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國人,其後代前去掃墓,德川家族會親自陪同

我國與日本源遠流長,而在晚清之前,日本相當敬重我國,并且從未斷過學習我國的文學,明末清初,我國有一位學者機緣巧合下到了日本,受到了日本朝野人士的禮遇和尊重,學者去世後葬在了日本,其後代前去掃墓,德川家族會親自陪同。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國人,其後代前去掃墓,德川家族會親自陪同

這位學者名叫朱之瑜,于大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十月出生在一戶官僚士大夫家庭,字楚嶼,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崇祯十一年(1638年),朱之瑜以“文武全才第一”被推薦到禮部,但明末朝政紊亂,朱之瑜便放棄了仕途,專注于自身學問。

朱之瑜常對他人說:“世俗之人以加官進祿為悅,賢人君子以得行其言為悅。言行,道自行也。蓋世俗之情,智周一身及其子孫。官高則身榮,祿厚則為子孫數世之利,其願如是止矣······”可見朱之瑜并不追求高官厚祿,意在保持自身品性。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國人,其後代前去掃墓,德川家族會親自陪同

清兵入關後,朱之瑜先追随魯王朱以海,後又跟着将領鄭成功、張煌言一同抗擊清朝,但清朝逐漸在中原穩定,朱之瑜見複明無望,又不願投降清朝,是以東渡日本,當時日本實施鎖國政策,“三四十年不留一唐人”,朱之瑜隻得暫時停居在舟中。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國人,其後代前去掃墓,德川家族會親自陪同

日本學者安東守約賞識朱之瑜的學問,常為朱之瑜奔走,朱之瑜遂到了日本,因精通儒學,受到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圀(

guó

)請求到了江戶講學,德川光圀覺得朱之瑜年高德重,不敢對其直接稱名稱字,希望朱之瑜能夠取一名号,作為稱呼。

朱之瑜就以故鄉“舜水”為号,意思是“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也表示朱之瑜從不忘故國故土,“舜水先生”一稱是以而來,當時許多著名學者也都慕名來求學,朱之瑜在日本多地都頗有名望。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國人,其後代前去掃墓,德川家族會親自陪同

朱之瑜的思想深深影響了水戶學乃及日本的發展,後來1681年,朱之瑜因水土不服生了場重病,卧病不起,次年朱之瑜便在日本大阪去世了,被安葬在了曆代水戶藩主的墓地瑞龍山,水戶德川家(德川家族)為了紀念朱之瑜不忘故國,特意用明朝式樣建了朱之瑜的墳墓,碑文題“明徵君子朱子墓”。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國人,其後代前去掃墓,德川家族會親自陪同

盡管我國與日本之間發生了許多的變化,但朱之瑜的墓一直被德川家族保護得很好,後來我國與日本重建立立了友好的關系,朱之瑜的後人每年也會到日本祭拜朱之瑜,德川家族每次也都陪同前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