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炸死张作霖的后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陆军统帅也下台

炸死张作霖的后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陆军统帅也下台

1928年6月4日凌晨,东北王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于北京返回奉天的专列上,一代枭雄就此落幕,享年53岁,此为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曾经的拜把子兄弟各奔前程,去哪的都有。而他的尸体却在寺庙里停了6年,你可能想不到,最后是大汉奸张景惠主持为张作霖下的葬。

炸死张作霖的后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陆军统帅也下台

可能大家都会以为这是日本官方蓄谋已久的行动,其实不然,河本大作(关东军参谋)在炸死张作霖之前并没有和上级通报,也就是说,这是一起日本高官私自策划的事件。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就默默的接管了东北军,并没有让东北出现局势混乱的现象。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日本人是多么的可恶,以及厚脸皮。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会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把张作霖给炸死。不过也因为这一个原因,日本也承担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日本在炸死张作霖的时候,日本的天皇感到非常的害怕,时任日本首相的人也被逼死,而陆军的元帅也被迫下台。

炸死张作霖的后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陆军统帅也下台

1926年,对东北三省资源惦记已久的小日本蠢蠢欲动。想动东北,掌握控制权,首先得面对东北王。对待张作霖的态度,日方内部分歧严重,一面是陆军军方,一面是首相田中义一的皇道派。军方建议直取张作霖脑袋,皇道派建议日本通过在东北的修铁路权,不费兵卒,倒逼张大帅移交东北部分实权。好在大是大非面前,张作霖很爷们。他对属下说:“绝不能答应日本人的无理要求,免得东三省父老乡亲骂我是卖国贼。”谈判中,他含糊其辞,日本高层以为张作霖答应了,国内支持皇道派的呼声极高。军方地位受到威胁。事不宜迟,张作霖必须得死。此刻,等待血性方刚张大帅的是日本关东军一手策划埋下的死亡陷阱。

当然如果一个高级参谋连这点情报都获取不了,那他可真是不为所用了,于是在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张作霖乘坐的从北京行至皇姑屯的时候,被安置的三十包炸药炸飞,但是张作霖死后,并不像日本所想那样,东北地区群龙无首,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东北,事实上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迅速接手,东北军队仍然像以前一样保持着优势和作战能力,而且因为此事,张学良投靠了蒋介石,日本人由此处于了被动状态。

炸死张作霖的后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陆军统帅也下台

张作霖的死日本人高兴了吗,不是的,因为这一次的行动并不是官方行动,而是个人主观能动性所造成的,这个人就是日本关东军的高级参谋河本自作主张谋划的一起案件,此时日本的首相田中义一知道了这件事,将这件事告诉了日本天皇,日本天皇十分愤怒,立刻问日本军队,而日本军队的人根本没有接到任何指令。

皇姑屯事件的谋划人——河本大作原来有两个方案杀张作霖,分别是派特工到北京刺杀和在张作霖会奉天的路上进行爆破。由于害怕在北京行动容易暴露身份,河本就选择了后者。河本找来了工兵爆破专家藤井贞寿来负责具体的爆破任务。爆破点就是皇姑屯,皇姑屯旁边有一个三孔铁路桥,桥下的铁路是张作霖的范围,桥上则是关东军控制的,这两条铁路组成了一个“十”字。藤井在仔细侦查了地形之后,选择了将炸药放在三孔桥的桥梁上。

炸死张作霖的后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陆军统帅也下台

在确定了张作霖的返奉日期后,除了藤井,河本又找了沈阳独立守备第四中队长大尉东宫铁男和队副神田泰之助中尉来帮忙。现场的指挥和爆破由东宫铁男负责。他们一共准备了30大包的烈性炸药来送张作霖上路。

张作霖丧命当月底,田中义一已知是军方河本大作所为。内阁不睦,军方大臣白川义拒绝配合首相提供嫌疑犯。田中又不能越部门抓人。他给天皇的承诺无法兑现,无颜面对愤怒的裕仁。1929年7月2日,只好写封辞职信呈了上去。当年7月29日,65岁的田中义一心脏病突发,病死家中。

炸死张作霖的后果:天皇害怕了,日本首相被逼死,陆军统帅也下台

1929年五月,日本关东军最高司令长官村冈长太郎黯然离开东北,回国接受处理。而实施者河本大作则被开除出了日本现役队伍,成了一名无业游民。自此,由张作霖的死在日本引起的这场海啸,终于算是划上了句号。好了,文章到此结束,漂亮大方英俊帅气的你此时有何想法?欢迎吐槽点评点赞都是对小编的支持与厚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