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無任何品牌贊助

對于成本效益這一詞,想必被大衆所熟知,也被大衆所認可,但是這隻是從客觀層面說起,如果要是說我自己的看法,講實話“用生命力頑強”這一詞來诠釋成本效益真的是一點兒不過分,為什麼呢?你要知道一件事,對于成本效益一詞講實話從最初的手機行業到現在基本都“熱度不變”,一直以來很喜歡思考的我經常在沒事的時候都在想“為什麼成本效益熱度不旦不減少,反而比以前更火爆”,甚至說句大實話“随着2021年的發展,很多品牌的成本效益産品已經開始變相花式秀了”
這裡的花式已經不再是成本效益本身的傳統玩法,而是我老生常談的一句話“成本效益有中端機,甚至更優質的成本效益有旗艦”,當然這裡要注意一件事“不管成本效益是怎麼樣的中端機或者旗艦,它僅僅隻限于一個體驗罷了,别的你也别太指望多強”。不過今天我重點要說的并非“花式”,而是在花式背後出現更厲害的東西,那就是标題所述的“花裡胡哨”。
所謂使用者的花裡胡哨的體驗究竟是什麼呢?它究竟和花式有什麼差別呢?簡單地說花式就是源自成本效益本身的那種單純的突變,而花裡胡哨則是已經跳出了産品本身,那麼究竟是什麼?沒錯,它和人性當中的“貪欲”是分不開的,舉個例子你們就很容易了解“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花相對少的錢買功能俱全,性能流暢的手機,這些是觀點很正确”,但是關鍵還有一部分人最近或許對NFC和紅外感興趣,然後就把成本效益強行加入了紅外和NFC功能,這樣講實話就會有一部分品牌成本效益或許會遭到質疑
針對這一點,在前期教主把成本效益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大而全的成本效益,其二是細節功能成本效益”,所謂大而全就是要什麼有什麼,但是别指望它“精”,而細節成本效益就是“一台手機在某個功能很強,但是缺失了另外一個功能”,是以後面的因素經常被使用者質疑,因為他們是站在大而全成本效益來看細節成本效益的,這樣肯定有所偏差,是以說我們要及時厘清什麼成本效益對應什麼成本效益,這樣才真正可以理性!
而為什麼要有大而全成本效益和細節成本效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成本和利潤之前的關系”,而今天要說的花裡胡哨的功能體驗的成本效益,就是所謂大而全的成本效益,你們注意一下。
提起花裡胡哨的成本效益,我或許滿腦子就是隻有兩個字紅米,為什麼不是小米“因為大家都知道小米目前走旗艦高端路線”,是以我就以紅米為例,反正紅米有的,小米肯定也有,或許紅米為什麼備受關注,那就是因為真正把“大而全的成本效益做足、做全”,也就是說,一般來說紅米手機的功能基本應有盡有,這裡舉個例子就是Redmi Note 11 Pro+,講實話該機在價格上2299元,基本可以被工薪階層輕松的接受“相對滿足預算”,然後在處理器上采用天玑920“真香中端晶片”無疑,在螢幕上6.67英寸的120HZ重新整理率,材質是AMOLED,觀感怎麼樣“你肯定比我清楚”,反正無死角,視覺震撼都是不用懷疑的!
在拍照上采用一億像素高清相機“無論放大多少倍都依然很清晰,這是官方宣稱,你們怎麼看?”續航上擁有120W快充和4500毫安的電池,其他功能沒有3.5MM耳機孔,但是立體聲揚聲器音效很震撼,同時該機有你們喜歡的什麼?沒錯NFC和紅外功能,是以再次證明Redmi Note 11 Pro+是大而全的成本效益!
寫在最後!還是老話,每一台手機都有每一台手機價值,這是長期不變的真理,我們不要用主觀意識去看待手機,一切要客觀,要理性,永遠要從優勢出發,這樣才正确,就像雖然Redmi Note 11 Pro+是大而全的成本效益“很多人認為真香”,但是面對細節成本效益“我們要合理對待優勢和缺點”,這樣才是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