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的人大多會為劉禅的荒唐行事可惜,尤其是劉禅樂不思蜀,更是讓阿鬥這個名字成了笑話,是以後世才會有扶不上牆的阿鬥的典故,而我們都知道,劉禅,劉備之子,被稱為扶不起的阿鬥,後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覺得劉禅大智若愚,其實他非常聰明,為了保護自己才裝的愚蠢;有的人則認為他昏庸無能,寵信奸臣,将父輩打下的江山毀于一旦。

劉備一生共有四子兒女,大兒子是養子是以沒有繼任大統的資格,後來還因為營救關羽不力而被劉備問罪獲斬,剩下的三個兒子中劉備唯獨挑選劉禅作為太子,這是為何?衆所周知,繼承人的選擇需要慎重思量,劉備自然也不會拿辛苦打拼下來的漢朝江山開玩笑,其實挑選劉禅為太子是劉備和諸葛亮商量後的結果,而且我們翻閱史書可以發現,在諸葛亮去世後的四十年内,蜀國在劉禅的治理下,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我們不由對此懷疑,劉禅可能是在裝傻。
然而,在諸葛亮臨終前,阿鬥詢問諸葛亮一個問題:“當丞相去世之後,你的兒子該怎麼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走了,那管理國家的大權要交給你的兒子嗎?諸葛亮吃驚中帶着坦然回答說:我家裡有八百棵桑樹,兒子可以靠此生活,事實上,諸葛亮意思就是告訴阿鬥,我走後,管理國家的大權是交到你手裡,我兒子諸葛瞻是不會着手朝政的,諸葛亮說完這句話,終于放下心,安詳地走了,劉禅一直是在裝傻,自己也不用再擔心了。
如此一來諸葛亮擺明了态度,給劉禅吃了一顆定心丸,自己也吃了一顆定心丸,原來這位扶不起的阿鬥并非是扶不起來,而諸葛亮死後,劉禅封其為忠武侯,與此同時,阿鬥立馬撤銷了“丞相”的官位,獨掌朝政大權,後又将女兒嫁給諸葛亮的兒子,收買人心,而後,蜀國在劉禅的帶領下也是挺過了29年的時光,想來沒有真才實學,劉禅也是萬萬做不到的,這樣的阿鬥,你還能說他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