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鐘振振教授陪您讀古詩詞(200)

鐘振振教授陪您讀古詩詞(200)

鐘振振博士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鐘振振教授陪您讀古詩詞(200)

鐘振振教授陪您讀古詩詞(200)

雨霖鈴·明皇幸西蜀

[宋]李綱

蛾眉修綠。正君王恩寵,曼舞絲竹。華清賜浴瑤甃,五家會處,花盈山谷。百裡遺簪堕珥,盡寶钿珠玉。聽突騎、鼙鼓聲喧,寂寞霓裳羽衣曲。〇金輿遠幸匆匆速。奈六軍不發人争目。明眸皓齒難戀,腸斷處、繡囊猶馥。劍閣峥嵘,何況鈴聲,帶雨相續。謾留與、千古傷神,盡入生绡幅。

【注釋】

“雨霖鈴”,唐鄭處誨《明皇雜錄》載,安史之亂中,唐明皇奔蜀。初入斜谷(在今陝西眉縣西南),适值旬日霖雨,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因悼念死于“馬嵬之變”的楊貴妃,遂采此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據宋王灼《碧雞漫志》考證,明皇入蜀,未經斜谷。其聞鈴作曲之地,乃劍州梓潼(今屬四川)之上亭。本篇詠此曲故事。

“明皇幸西蜀”,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與平盧軍兵馬使史思明起兵反唐。次年六月,叛軍破潼關,明皇棄長安,倉皇奔蜀。幸,皇帝親臨某地。西蜀,即今四川。

“蛾眉修綠”,古代女子畫長眉如蛾之觸須,故稱蛾眉。修,長。綠,古代女子畫眉為黛綠色。此句寫楊貴妃。

“正君王恩寵”,唐陳鴻《長恨歌傳》載,楊貴妃不但貌美,而且善于迎合唐明皇,故寵嬖非常,與明皇“行同辇,止同室,宴專席,寝專房”。後宮其他美人,明皇再也無心顧盼。

“曼舞絲竹”,謂楊貴妃在音樂伴奏下翩翩起舞。語本白居易《長恨歌》“緩歌慢舞凝絲竹”。曼,同“慢”。絲竹,泛指音樂。古代弦樂器以絲繩為弦,管樂器則多截竹管為之。按,貴妃善舞,宋樂史《楊太真外傳》載,玄宗曾宴諸王于木蘭殿,貴妃醉中舞《霓裳羽衣》。

“華清”,華清宮。故址在今西安市臨潼區東南的骊山。骊山西北麓有溫泉,唐太宗在此建湯泉宮。明皇時擴建為華清宮,樓台殿閣環列山谷。見宋代宋敏求《長安志》。

“賜浴”,唐陳鴻《長恨歌傳》載,明皇初見楊玉環之次日,賜浴華清池。

“瑤甃”,華清宮浴池乃玉石砌成,故稱。唐鄭處誨《明皇雜錄》載,華清池“環回甃以文石(有花紋的美石)”。瑤,美玉。甃,此指池壁。

“五家”,新舊《唐書·楊貴妃傳》載,貴妃三姊封南韓、虢國、秦國夫人;堂兄楊铦為鴻胪卿;楊锜為侍禦史,娶太華公主;楊國忠亦漸貴顯。按,《舊唐書》既言“韓、虢、秦三夫人與铦、锜等五家”,又言“國忠姊妹五家”;《新唐書》則稱“铦……與锜、國忠、諸姨五家”,莫衷一是。若合并言之,應是六家。

“會”,會合。

“遺簪堕珥”,失落的首飾。簪,發針。珥,玉石制作的耳環耳墜之類飾物。

“寶钿”,花朵形首飾,以金翠珠玉為之。

“五家”以下五句,《新唐書·楊貴妃傳》載,明皇每幸華清宮,貴妃兄姊五家扈從,每家各為一隊,着一色衣,“俄(不一會兒)五家隊合,爛(燦爛)若萬花,川谷成錦繡”。“遺钿堕舄(脫落的鞋子),瑟瑟玑琲(寶石珠玉),狼藉于道(散落在道路上),香聞數十裡”。

