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37期 | 氫能源汽車難以突破的三個缺點

第37期 | 氫能源汽車難以突破的三個缺點

HI,大家好,我是陳德義。上周參加了小二班汽車分會的活動,期間有好多人提到氫能源汽車,很多人都比較看好這一塊市場,覺得氫能源更環保,但我個人可能持不同的意見。

氫能源汽車分類

氫能源汽車分為兩種:一種是氫内燃機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結構差不多,隻是使用的燃料不一樣。傳統燃料油車通過汽車内部燃燒汽油柴油,産生熱能,進而轉化成動力。而氫能源汽車是通過燃燒氫氣産生動力。

另外一種是氫燃料電池車,是通過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在燃料電池當中産生電力,進而轉化成動力。

目前,雖然氫能内燃機的技術比較成熟,但是出于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的考慮,電能更符合未來的趨勢,是以目前氫氣燃料電池汽車,是當下主要的研究方向。

氫燃料的三個優點

氫能之是以被大家看好,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優點:

一是更環保。氫能汽車尾氣排放隻有水,沒有其他任何的污染物,更不涉及到溫室氣體,這是它的第一個優點。

第二個優點是加氫時間比較短。一輛純電動汽車要想充滿電,可能需要幾個小時。而一輛氫能源汽車一次加滿氫,隻需要3-5分鐘。

第三個優點是氫能很安全,不容易爆炸。這個可能跟很多人的直覺不太一樣,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氫是很容易燃燒的,這個可能是源自于學校裡的實驗課。氫氣要想燃燒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氫的濃度足夠高,太低或者太高都不行;二是需要點火。

而氫燃料電池是不需要點燃氫氣的,它跟锂電池一樣,是有正負極的。正極提供氧氣,負極提供氫氣,通過作用形成電流,在氫燃料電池當中是沒有任何火焰出現的。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聯想到氫氣球,說氫氣球很容易爆炸。那麼氫氣燃料罐是不是也很容易爆炸?其實不是的!氫氣球之是以爆炸,是因為氣球的材料非常地薄。而儲氫罐是非常非常厚的,即使你用普通的手槍打,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這是氫燃料的三個優點:環保、加氫時間短、燃料更安全。

氫燃料的三個缺點

但氫燃料也有三個目前難以突破的缺點:

一是制造氫氣的方式不環保。氫能源是很環保,但氫能源是沒有礦藏的,都是通過化學反應,或者從水分子當中分離出來的。現在全球95%以上的氫氣,都是靠化石能源制造出來的。

制造氫氣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通過甲烷和蒸氣制氫,這種方法生産了全球一半左右的氫,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點,就是技術當中的甲烷,大約會有7%會洩露到大氣層當中,而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8倍。是以用氫燃料很環保,沒有增加溫室氣體,但是在制氫的過程當中,就把這個缺口給補上了。另外,用這種方法制氫,一公斤的氫需要消耗11度電。

第二種制氫的方法是電解,在充滿電解液的電解槽中通入直流電,将水分子當中的氫氣和氧氣分離出來。這種方法制造成1公斤的氫氣,大約需要消耗48度電。

以上兩種方法制氫,都需要消耗一定的的電能,而目前的電能又普遍來自于火力發電。另外,即使用太陽能發電,氫能也比純電動汽車多一次損耗。

太陽能給電動汽車充電,這裡幾乎不存在什麼損耗。而用太陽能制氫,先是耗電,之後還要處理、壓縮、封裝、運輸,最後大約會有一半的能量會被浪費掉。這是氫氣的第一個缺點:制氫的方式會存在污染和能量損耗。

第二個缺點是運輸的成本高。石油一般采用油罐車進行運輸,天然氣主要采用管道進行運輸。對于氫氣來說,如果一個加氫站日消耗達到10噸以上,供貨距離超過200公裡,那采用管道運輸是比較劃算的。但是氫氣管道的建設成本特别特别的高,價格是天然氣管道的1-2倍。

即使有人說不差錢,那氫氣管道還有一個安全性的問題,沿途的居民是否同意你鋪設?是否願意在腳底下每天踩着氫氣?

另外即使有錢,沿途的居民也同意你鋪設,但加氫站每天想要賣出10噸的氫,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達到的名額。一般來說1公斤氫氣可以提供100公裡的續航,10噸氫就相當于提供了100萬公裡的續航。

我們對比一下傳統的加油站,一般的加油站每天能賣出20—100噸的汽油,如果每8L汽油能提供100公裡續航的話,那加油站每天賣出的汽油,就是提供的續航是2—11萬公裡。這相比日消耗10噸的加氫站,續航公裡差了10倍。

這也就意味着加氫站每天的生意規模,要比最繁忙的加油站大10倍,要比普通的加油站大50倍,這目前是絕對不可能的,是以加氫站鋪設管道的可能性不大。

運輸的方式隻能采用傳統的罐裝貨車進行運輸,但用貨車進行運輸又會有一個新問題:那就是氫氣實在實在太輕了,即便把氫氣壓縮到700個大氣壓的高壓,也不是很重,但為了承受這樣的高壓,裝氫氣罐子的外殼就要非常的厚。

這就導緻一個結果是,比如一輛隻拉了500公斤氫氣的貨車,車身的總重量可能會高達50噸。這也就意味,這輛車的拉貨效率隻有1%這樣的效率,低的令人發指。

傳統燃油車的拉貨效率一般是在50%以上,如7噸的油罐車能拉3.5噸的汽油,而普通的貨車的拉貨效率普遍在100%以上,有的超超載甚至可以達到500%。

我的一個朋友,他的貨車是18噸,核載能拉34噸,在不超載的情況下已經接近200%的拉貨效率了,是以氫罐車運輸的效率是很多人不能夠接受的,這是第二個缺點。

第三個缺點是成本與收益嚴重的失衡。截止2021年10月,我國總計建成170座加氫站,其中上海有5座。目前這些加氫站,普遍處于虧損的狀态。

據了解,建設一個日加氫500公斤的加氫站,成本需要1000萬以上,每年的營運成本也需要200多萬,核算到每公斤的成本是14塊錢。如果再加上制氫的成本,運輸的成本,以及像汽油一樣40%的稅,那每公斤的成本就要20多塊錢。

目前上海安亭某加氫站的價格是35元一公斤,也就是說,一公斤的利潤隻有十幾塊錢,按照每個月20萬的營運成本核算,每天必須要賣出500-700公斤的氫氣才能保本。而按照500公斤的氫氣提供5萬公裡的續航來算,這要比普通8車位的加油站每天來的車輛要多2-3倍,這目前是不太可能的。

另外目前氫燃料的汽車還處于示範的階段,新車的價格是比同等配置的燃油車或者純電動汽車貴2-3倍,這就進一步惡化了加氫站的生存環境。是以目前來加氫的車輛主要以公交大巴、物流等商用車客戶為主。

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大約是在前後差不多的時間被市場和資本所關注,它們從正式獲得車型認證到今天,都經曆了16年左右的時間。但現在純電動汽車得到了更多的共識和投入,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則一直未能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和市場資本的青睐。

雖然氫燃料電池的應用肯定不止于汽車,但汽車方面的應用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這方面始終不能有更大的突破,也就說明氫燃料電池的應用很可能不在大衆領域,也許未來能在某個專業領域,會比傳統的方式更有優勢。但也要看它在制造、壓縮、運輸、安全上有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好,以上就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内容,感謝大家的收看。如果大家還能一鍵三連:點贊關注和轉發,那就更加感謝了!好,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

卓克.科技參考—氫燃料電池:襁褓難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