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 史海紀實

編輯

|史海紀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

無條件投降

,持續了

14年的艱苦抗戰

終于結束了,按理來說日軍應該乖乖地

滾出中國

的,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在解放戰争期間,我軍竟然碰上了

一支全副武裝的鬼子兵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是誰的部隊?我軍又是怎麼做的?

這一切還要從一個人說起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說到

崗村甯次

這個人,我想大家都聽過,他曾是

日軍

華北方面的最高司令長官

,就是那個在南京

投降書

上簽字的人。

當時日本已然戰敗,但岡村甯次卻還是

不死心

,想要在中國

繼續搞事情

,他這個人很聰明,知道日本戰敗,國共之間必然會有一戰,于是他就偷偷的向國軍陸軍司令

何應欽

提議:現在中國還有

30萬的日軍

,建議先不繳械,可以

幫助國軍

對付我軍。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别以為他是好心,他隻是在為今後的日本做打算,作為

島國

的日本,起國内

資源貧瘠

,想要發展就必須依靠海外的

殖民掠奪

,現在日本戰敗了,他就想在中國留下這批人,以求

東山再起

何應欽将這件事告訴了

蔣介石

,他雖然心動,但也知道日本人

不可能

這麼好心,怕到最後“

養虎為患

”,于是斷然拒絕了岡村甯次的提議。

岡村甯次沒在蔣介石這占到便宜,就把目光投向了

閻錫山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閻錫山沒什麼雄才大略,是個

典型的軍閥

,隻想守着自己的“

一畝三分地

”,從辛亥革命開始就盤踞在山西

長達38年之久

,人稱“

閻老西

”,是名副其實的“

山西王

”,當時閻錫山任

第二戰區司令

,手中掌握着山西軍政大權,可謂

兵強馬壯

,就連蔣介石都要讓他三分。

日本人之是以看上閻錫山,不是沒理由的,都說“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閻錫山可是有前科的,在抗日戰争期間,閻錫山表面上抗日,但背地裡卻和

