宋哲的違法行動才停止。這些年宋哲向許佳滢提供了設計我國防科工上百份情報,許佳滢一共給予她人民币4.5萬的報酬。

為了擷取情報,這些間諜人員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除了色誘之外,他們還會以慈善或者環保志願者的名義接觸大陸的大學生;利用為大學生提供資助、就業崗位、學習機會等為誘餌,對大學生進行策反;通過學術交流,通過當地一些基金會聯絡,直接用金錢購買這些學生們能接觸到的資料。

他們識别重點學生人群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1. 平時生活之中表現得較為自私、不關心集體利益的學生、
  2. 入黨動機不純正。對黨的章程、綱領并不認同,為名利入黨,心口不一的學生;
  3. 日常生活之中崇洋媚外思想非常嚴重,尤其注重物質享受的學生。
  4. 消費水準和家庭經濟情況嚴重不符的學生。
  5. 其本人的朋友圈、微網誌等社交軟體上有反動思想言論的學生,或者他的好友、關注之中有不少激進反動的賬号。

科研院所和高校是我國高科技項目研發的前沿陣地,學生的身份單純,不易被發現,更重要的是,他們普遍掌握辦公軟體的使用技能,具有一定分析整理的能力。被情報組織盯上的大學生或者研究所學生普遍成績優秀,所在的專業可以接觸到國家軍事、經濟、政治等領域的機密資訊。

1988年南京117間諜案,主犯是大學生,被台灣女友誘簽“志願書”

這些境外間諜非常狡猾,他們剛開始索要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材料,并不屬于情報的範疇。他們這麼做有着更深的考慮:用錢将這些學生們套牢,再步步深入,最後威逼利誘,讓他們甩也甩不掉。

家庭和學校教育的缺失,讓這些孩子們思想堕落,明明已經看清楚對方的反動性質,明明知道自己所從事的是危害國家、危害人民之事,明明知曉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觸犯了法律的底線……但因為貪圖利益仍然持續配合。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提高孩子們對識别和防範境外間諜的滲透,增強孩子們的警惕性和被腐化的免疫力,樹立孩子們愛國主義的信念,不僅僅是家長們的事情,學校和社會也應該積極引導,為國家培養報國的精英,而不是賣國的叛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