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姜維謀略能力過人,卻多次敗給了鄧艾,是他能力不如對方嗎?

作為繼承諸葛亮衣缽的人,姜維在蜀漢後期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是顯著的。諸葛亮死後,蜀漢原本以攻代守的做法沒有了合适的執行人選,雖說這時姜維已得到了諸葛亮在兵法研究上的真傳,但要達到諸葛亮的水準,自然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研究。那時費祎掌管蜀漢的兵馬大權,他采取休養生息的措施,蜀漢實力得以緩慢恢複。

姜維謀略能力過人,卻多次敗給了鄧艾,是他能力不如對方嗎?

這樣一個對蜀漢實力恢複起到過重大幫助的人,卻落得被曹魏降将行刺而亡的結局。費祎死後,姜維掌管了蜀漢軍事權力,這時他已經熟讀了諸葛亮留給他的兵法,在用兵能力上有了進一步提升。掌握軍事大權後,他開始繼續諸葛亮的北伐政策。但他選擇北伐和諸葛亮有所不同,諸葛亮是己方做足了準備就出兵,結果因為沒有趕上合适的時機,每次北伐都以失敗結束。

姜維北伐的時候,都是抓住曹魏陣營發生異變,他才趁機出兵,是以其多次北伐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不過前期北伐取得的幾次勝利,并沒有一直延續下去。洮西大勝,魏軍中出現了姜維的一個重要對手鄧艾,鄧艾這個人軍事能力不輸于姜維,更主要的是他還掌握着比蜀漢更多的兵力。本來姜維能借助洮西大勝一舉進軍,然而鄧艾與陳泰合兵,分三路出兵,截斷了狄道東南部,蜀軍也是以陷入被動,姜維不得已隻得率軍退守鐘堤。後來他又再次和鄧艾交手,結果因為胡濟失期,蜀軍再一次大敗。

姜維謀略能力過人,卻多次敗給了鄧艾,是他能力不如對方嗎?

262年,姜維率軍進攻洮陽,結果還是以失敗結束,經過這次失敗,蜀軍實力受挫嚴重,沒有多餘的兵力支援主動進攻,蜀漢也從進攻轉變為戰略防禦。趁着蜀漢沒有恢複實力之際,魏國派出鐘會鄧艾率領三路大軍伐蜀,蜀國這時能獨自作戰的将領已所剩無幾,姜維率軍抵擋住了鐘會主力,鄧艾卻帶着一隊人馬繞過了蜀軍防禦重點,直攻蜀國後方成都,劉禅被迫投降。姜維後半生緻力于北伐,卻還是沒能取得成功。

看似鄧艾是其面臨的一個大敵,他之是以後期北伐時多次失敗,正是因為碰到了鄧艾這個對手。但他真的是軍事能力不如鄧艾,才屢次遭遇失敗的嗎?廖化說出了原因,姜維軍事謀略方面的才能不比鄧艾差,但也沒能像諸葛亮一樣顯著勝于對手。加上蜀國常年征戰,兵力上處于很大的被動狀況,軍隊戰鬥力沒得到恢複,就又繼續北伐,這樣自然打不過魏軍。從另一種角度來看,蜀國國力本來就比魏國弱,常年征戰對于兩國的消耗差不多。但是魏國恢複得更快,這樣積累下來,蜀國就越發處于被動了。

姜維謀略能力過人,卻多次敗給了鄧艾,是他能力不如對方嗎?

姜維前幾次北伐取得成功後,如果沒有繼續征戰,而是選擇休養生息,或許蜀國兵力也不至于消耗的那麼快。即使蜀國沒能力主動出兵進攻魏國,雙方也能保持勢均力敵的狀态。縱使魏國派出大軍讨伐蜀國,蜀國也不至于因為後方防禦空虛而投降于魏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