勾勾搭搭

,閻錫山雖然沒有公開叛國,但他和日本人

暗地合作

卻是真的。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1945年,作為第二戰區的

最高長官

,閻錫山接受了山西日軍的投降,當時日本剩餘的進階将領

紛紛

勸說閻錫山

,希望将這些日軍留下來,願意聽從閻錫山的指揮,幫助他對抗我軍,閻錫山思考了半天還是

同意

了,

他之是以會同意,一是看上了這些

日軍的戰鬥力

,日軍雖然戰敗,但他們的戰鬥力可是

有目共睹

的,抛開日軍的

兇殘暴虐毫無人性

,就以戰鬥力來說,無論是國軍将領還是我軍的将領,都給予了

高度的評價

,甚至就連粟裕将軍也曾認為

一個日軍能頂五個國軍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二是他自身的危機感,“

側卧之榻豈容他人酣睡

”,當時我軍已經

進駐山西

,在他看來這就是懸在他頭上的一把刀,是來和他

搶地盤

的。

閻錫山曾經為了安撫手下的将領,對他們:“現在是

非常時機

,我們兵力不足,根本就擋不住共産黨,現在隻能招兵擴充實力,但招兵也困難,即使招來

10萬中國兵

,也抵不過

1萬日本兵

”。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就這樣,雙方

一拍即合

,閻錫山接收了這批日軍,之後精挑細選了

6600多名日軍

編成了陸軍獨立

第十教導總隊

,日軍原來的進階将領都留了下來,并且在第十總隊

擔任要職

就這樣,在閻錫山的“

庇護

”下,山西成了這些日軍的“

樂園

”,這些日本高官開始指揮着中國人打中國人,那些日本僑民依舊

欺壓着老百姓

,山西徹底亂成了一團麻,這在當時的全國都是獨一份,本想着

日本人投降

了,老百姓的日子能過的好一點,但一切都

沒能如他們所願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1946年1月,閻錫山在山西舉行了一次

閱兵儀式

,當時站在閻錫山身邊有兩個将領,一個是閻錫山的

心腹愛将趙承绶

,而另一個卻是個

陌生

的将領,這個人就是

山崗武道

,山崗武道穿着日本軍服和趙承绶站在一起。

接下來的一幕讓所有人都

目瞪口呆

,在閻錫山訓完話後,趙承绶帶頭高喊“

中華民國萬歲

”,這本來沒什麼,但接下來“大

日本帝國萬歲

”,台下的日軍也都跟着高喊,這讓在場的老百姓都

恨的牙癢癢

,但确實

敢怒不敢言

,隻能忍下來。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在閻錫山的縱容下,山西俨然是一副“

日本國度

”,這些日本人竟然公然的在中國的土地上,為那些侵略者“

超度

”,甚至為了将

山西同化

,做出來什麼

“複興派香煙”“櫻花皂”

等,這是

亡我之心不死

啊,而閻錫山卻對此

充耳不聞

,在他眼裡,隻要這些日本兵能為他打仗就行,老百姓的感受根本不在他的考慮中,甚至還把一些手下的

愛國将領

給趕出了山西。

閻錫山的

倒行逆施

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痛恨,而他也迎來了自己的“克星”--

徐向前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當年岡村甯次判斷

國共之間必有一戰

,這話還真讓他給說對了,平穩的日子還沒過兩天,國民黨就悍然地撕毀了《

雙十協定

》,開始

大舉進攻我軍

當時的

晉冀魯豫

已經精銳全出,隻剩下

6萬的地方部隊

,武器差、人員少、還缺少訓練,是以對領軍将領要求就高了,毛主席就

任命徐向前

指揮這次戰役。

其實在

抗日戰争

時,徐向前的身體就一直不好,患有

結核性胸膜炎

,一直都在養病,到了解放戰争時身體依舊還是

沒能完全康複

,毛主席曾對徐向前說閻錫山不好對付,但徐向前卻自信的說

自己有辦法對付他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毛主席之是以派徐向前去對付閻錫山,有

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徐向前和閻錫山是

老鄉

,兩個人都是山西五台山人,算是知根知底,徐向前了解閻錫山,也了解山西的

地貌環境

第二就是當時

東北、華北、華東

等各大戰場都在進行緊張的戰鬥,能夠

獨當一面

的将領都在外指揮作戰,實在是找不出能

當此重任

的将領,而徐向前的

軍事素養極高

,指揮能力毛主席也是放心的,是以隻能派徐向前去了。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徐向前到了山西後,開始

調兵遣将

對付閻老西,在徐向前的指揮下,閻錫山被打得

丢盔卸甲

,地盤也丢了不少,整個

防禦體系

都大面積回縮。

1948年5月,當時我軍已經攻克臨汾,

解放了整個晉南地區

,閻錫山開始坐不住了,将所有的兵力大約

13萬人

組成晉中防禦體系,并在

各鎮要點和交通要道

建立了很多的碉堡,封鎖了晉中四周山區的入口,還組成了

13個團 的“閃擊兵團”

