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小腳夫人:靠小腳嫁人,每次洗腳疼痛難忍,卻不說怕丈夫厭棄!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想問讀者朋友們一個問題,大家聽說過“民國七大奇事”嗎?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就和其中“一奇”有關。說故事前,我們得了解一個叫“三寸金蓮”的陋習。

民國小腳夫人:靠小腳嫁人,每次洗腳疼痛難忍,卻不說怕丈夫厭棄!

三寸金蓮,又被稱為“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指女性用布将雙腳緊緊纏裹,使其腳畸形變小,以此為美。最可怕的是什麼,一般古代女性從4、5歲起就開始纏足,直到長大後骨骼被裹到定型,才把纏繞的布帶解開,也不乏終身纏裹者。

《戰國策》裡寫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看出,古代女子為了喜歡自己的人而精心打扮(當然也有人說是女子為了取悅自我才打扮),在幾千年前的古代,女子确實大多數都是依附男子而活,正是這種思想,“三寸金蓮”産生了。

民國小腳夫人:靠小腳嫁人,每次洗腳疼痛難忍,卻不說怕丈夫厭棄!

根據史料顯示,“纏足”的陋習始于北宋後期,到了南宋開始流行。《墨子》裡寫道:“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意思是楚靈王喜歡人有非常纖細的腰身,男子也不例外,朝中大臣害怕自己因為肥胖不受寵,都不敢多吃,雖然沒餓死,但是基本餓得面黃肌瘦,營養不良。可見自古以來,我國古人就對身材有很高的追求。

民國小腳夫人:靠小腳嫁人,每次洗腳疼痛難忍,卻不說怕丈夫厭棄!

到了宋朝更是不得了,在《宋史·五行志》裡,有這樣一句話——“理宗朝,宮人束腳纖直”,意思是宋朝皇室裡,宮中女人需要纏足,達到又小又直的樣子。讓現代女性,甚至男性看來,這種要求都是非常過分、不可思議的,但是那個年代,女子沒有選擇。

在宋代,連蘇轼這樣的文豪都寫出欣賞纏足的詩句:“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意思是纏足的女子纖細美妙到難以描述,怎麼形容呢?必須把婦女托在手掌上去看她的腳。手掌中間放一個人的腳,你們想一想得裹到多麼小?

民國小腳夫人:靠小腳嫁人,每次洗腳疼痛難忍,卻不說怕丈夫厭棄!

看過古裝電視劇的人都知道,通常娘娘們都是得下人扶着走的,并不隻是因為她們尊貴的地位,而是那“三寸金蓮”,根本就無法正常走路,是以那時候常有人說“腰肢隻怕風吹倒”,風一吹她們都會跌倒,讓男子覺得“楚楚可憐”,非常喜愛。

這樣畸形的“審美”,持續了清代,公元1638年,清太祖皇太極下令禁止婦女“束發裹足”;到順治帝的時候,規定誰纏足就是抗旨,流放3000裡外;康熙帝再次重申,不準纏足,但可怕的事情是,反而纏足到清代發展到了“巅峰”狀态,從尊貴的妃子們到遠在西北的少數民族女子,都開始纏足,因為覺得那樣“柔弱”會受人疼,當時腳的形狀、大小是一個女子美與醜的界限。

民國小腳夫人:靠小腳嫁人,每次洗腳疼痛難忍,卻不說怕丈夫厭棄!

一直到民國時期,仍然存有“三寸金蓮”,而且當時還流行“包辦婚姻”,舊時代父母最喜歡什麼女子?當然是溫婉、賢惠,最好再來一個“三寸金蓮”,就不會出去亂走,乖乖呆在家裡相夫教子。

于是“民國七大奇事”之一發生了,國學大師胡适娶了小腳夫人江冬秀。胡适開始根本沒同意這門婚事,他可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怎麼能娶一個舊時代陋習的夫人?可兩家老太太早就定好了,不由得你拒絕。

民國小腳夫人:靠小腳嫁人,每次洗腳疼痛難忍,卻不說怕丈夫厭棄!

江冬秀出生于安徽旌德縣的名門望族,但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沒有受到什麼文化教育,就讀了幾年私塾,略懂文字,而且從小裹足;胡适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中國文學大家,居然取了一個鄉村來的小腳夫人,當時的人們嘲笑他“胡适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腳亦随之。”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七大奇事之一”。

其實看到這裡,是很悲哀的,江冬秀從小裹足,難道是她自己選的嗎?江冬秀沒什麼文化,難道是她願意的嗎?人們卻拿這個來取笑她,多麼悲哀。就連丈夫胡适,對她的“三寸金蓮”也很是嫌棄,江冬秀是個堅強的女子,每次洗腳都疼痛難忍的她,從來不向胡适說什麼,自己挺過去,他們這段婚姻也一直持續到二人離世。

民國小腳夫人:靠小腳嫁人,每次洗腳疼痛難忍,卻不說怕丈夫厭棄!

“纏足”這種摧殘女性肢體正常發育的行為,如今早就被抛棄了,現代女性再也不用為了所謂的“柔弱美”去裹足,女性們應該為自己而活,活得精彩!

參考資料:《漢族婦女纏足起因新解》《中外民俗學詞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