“突騎”,沖鋒陷陣的精銳騎兵。

“鼙鼓”,騎兵所用的軍鼓。

“寂寞”,謂樂聲消歇。

“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宮庭樂舞,開元中西涼節度使楊敬述進獻,後經唐明皇潤色。說見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及唐鄭嵎《津陽門》詩自注。

鐘振振教授陪您讀古詩詞(200)

“聽突騎”二句,化用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謂安史之亂打斷了明皇時期的歌舞升平。

“金輿”,金車。指明皇的車駕。

“遠幸”,指逃往遙遠的西蜀。言“幸”,是為帝王儲存體面的說法。

“奈六軍不發”,《長恨歌》曰:“六軍不發無奈何。”奈,怎奈,無奈。六軍不發,謂護衛明皇的禁軍不肯開拔前行。

“人争目”,人人争相怒目而視。

“明眸皓齒”,明亮的眼睛,雪白的牙齒。代指美人,謂楊貴妃。語本杜甫《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

“難戀”,難以留戀,隻好割舍。

“繡囊猶馥”,繡花香囊還散發着香味。

“金輿”以下四句,天寶十五載(756)六月,明皇倉皇逃離長安,奔往西蜀。行經今陝西興平馬嵬時,禁軍嘩變,殺宰相楊國忠,并迫使明皇缢死楊貴妃。貴妃死後,草草葬于路測。肅宗至德二載(757)十二月,長安、洛陽兩京收複後,明皇自蜀返,具棺椁改葬貴妃,其肌膚已壞,而所佩香囊猶在。事見新舊《唐書·楊貴妃傳》。

“劍閣”,古道路名。在今四川劍閣東北大、小劍山之間。三國時,諸葛亮主持鑿劍山,設閣道,為川、陝間主要通道。

“劍閣”三句,謂入蜀道路本即險峻,更何況道中霖雨,聞鈴聲斷續,令人倍感凄涼。

“漫留與”,徒然留給(後人)。

“生绡幅”,指畫圖。生绡,生絲織成的薄綢,可用來作畫。

“漫留”二句,謂空有不盡的悲哀留傳千秋萬世,充分展現在畫家們以明皇奔蜀一事為題材而創作的圖畫之中了。按,唐人繪有《明皇幸蜀圖軸》,乃絹本,原件今藏台灣。又,北宋時有《馬嵬圖》,宋董逌《廣川畫跋》著錄。

本篇押用一部入聲韻,韻腳分别是“綠”“竹”“谷”“玉”“曲”“速”“目”“馥”“續”“幅”。

《宋史·李綱傳》載,金兵南侵渡黃河後,朝中執政大臣議請欽宗棄東京出走,以避敵鋒。李綱力谏曰:“明皇聞潼關失守,即時(立刻)幸蜀,宗廟朝廷毀于賊手……其失在于不能堅守以待援(等候援軍)。今四方之兵不日雲集,陛下奈何輕舉以蹈明皇之覆轍乎?(唐明皇棄長安奔蜀,已翻車在先;陛下為何要輕率地棄東京出走,跟着唐明皇翻車呢?)”又以死相争,終于說服了欽宗,留在東京抗戰。

本篇可與此段史實對讀。

這組詞的其他六首,都是正面的曆史經驗。有此一首述說反面的曆史教訓,則成敗得失,俱已顧及,針對性更廣泛,現實意義也更豐富了。

【編後語】

歡迎樓友們繼續在公衆号專輯後面,留言您想請教鐘教授的有關詩詞方面所有問題。答案會在本刊陸續公布。

作者/鐘振振編輯/馮 曉

鐘振振教授陪您讀古詩詞(200)

點選回顧

小樓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遊蓋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蓋青青竹,風描水墨圖。

孤身随細雨,踩痛落花無。

聲明:部分圖檔僅為欣賞、交流、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删除。

在《小樓聽雨詩刊》公衆号釋出的作品,同時會在【百度】【今日頭條】【華人号】【都市頭條】【搜狐網】【鳳凰新聞網】【天天快報】【騰訊新聞】【QQ浏覽器】【QQ看點】【360圖書館】等主流平台網頁版同步刊出。敬請作者自行關注并查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