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炸死張作霖的後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陸軍統帥也下台

炸死張作霖的後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陸軍統帥也下台

1928年6月4日淩晨,東北王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炸死于北京傳回奉天的專列上,一代枭雄就此落幕,享年53歲,此為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曾經的拜把子兄弟各奔前程,去哪的都有。而他的屍體卻在寺廟裡停了6年,你可能想不到,最後是大漢奸張景惠主持為張作霖下的葬。

炸死張作霖的後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陸軍統帥也下台

可能大家都會以為這是日本官方蓄謀已久的行動,其實不然,河本大作(關東軍參謀)在炸死張作霖之前并沒有和上級通報,也就是說,這是一起日本高官私自策劃的事件。張作霖死後,張學良就默默的接管了東北軍,并沒有讓東北出現局勢混亂的現象。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日本人是多麼的可惡,以及厚臉皮。也正是這個原因,才會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把張作霖給炸死。不過也因為這一個原因,日本也承擔了非常嚴重的後果。日本在炸死張作霖的時候,日本的天皇感到非常的害怕,時任日本首相的人也被逼死,而陸軍的元帥也被迫下台。

炸死張作霖的後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陸軍統帥也下台

1926年,對東北三省資源惦記已久的小日本蠢蠢欲動。想動東北,掌握控制權,首先得面對東北王。對待張作霖的态度,日方内部分歧嚴重,一面是陸軍軍方,一面是首相田中義一的皇道派。軍方建議直取張作霖腦袋,皇道派建議日本通過在東北的修鐵路權,不費兵卒,倒逼張大帥移交東北部分實權。好在大是大非面前,張作霖很爺們。他對屬下說:“絕不能答應日本人的無理要求,免得東三省父老鄉親罵我是賣國賊。”談判中,他含糊其辭,日本高層以為張作霖答應了,國内支援皇道派的呼聲極高。軍方地位受到威脅。事不宜遲,張作霖必須得死。此刻,等待血性方剛張大帥的是日本關東軍一手策劃埋下的死亡陷阱。

當然如果一個進階參謀連這點情報都擷取不了,那他可真是不為所用了,于是在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張作霖乘坐的從北京行至皇姑屯的時候,被安置的三十包炸藥炸飛,但是張作霖死後,并不像日本所想那樣,東北地區群龍無首,可以輕而易舉的拿下東北,事實上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迅速接手,東北軍隊仍然像以前一樣保持着優勢和作戰能力,而且因為此事,張學良投靠了蔣介石,日本人由此處于了被動狀态。

炸死張作霖的後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陸軍統帥也下台

張作霖的死日本人高興了嗎,不是的,因為這一次的行動并不是官方行動,而是個人主觀能動性所造成的,這個人就是日本關東軍的進階參謀河本自作主張謀劃的一起案件,此時日本的首相田中義一知道了這件事,将這件事告訴了日本天皇,日本天皇十分憤怒,立刻問日本軍隊,而日本軍隊的人根本沒有接到任何指令。

皇姑屯事件的謀劃人——河本大作原來有兩個方案殺張作霖,分别是派特工到北京刺殺和在張作霖會奉天的路上進行爆破。由于害怕在北京行動容易暴露身份,河本就選擇了後者。河本找來了工兵爆破專家藤井貞壽來負責具體的爆破任務。爆破點就是皇姑屯,皇姑屯旁邊有一個三孔鐵路橋,橋下的鐵路是張作霖的範圍,橋上則是關東軍控制的,這兩條鐵路組成了一個“十”字。藤井在仔細偵查了地形之後,選擇了将炸藥放在三孔橋的橋梁上。

炸死張作霖的後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陸軍統帥也下台

在确定了張作霖的返奉日期後,除了藤井,河本又找了沈陽獨立守備第四中隊長大尉東宮鐵男和隊副神田泰之助中尉來幫忙。現場的指揮和爆破由東宮鐵男負責。他們一共準備了30大包的烈性炸藥來送張作霖上路。

張作霖喪命當月底,田中義一已知是軍方河本大作所為。内閣不睦,軍方大臣白川義拒絕配合首相提供嫌疑犯。田中又不能越部門抓人。他給天皇的承諾無法兌現,無顔面對憤怒的裕仁。1929年7月2日,隻好寫封辭職信呈了上去。當年7月29日,65歲的田中義一心髒病突發,病死家中。

炸死張作霖的後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陸軍統帥也下台

1929年五月,日本關東軍最高司令長官村岡長太郎黯然離開東北,回國接受處理。而實施者河本大作則被開除出了日本現役隊伍,成了一名無業遊民。自此,由張作霖的死在日本引起的這場海嘯,終于算是劃上了句号。好了,文章到此結束,漂亮大方英俊帥氣的你此時有何想法?歡迎吐槽點評點贊都是對小編的支援與厚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