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遭印度追繳稅款65.3億盧比,小米該如何應對?

突遭印度追繳稅款65.3億盧比,小米該如何應對?

印度稱小米“逃稅”5.6億元!

當地時間周三(1月5日),印度财政部在印度政府新聞局(PIB)發表聲明稱,印度稅收情報局(DRI)已向小米科技印度有限公司發出通知,向該公司追繳65.3億盧比(約5.6億人民币)稅款。

這已經是小米連續第二年在年初遭到國際“大棒”。去年1月中旬,在特朗普的最後一周任期内,小米集團等9家中企曾被美國突然列入黑名單。不過數月後,小米涉軍結局逆轉。

對參與本次被印度财政部追繳稅款,小米5日深夜回應稱:小米在全球範圍内堅持合法合規經營,并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

印度市場是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場之一,印度接連對中國暢銷品牌下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繳稅事件将會如何演繹?

印度為何追繳稅款?

據外媒報道,1月5日,印度财政部在一份聲明中稱,在調查發現有逃稅行為後,已經向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vt.)(以下簡稱“小米印度”)發出通知,要求向該公司追繳65.3億盧比稅款。

突遭印度追繳稅款65.3億盧比,小米該如何應對?

小米稱,此次印度有關部門要求小米補繳的是2017年4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之間與特許權使用費相關的進口環節稅金,與小米近期業務無關,且該官方聲明并非最終結果。

“此次的稅務問題,根源是各方對進口商品的價格認定存在分歧。對包括專利許可費在内的特許權使用費是否應該計入進口商品的價格,這在各國都是一個複雜的技術性難題。”小米表示,對于這個問題,會繼續和印度有關部門進行溝通。

此前,外媒援引印度财政部說法稱,小米印度公司向高通和小米移動軟體公司彙付特許權使用費和許可費,這些費用未計入其進口商品的交易價值中。聲明稱,小米及其合同制造商也未将進口的MI品牌手機及其零部件的特許權使用費計入該産品的應評稅價值。

報道中,小米印度的發言人表示:“在小米印度,我們非常重視確定我們遵守所有印度法律。我們目前正在詳細審查通知。作為一家負責任的公司,我們将提供所有必要的檔案支援當局。”

印度财政部此次對小米進行稅務追繳并非突發,此前已以“逃稅”為由突擊搜查多家中企。

根據印度媒體新德裡電視台(NDTV)的報道,2021年12月21日,印度财政部稅務部門的執法人員在11個州進行突擊調查,主要針對小米、OPPO、一加等多家中資手機企業。随後小米、OPPO的印度分支機構先後發表了聲明,表示将配合印方調查,同時強調自己“非常重視遵守印度法律”。

随後,印度稅務部門(Income Tax department )對外表示,兩家智能手機制造商可能因違反有關不披露關聯交易的法律而被罰款 100 億盧比。雖然該部門在其新聞稿中沒有點名具體公司,但消息人士證明,兩家公司為小米和OPPO。

印度稅務部門的聲明中還聲稱:“兩家公司都沒有遵守 1961 年所得稅法規定的監管要求,以披露與關聯公司的交易。根據 1961 年的《所得稅法》,這種失誤使他們承擔刑事訴訟的責任,其金額可能超過 100 億盧比,”

印度為何對在印度市場占有優勢市場佔有率的小米、OPPO、realme等進行大規模突擊檢查呢?目前沒有官方答案。

不過,有中國信通院相關人士對記者分析了一種可能是:中國手機在印度市場遭受一定打擊,不排除印度計劃扶持其本土品牌的可能。

小米該如何應對?

對于小米來說,這也并非首次遭遇外國的“年初之劫”。

去年剛開年,美國政府也曾将9家中國企業列入所謂“與中國軍方相關”的黑名單中,其中包括手機制造商小米及飛機制造商中國商飛。根據相關投資禁令,美國投資者需在當年11月11日前出售所持“黑名單”公司的股份。受此影響,當時港股開盤後,小米集團股票一度大跌。

不過,去年5月,小米集團與美國國防部達成和解協定,前者将被移出特朗普時期的所謂“涉軍黑名單”。

如果說對于小米來說,去年的涉軍事件更多的指向二級市場次元。那麼這次涉稅,或許就意味着需要真金白銀的失血了。

按照初步換算,追繳 65.3 億印度盧比稅款,約合 5.58 億元人民币。對比小米财報來看,2020年,小米收入達人民币2459億元,經調整淨利潤人民币130億元。這意味着這一追繳稅款總額已經達到了小米2020年淨利潤的4%以上。

除了可能性的财務影響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對小米戰略的掣肘。

盡管補繳的稅款相對較少,但印度一直以來都是小米的重要市場,Canalys資料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的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位列第一,同比減少14%。

補繳稅款會否影響到小米手機在印度的價格和銷量,除了國際化戰略之外,會否繼而影響到小米其他戰略,無疑也會增加不确定性。

就在上月,雷軍剛剛宣布,小米要對标蘋果,尤其在産品品質和規格方面“向蘋果學習”。這表明,即便他相繼卸任了多家小米旗下公司的法人代表、執行董事等職位,把手機等工作慢慢下放給别的同僚,說是要去專心造車,但是自己依然放不下小米的手機業務。

據銀柿财經,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丁繼華向記者表示,對于此事,小米需要主動向當地監管部門及時提供完整的海關申報記錄等材料,并聯系法律、稅務等專業人士積極應對。

若被認定,後續小米将不僅要補稅,還有可能面臨民事或刑事責任,同時也有可能失去此前通關的一些便利。

此外,對于跨國企業面臨的稅收合規問題,丁繼華指出,跨國公司首先需要轉變思維,過去企業出海主要是找稅收窪地,如今需要優先找營商環境比較好的地方。

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需要加強稅務籌劃,針對各個國家的法律和稅收變化進行及時調整,如華為在每個片區都任命獨立董事,與當地政府保持溝通,可以有效減少風險。

(钛媒體APP編輯柳大方綜合證券時報、每日經濟新聞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