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国人,其后代前去扫墓,德川家族会亲自陪同

我国与日本源远流长,而在晚清之前,日本相当敬重我国,并且从未断过学习我国的文学,明末清初,我国有一位学者机缘巧合下到了日本,受到了日本朝野人士的礼遇和尊重,学者去世后葬在了日本,其后代前去扫墓,德川家族会亲自陪同。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国人,其后代前去扫墓,德川家族会亲自陪同

这位学者名叫朱之瑜,于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十月出生在一户官僚士大夫家庭,字楚屿,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崇祯十一年(1638年),朱之瑜以“文武全才第一”被推荐到礼部,但明末朝政紊乱,朱之瑜便放弃了仕途,专注于自身学问。

朱之瑜常对他人说:“世俗之人以加官进禄为悦,贤人君子以得行其言为悦。言行,道自行也。盖世俗之情,智周一身及其子孙。官高则身荣,禄厚则为子孙数世之利,其愿如是止矣······”可见朱之瑜并不追求高官厚禄,意在保持自身品性。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国人,其后代前去扫墓,德川家族会亲自陪同

清兵入关后,朱之瑜先追随鲁王朱以海,后又跟着将领郑成功、张煌言一同抗击清朝,但清朝逐渐在中原稳定,朱之瑜见复明无望,又不愿投降清朝,因此东渡日本,当时日本实施锁国政策,“三四十年不留一唐人”,朱之瑜只得暂时停居在舟中。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国人,其后代前去扫墓,德川家族会亲自陪同

日本学者安东守约赏识朱之瑜的学问,常为朱之瑜奔走,朱之瑜遂到了日本,因精通儒学,受到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圀(

guó

)请求到了江户讲学,德川光圀觉得朱之瑜年高德重,不敢对其直接称名称字,希望朱之瑜能够取一名号,作为称呼。

朱之瑜就以故乡“舜水”为号,意思是“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也表示朱之瑜从不忘故国故土,“舜水先生”一称因此而来,当时许多著名学者也都慕名来求学,朱之瑜在日本多地都颇有名望。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国人,其后代前去扫墓,德川家族会亲自陪同

朱之瑜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水户学乃及日本的发展,后来1681年,朱之瑜因水土不服生了场重病,卧病不起,次年朱之瑜便在日本大阪去世了,被安葬在了历代水户藩主的墓地瑞龙山,水户德川家(德川家族)为了纪念朱之瑜不忘故国,特意用明朝式样建了朱之瑜的坟墓,碑文题“明徵君子朱子墓”。

日本陵墓厚葬着一名中国人,其后代前去扫墓,德川家族会亲自陪同

尽管我国与日本之间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朱之瑜的墓一直被德川家族保护得很好,后来我国与日本重新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朱之瑜的后人每年也会到日本祭拜朱之瑜,德川家族每次也都陪同前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