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兩款麒麟芯曝光,任正非的選擇又對了

一、導讀

1月7日訊,衆所周知,在西方的科技打壓之下,華為正經曆有史以來的最嚴“寒冬”,對于一家硬體類科技公司來說,缺少晶片支撐的華為,就如同巧婦也難以無米之炊,我們也看到了,一年多時間,庫存半導體已經告急,華為智能手機業務,華為5G訂單,伺服器業務等,均因為晶片短缺,導緻市場佔有率出現大幅下滑,進而嚴重拖累了華為的營收,已經從2020年的8914億元下降到2021年的6340億元。

華為兩款麒麟芯曝光,任正非的選擇又對了

二、華為終于等到了,兩款麒麟芯曝光

在西方第四次新規調整之後,徹底阻斷了華為海思半導體進軍高端市場的腳步,不僅限制台積電、三星、中芯國際等廠商代工海思晶片,而且連第三方晶片廠商也不被允許出貨華為,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任正非沒有任何屈服,以活下來為主線,投入1419億元的研發費用,重金打造海思半導體,從晶片的全部環節出發,要麼通過哈勃投資晶片産業鍊,要麼通過海思組建晶片研發團隊,堅持不裁員不重組,加大天才少年的引進力度。

華為兩款麒麟芯曝光,任正非的選擇又對了

1月5日,華為海思半導體傳來好消息,兩款面向手機領域的麒麟晶片曝光于網絡,從曝光的消息來看,兩款晶片分别被命名為麒麟830和麒麟720,了解華為晶片的網友,可能都會認為麒麟830将是7nm晶片麒麟820的更新款,而麒麟720則是12nm晶片麒麟710的更新款,而事實上這兩款新麒麟晶片僅僅14nm而已,定位于中端手機領域,這也意味着華為将推出中端新機,至于是否支援5G功能,還待進一步确認。

華為兩款麒麟芯曝光,任正非的選擇又對了

三、任正非的選擇又對了,對華為意味着什麼呢?

其實除了這兩款中端晶片外,此前還曝光了一款3nm旗艦晶片麒麟9010,也就是說華為并沒有停止前沿晶片的研發,依然緊跟行業趨勢,不僅如此,華為還組建了OLED螢幕晶片研發團隊,今年上半年就将大規模量産,徹底打破三星的壟斷地位,可見在西方打壓之下,任正非選擇持續投入海思半導體,發力晶片全産業鍊,如今我們會發現任正非的選擇又對了,随着越來越多的自研晶片問世,對華為意味着什麼呢?筆者認為至少将帶來三個方面的影響。

華為兩款麒麟芯曝光,任正非的選擇又對了

第一,華為大部分硬體業務将恢複,智能手機業務将重新開機中端市場,ICT通訊業務也将大規模恢複,另外智能汽車業務相關晶片将實作自給自足,徹底擺脫西方新規的影響;第二,鴻蒙使用者将迎來暴漲階段,随着華為硬體裝置部分恢複,那麼搭載鴻蒙系統的新裝置将大規模出貨,自然會提升鴻蒙系統的市場佔有率;第三,華為營收規模将迅速恢複,中端手機、5G訂單、智能汽車等将迅速占領市場,自然會給華為帶來大量的營收。

華為兩款麒麟芯曝光,任正非的選擇又對了

四、兩款麒麟芯或今年推出,對國産晶片意味着什麼?

我們都知道,如今的國産半導體産業依然處于攻關階段,尤其是晶片制造環節的光刻裝置部分,是否能從90nm進入28nm甚至14nm,對國産晶片的發展至關重要,是以華為兩款麒麟晶片曝光,并采用14nm晶片工藝,而且大機率将在今年推向市場,那麼對整個國産晶片産業來說,又意味着什麼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

華為兩款麒麟芯曝光,任正非的選擇又對了

第一,國産晶片制造環節将突破到14nm,雖然從曝光的資訊中沒有晶片代工廠商的品牌,不過肯定是中芯國際無疑,而且采用國産晶片制造裝置,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作14nm工藝,進而擺脫了西方新規的部分限制;第二,國産晶片的話語權将迅速提升,不管是ASML還是比爾蓋茨,此前都有類似的擔憂,因為西方新規一直執行下去,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國産半導體産業徹底實作自給自足,是以國 芯 突破到14nm甚至7nm及以下也隻是時間問題。

華為兩款麒麟芯曝光,任正非的選擇又對了

五、結語

對于目前的華為來說,西方新規的影響還将持續下去,不過任正非已經找到了三條新出路,那就是智能汽車、鴻蒙系統、歐拉系統,即便國 芯 突破到7nm階段延後,未來的華為依然擁有足夠的底氣對抗西方的打壓,因為這三條新出路全部面向未來市場,而且市場規模根本無法用數字描述,是以華為的未來可期。

好了,華為兩款麒麟芯曝光,任正非的選擇又對了,你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