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三桂寫信勸父親做忠臣,否則他做不了孝子!轉身就投降了多爾衮

崇祯末年,局勢雜亂,當時朱由檢已經無法統馭全局,京師瘟疫盛行、數十萬軍隊戰鬥力瓦解,關外滿清虎視眈眈,關内李自成張獻忠把巴蜀和黃河以北的官府徹底摧毀,随後兩者都立起自己的國号年号。

吳三桂寫信勸父親做忠臣,否則他做不了孝子!轉身就投降了多爾衮

穩定以後,李自成揮師北上包圍順天府,崇祯要求各路将領支援無果,本人吊死,而後李自成占領紫禁城,原來大批的明朝官吏都投降李自成,等待他們的不是加官進爵,而是嚴刑拷打。

其中包括統帥關甯鐵騎的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當時在順天府的他也一起和家人陷入李自成軍中,随後投降,這時候李自成軍隊的作為就是展現了土包子進城的所有正常操作。

吳三桂寫信勸父親做忠臣,否則他做不了孝子!轉身就投降了多爾衮

一面志得意滿的兆祥明朝舊将。一面把俘虜的明朝文官武将嚴刑拷打,順便搜羅他們的家眷肆意淩虐,吳三桂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作為他效忠對象的崇祯撒手人寰,手握數萬鐵騎的他的一舉一動都有改變局勢的可能。

但是,李自成的表現完全符合一個土匪的正常水準,即使當時他已經準備再次登基,君臨天下,他派人招降吳三桂,随後又有人對吳三桂的家眷嚴刑拷打,追讨犒軍的銀兩、他的部将霸占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又脅迫吳襄寫信招降吳三桂。

吳三桂寫信勸父親做忠臣,否則他做不了孝子!轉身就投降了多爾衮

幾經猶豫,因為消息隔絕已經答應投降的吳三桂,在得到他家人被嚴刑拷打、愛妾又被霸占的消息之後,還沒來得及投降的他之間和李自成水火不容,接到父親的信之後,他聲情具貌的寫了一封家書。

側聞聖主晏駕,臣民戮辱,不勝眦裂!猶憶吾父素負忠義,大勢雖去,猶當奮椎一擊,誓不俱生。不則刎頸阙下,以殉國難,使兒素绱号恸,仗甲複仇;不濟則以死繼之,豈非忠孝媲美乎!何乃隐忍偷生,甘心非義,既無孝寬禦寇之才,複愧平原罵賊之勇。夫元直荏苒,為母罪人;王陵、趙苞二公,并著英烈。我父唶宿将,矯矯王臣,反愧巾帼女子。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乎?兒與父訣,請自今日。父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之旁以誘三桂不顧也。男三桂再百拜。

滑稽的是,這個久負盛名的漢奸在信中義正言辭的指責父親的不能夠做忠臣,而是屈身投降李自成,當時吳襄等人因為禁不住李自成的拷打而投降,吳三桂的信很明确地表達了一個觀念。

吳三桂寫信勸父親做忠臣,否則他做不了孝子!轉身就投降了多爾衮

因為吳襄沒有忠于皇帝,他未能以身殉國,慷慨赴國難,導緻他自己不能為父親盡孝,因為他要報君父之仇,将會提兵攻打李自成,替崇祯皇帝報仇,這時的吳三桂,俨然一個大義淩然的忠臣,為了大家,而放棄自己的小家。

如果僅僅如此,相信吳三桂的形象可以說是光明磊落的忠臣形象。畢竟,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按照吳三桂信中的意思,如果吳襄能夠慷慨死國,既能不負皇恩,又能給自己一個榜樣。

吳三桂寫信勸父親做忠臣,否則他做不了孝子!轉身就投降了多爾衮

但是吳襄的投降讓吳三桂裡外不是人,如果忠于皇帝,必然陷入不孝的彀中,而如果遵從吳襄的要求,自然又陷入不忠的泥潭。他表示,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早年吳襄曾經教導他要報答聖眷。

是以,最後把話鋒一轉,指責父親不能盡忠,甚至不如巾帼女子,但是他不一樣,将和父親訣别,反正你不是忠臣,就别怪我不是孝子了。

吳三桂寫信勸父親做忠臣,否則他做不了孝子!轉身就投降了多爾衮

如果吳三桂真的是這樣想的、這樣做的,不管如何,都不能對他指責苛刻要求,畢竟忠于國家、忠于朝廷是一個軍人的基本原則,可是他做的事情讓人瞠目結舌,在給吳襄去信的時候,吳三桂已經和多爾衮建立了戰略同盟,互為支援,換句話說就是,吳三桂已經有了退路,這時候才大義凜然的指責吳襄不能赴死,活脫脫的刻畫了一個勢利小人的嘴臉。

吳三桂寫信勸父親做忠臣,否則他做不了孝子!轉身就投降了多爾衮

這樣的做法,根本和忠無關,至于孝,簡直是逆子,說是賣父求榮一點都不為過,賣掉父親家人的性命而換來自己的生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