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谡成為超過姜維的蜀漢重臣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為用錯了馬谡,導緻街亭失守,北伐大敗,最終被迫撤軍。大軍撤退後,馬谡的結局是遭到斬殺,那麼若是諸葛亮不殺馬谡,之後馬谡會不會大有作為呢?

馬谡成為超過姜維的蜀漢重臣

諸葛亮将馬谡視為接班人

雖然馬谡被劉備評價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諸葛亮顯然是不認同劉備的這個觀點的。即便劉備臨終前還在唠叨,讓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谡,但諸葛亮依然非常看重馬谡,經常和馬谡談論軍國大事,為馬谡營造了很大的聲望。諸葛亮南征孟獲時,還特意向馬谡征求意見,而他采用的政策,也确實是由馬谡提出的,可見諸葛亮是多麼看重馬谡,這也側面說明,馬谡這個人是有真才實學的,并非劉備所說的那麼言過其實!

《資治通鑒》:谡曰:“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複反耳。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内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後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亮納其言。

馬谡成為超過姜維的蜀漢重臣

諸葛亮采用馬谡攻心為上的戰略,輕松打赢了南中之戰,收服了南中各部,于是在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也帶上了馬谡,希望好好栽培一下馬谡,讓馬谡彌補缺乏實戰的短闆。在此之前,馬谡一直是以參軍的角色存在,說白了就是一個參謀,隻負責提建議,不負責具體實施操作,但諸葛亮覺得馬谡這人有大才,值得栽培,于是他想帶着馬谡實戰一番,順便讓馬谡擷取戰功,憑借戰功升職。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是以在街亭之戰中諸葛亮才會力排衆議,讓馬谡去守衛街亭!

馬谡成為超過姜維的蜀漢重臣

說實話,街亭這個地方,想要守住其實并不難!首先,正史中的街亭是有城池的,馬谡完全可以據城力守;其次,街亭有守城成功的先例。兩百年前的略陽城,東漢猛将就憑借一兩千人擋住了上萬敵人的進攻,而略陽城距離街亭不遠,是以說街亭非常好守,隻要别主動出戰,據守城池就可以了!在諸葛亮看來,這就是送上門的功勞,是以他讓毫無領兵經驗的馬谡上去了,希望給馬谡刷戰功。誰料馬谡竟然不聽諸葛亮的指令,主動出擊,跑到山上紮營,最終被張郃擊敗!

可以看到,就諸葛亮對馬谡的安排和任用來看,他是有心将馬谡培養成接班人的,姜維根本比不上馬谡的地位!是以若是諸葛亮不殺馬谡,那麼馬谡後期必将大有作為,在諸葛亮的扶持下,他将會愈發厲害,無論是地位還是實力都會遠超姜維!

馬谡成為超過姜維的蜀漢重臣

蔣琬對馬谡的評價

街亭戰敗後,諸葛亮非常生氣,因為他認為按照他的政策去守城,根本不會丢掉街亭,是馬谡的不聽指令,才導緻了此次北伐的大敗,是以諸葛亮表示,一定要殺掉馬谡,以儆效尤!而聽聞諸葛亮要誅殺馬谡,蔣琬站出來求情了。

《資治通鑒》:蔣琬謂亮曰:“昔楚殺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乎!”

蔣琬是諸葛亮的繼任者,非常有才能,能得到他好評的人,才能必定不弱。而蔣琬對于馬谡的評價是智計之士,殺了可惜,可見他對馬谡的才華還是比較認同的!更為重要的是,此話是馬谡街亭戰敗後,蔣琬才說的,也就是說,在蔣琬看來,馬谡雖有街亭之敗,但是并不能是以就說馬谡沒有才能,不能是以就完全否定馬谡,馬谡這個人是有真才實學的,殺了太可惜了!

馬谡成為超過姜維的蜀漢重臣

從諸葛亮和蔣琬這兩個大才對馬谡的任用和評價來看,馬谡這個人,并非劉備所說的言過其實那麼簡單,他是有真才實學的!若是街亭之戰後,諸葛亮沒有殺掉馬谡,以馬谡之才,吸取此次的教訓後,日後必将更加強大!馬谡本身就屬于荊州派,諸葛亮和蔣琬又這麼看重他,以他的才能,日後很可能成為超過姜維的蜀漢重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