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古代中國農民起義頻發,而歐洲卻很少?

農民起義是古代曆史的一種常态。在封建時代,我國王朝興替多是由農民起義引起的。不過在歐洲,農民起義的現象卻非常少見,即使有,起義規模也不是很大,起義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

那麼為何歐洲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非常少?我認為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為什麼古代中國農民起義頻發,而歐洲卻很少?

第一,古代歐洲地廣人稀,生産力落後,而且國小民少,根本達不到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标準。歐洲國家一般面積都不大,又盛行分封制和封建莊園經濟,每個莊園都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一個莊園就那麼點人,平時大家也不怎麼聯系,是以很難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

如果真有農民暴動,莊園主帶着騎士從附近城堡出來分分鐘就給滅了。即使鎮壓不了這股暴民,隻要向附近其他領主求援,其他領主很快就會趕來支援,因為領主之間基本都是親戚,是以農民暴動成功機率微乎其微。

不過後來歐洲的生産力上去了,人口增加了,莊園也被打破了,農民起義就一波一波的來了。

為什麼古代中國農民起義頻發,而歐洲卻很少?

第二,歐洲實行精兵路線,軍隊都是職業化的,貴族和領主用自己領地供養效忠于自己的騎士。這些騎士忠心耿耿、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全都是拿錢砸出來的,叫花子一樣的的農民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和中國古代的民兵流完全不同,中國的民兵流兵制,讓中國農民很容易暴動成功。

為什麼古代中國農民起義頻發,而歐洲卻很少?

第三,歐洲是宗教社會,宗教深深影響每一個歐洲人,他們認為自己生來是有罪的,就應該受苦,是以面對壓迫多會選擇逆來順受。而中國信天命,信奉“王侯将相甯有種乎”,認為諸侯無道可以替天行道,誰的拳頭大誰就當皇上,陳勝吳廣給中國農民起義開了個壞頭。在權力誘惑下,直接導緻了農民起義的泛濫。

為什麼古代中國農民起義頻發,而歐洲卻很少?

第四,古代中國是大一統的王朝,權力都在地主和士族官僚階層手中。為奪權力農民和士族階層經常會結合起來一起鬧革命,這種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往往會獲得成功。而歐洲國家的權力在教會和貴族手中,權力更替多是貴族和貴族結合或者貴族和教會結合,這些都是上層社會的事,和農民沒有什麼關系。

等到農民參與權力配置設定的時候,歐洲已經進入資本主義的工業時代,不過那時候已經是資本家和勞工的天下,和農民同樣沒有什麼關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