進行機動作戰,大肆抓捕壯丁,收割糧食,俨然做出了

全面對抗我軍

的準備。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被閻錫山依仗為“

王牌

”的全是由鬼子組成的

第十總隊

一直沒出現在戰場上,就是想在關鍵時刻給我們

緻命一擊

,但閻錫山的小算盤最後隻能落空。

經過一系列的戰鬥,閻錫山開始

龜縮起來

,徐向前也沒有好的辦法,想要消滅閻錫山,隻能把他引出來,之後徐向前經過研究決定

發動一場戰役

,目标就是

晉中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因為晉中這個地方太重要了,晉中是

産糧區

,閻錫山

人數多

,但人多就意味着

糧食消耗

也多,

13萬大軍

每月消耗的糧食就有

數百萬斤

,這些糧食大部分就是來自晉中,一旦晉中被我軍拿下,閻錫山就要面臨

缺糧的危機

,是以他一定會出來。

為了阻攔我軍,閻錫山把他的“

閃擊兵團

”派了出來,并且還派出了他

寄予厚望

的第十總隊。

第十總隊的指揮官叫

元泉馨

,是個自大的

軍國主義分子

,對于咱們解放軍完全不放在眼裡,平日裡也是

作威作福貪圖享樂

,一路上不緊不慢,甚至将這次出征當成是

郊遊。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抓住時機

,在第十總隊還沒到來,直接把閻錫山的“

”給打殘了。

在6月21号,徐向前又在平遙圍困了閻錫山的

親訓師和親訓炮兵團

,所謂的親訓師是閻錫山的嫡系部隊,其指揮官是閻錫山的老鄉,

待遇高,裝備好

,但這支部隊卻沒多少實力,徐向前集結

優勢兵力

,直接将他們來了個“

一鍋燴

”,殲滅閻錫山

1.7萬餘人

,繳獲了各類火炮達

100多門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親訓師的

覆滅

直接讓閻錫山病倒了,隻能寄希望于

34軍、43軍和第十總隊

,尤其的第十總隊的鬼子兵,被他視為

制勝法寶

,還派遣了

心腹大将趙承绶

統領指揮。

對于趙承绶,徐向前很了解他,知道這個人

沒什麼本事

,徐向前本打算在平、介、祁一線與趙承绶

決戰

,但誰知道趙承绶一直

龜縮在太原城南

,不敢出來,于是徐向前改變政策,繼續

向北推進

,拉進和趙承绶的距離,引誘他離開太原,到

榆次、太谷一帶決戰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趙承绶

趙承绶果然

上當

了,不知不覺已經越過

太谷縣

,開始就向我軍對攻,徐向前沒有理會趙承绶,派兵截斷了趙承绶的

退路

,正面部隊死死的

拖住趙承绶

到了7月3号,趙承绶也發現了我軍的企圖,開始

向北撤退

,但現在已經

為時已晚

,我軍的

包圍圈

已經形成,當時趙承绶的

3萬大軍被我軍的2萬多大軍圍困

,你沒看出,就是2萬多人,不得不說,徐向前真的是大膽,也真是

用兵如神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趙承绶因為已經

方寸大亂

,根本不了解我軍到底有多少人,沒有

集中兵力突圍

,而是

分兵三路

進行試探性的進攻,我軍

重點防禦

把他們都打了回去。

整整3天,趙承绶都沒能突圍出去,而我軍的

支援

已經到來,人數達到了

5萬多人

,局勢瞬間逆轉,趙承绶的

所有兵馬

再也出不去了,包括第十總隊的這些鬼子兵。

繳獲的那

100多門火炮

正好用上,經過一輪的

炮火洗禮

,趙承绶的部隊已經

傷亡慘重

,第十總隊也是大幅度的減員,戰場上到處都是鬼子的屍體。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經過了這麼久的戰鬥,戰士們才發現對面的竟然是

一群鬼子兵

,這還真是“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哪個人不是和鬼子有

血海深仇

,都恨不得吃了這群鬼子。

因為雙方已經纏鬥在一起,為了

避免誤傷

,我軍的炮火也停了,

白刃戰

成了最後的手段。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衆所皆知,日軍的

刺刀功夫

甚是了得,在抗戰時期讓我軍

大吃苦頭

,為了彌補也日軍的差距,我們

一邊模仿日軍的技術,一邊找他們的弱點

,到了抗戰後期,我軍也日軍在拼刺刀上以不相上下,甚至還要

超過他們

,更何況是現在。戰士們沒有放過一個鬼子兵,因為徐向前在戰前下達指令:

敵人若不投降,就堅決消滅他們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7月16号,第十總隊

全軍覆沒

,元泉馨自殺,第十總隊大部分被擊斃,隻有

200多

的殘兵敗将被俘,趙承绶也被俘。

經此一役,14座縣城解放,太原從此孤立無援

1948年,中日迎來最終對決,徐向前率部用刺刀将日寇捅死大半

晉中之戰成了

中日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戰

,結果自然是

日軍戰敗

,就和抗日戰争一樣,曾經的日軍是那麼的

不可一世

,但最後還是倒在了

人民軍隊的洪流

中,讓日軍的野心再次成為泡影,而徐向前以

6萬人殲滅十餘萬

,也為中國戰争是

以少勝多

的經典之戰,讓他的大名

享譽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