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人最熟悉的中國間諜,竟是這個美女

作者:Vista世界派

在間諜大國美國,人們最熟悉的中國間諜是誰?

很可能是,西施。

美國首都華盛頓有一家國際間諜博物館。要去這裡,并不太難。

白宮東側,是著名的美國國内情報安全機構FBI,由此往南走上不到兩公裡,就能看到那棟灰色牆體上帶着紅色線條的大樓了。大樓頂部,紅色牌匾上寫着一個巨大的“SPY”(間諜)。

美國人最熟悉的中國間諜,竟是這個美女

國際間諜博物館。 圖源:spymuseum

這家博物館不拿政府資金,也不受政府管理,緻力于向公衆呈現世界諜報發展狀況。

裡面藏品超過7千件。有一處地方,挂着一個白色幕布,上面滾動播放着中國皮影戲。主角是一位中國古代女性,她用英語自我介紹道:“I am lady Xishi”。

西施的故事,傳說成分居多,但博物館還是把她列為全球最早的美女間諜之一。這并非沒有道理。它意味着很早很早之前,人類就有了間諜的觀念了。别看現在間諜一直給人滿滿高科技範兒的感覺,但它的的确确是人類最古老的職業。

美國人最熟悉的中國間諜,竟是這個美女

2002年7月20日,美國華盛頓國際間諜博物館開館時,幾名特工演員表演飛檐走壁的特技。(新華社 圖)

理論,始自孫子。

算起來,西施也算是一名“國際間諜”。越國國君把她送給吳國國君,刺探情報,離間吳國君臣關系,最終把吳國朝政搞得一團糟。

按照當今情報系統觀點來看,她絕對是一名高效、執行力強、忠誠的情報人員,值得後生晚輩們認真學習。

其實,最早的間諜鼻祖,應該是神仙。

最早有明确文字記載的間諜行為來自《聖經》,比如舊約裡有一章提到,上帝把迦南地區賜給以色列人,但當時已經有很多部落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上帝為了幫以色列人取得這塊土地,告訴摩西,派間諜到這些部落裡去。其中一位當地的妓女,成為他們最得力的情報資訊提供者。

以色列現在的摩薩德情報系統如此強大,也是有曆史淵源的。

中國的神仙也會用間諜,最出名的就是女娲讓妲己去迷惑纣王。後世皆以為妲己禍國殃民,但換個角度看,與西施一樣,這也是一位王牌特工,007級别,成功完成了母國交代的任務,值得後世肯定。

與現在相似,間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為政治服務,刺探政治對手、民間的情緒;或者,擷取軍事上的間諜情報。間諜專家博格丹·保羅·帕帕迪在《間諜簡史》一書中認為,古代曆史階段,把間諜工作發揮到極緻的國家之一,非古羅馬莫屬。

美國人最熟悉的中國間諜,竟是這個美女

2017年10月11日,美國華盛頓,國際間諜博物館裡展示的間諜工具和相關曆史介紹。(Sipa 圖)

“如果沒有訴諸間諜手段,他們不可能建立古代最偉大的帝國并且保持擴張。從公元前一世紀開始,就有秘密警察的存在,即所謂的‘弗魯曼塔裡伊(Frumentarii)’,同時它還是審查機構。政府也雇用了稽查使,主要負責反間諜活動。”博格丹寫道,“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遠古時代的學者評價:‘羅馬人非常擅長政治操縱、間諜活動和肮髒操作………羅馬順利施政離不開隐秘行動。’”

不止西方人,全世界的人都在使用間諜,并積累豐富的經驗。間諜曆史上,最早的一部理論著作是中國人寫的,《孫子兵法》。“該書仔細記述了間諜的職責和工作方法,以及招募間諜的相關資料。”博格丹在《間諜簡史》中提到的,是該部兵法中的《用間篇》。

在這一個章節,孫武詳細記述了五種間諜類型:

因間,因其鄉人而用之,主要深入敵方,利用鄉親、朋友、同僚來刺探情報;

内間,因其官入而用之,主要是打入敵人内部,利用其官員、熟悉内情的從業人員;

反間,因其敵間而用之,策反敵方間諜;

死間,為诳事于外,令吾間知之,而傳于敵間也,制作假情報,通過己方間諜透露給對方,若被敵方發現,己方間諜很可能被處死;

生間,生間者,反報也,派往敵方内部,能活着回來的間諜。

到今天為止,大部分間諜幾乎仍不超出這幾種類型。《孫子兵法》對間諜的剖析,直到今天仍有其價值。除了《間諜簡史》這部書外,華盛頓的國際間諜博物館,也把《孫子兵法》列為間諜的重要著作。英國情報研究專家雷蒙德·帕爾默在其著作《間諜的招募與教育訓練》中,一再提到孫子的偵察、間諜理論。

業務,女人更棒。

間諜行業,絕對是率先實作男女同工的行業之一。

越王選擇西施,女娲選擇妲己是有其道理的。很早,人們就意識到,在間諜行業,女性通常幹得比男性好。據統計,美國南北戰争期間,北方聯軍情報系統中,為數最多的就是女間諜,其中不乏黑人女性奴隸。

塔米爾·帕爾多是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的前局長,在任上時,他就大力贊美過女性間諜。

美國人最熟悉的中國間諜,竟是這個美女

2009年5月16日,紐約一所“高跟鞋間諜學校”裡,創立者阿拉娜·溫特在教授搏擊技能。(@視覺中國 圖)

“在情報戰上,女性比男性有顯著的優勢,因為她們有勝任多項任務的能力。除此之外,女性能很好地扮演自身的角色。與男性相比,她們更能為了完成目标而壓抑自己。”塔米爾·帕爾多說,“女性天生就能審時度勢。與傳統觀點相反,在解讀地理位置、判斷形勢和空間意識上,女性都要優于男性。當女性很好地擁有了這些技能時,她們就能表現得非常出色。”

另一位美國中情局的女間諜林賽-莫蘭也曾對外透露,美國中情局保守得最好的秘密之一就是他們最優秀的間諜都是女人。

女間諜大量出現的一個時期是在一戰。

對間諜發展而言,一戰是一個關鍵節點。這之前,間諜更多是服務于軍事,一戰期間,情報戰線不再從軍事對抗中分開。《間諜簡史》作者博格丹研究之後認為,這在曆史上尚屬首次。“這需要重組情報機構,以應對沖突與有關的全球挑戰。”博格丹說,這段時期,不但間諜戰争全球化了,而且還出現了一些超級間諜。英國的軍情五處、法國的“二局”,德國的“3B”軍情局等等,都是這個時期成立的。各國間諜的需求也不斷增長。

當時的情報機構會發掘文化名人為自己服務,英國和法國情報機構都愛發動知識分子、作家。他們社交更廣泛、觀察也更敏銳,比如當今文藝青年很喜歡的英國作家毛姆,就一度為英國秘密情報處工作。

幾乎所有國家的情報機構,都更青睐女性。一戰期間,美國一度清除了超過200名德國間諜,其中很多都是女性。

除了女性自身的優勢外,在那個女性地位仍然不高的年代,希望在戰場上表現自己的女性,更容易獲得間諜的工作。法國著名間諜馬爾特·裡歇爾有個美麗的代号,“雲雀”。她的丈夫參軍,死在戰場上。為了給丈夫報仇,馬爾特找到法國軍事情報機構“二局”,毛遂自薦,成為間諜。經過訓練後,她趕到西班牙,依靠自身優勢,迷惑了德國駐馬德裡大使館的武官,通過他向德國發送虛假情報。

在人類過往的所有戰争中,從來沒有哪一場能像一戰和二戰那樣慘烈,而且也從來沒有哪一場,能像這兩場戰争中那麼需要間諜。一戰期間建立的間諜網絡,在之後的短暫和平階段,以及随之到來的二戰中,依然發揮巨大作用,而且,規模也越來越龐大。

盟軍之是以能赢得二戰,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赢得了間諜戰争。曆史學家馬克斯·黑斯廷斯為此寫作一本《秘密戰争》記述那段曆史。在他看來,二戰盟軍收集的情報,隻有0.01%起了作用,但這些作用依然是非凡的。尤其是密碼破譯工作。比如,1942年之後,盟軍由于破譯了德方密碼,獲得了其潛艇的位置,這些資訊為同盟國赢得大西洋海戰做出了貢獻。

雖然美色一直是女間諜常用的“武器”,但女性參與諜戰工作,能做的其實更多。二戰時,英國設在布萊奇利公園的機構就是負責破譯德軍密碼的。布萊奇利公園原屬于伊頓莊園的一部分,二戰後,英國政府的密碼中心遷到這裡。在一張當時的照片中,人們可以看到,那一間屋子裡,站着的似乎是上司身份的,都是男性。而坐在一起認真工作的,清一色都是女性情報人員。

美國人最熟悉的中國間諜,竟是這個美女

布萊奇利公園密碼破譯中心。

沒有她們,二戰可能是另一副樣子。

參考資料:《間諜簡史》(第一部),博格丹·保羅·帕帕迪著,浙江出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

文| 張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