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節)
四、西秦霸王大敗李世民
經過近一個月你來我往的戰鬥,薛舉和李世民誰都奈何不了誰,就這樣你盯着我、我盯着你,都想一口吞下對方,但都無處下口。李世民又患了瘧疾,多方診治就是不見好轉,唐軍統統躲進高墌城(今陝西省長武縣)中堅守不出,任薛舉怎麼攻打叫罵就是不應戰,記得這西秦霸王也無可奈何。
恰巧,薛舉這邊也出了點問題,他的皇後鞠氏卻在督修皇城時遭人暗算受傷,薛舉也就暫且罷兵去處理這件家務事,給了李世民一點喘息和修整的短暫機會。
先說這位薛舉,起兵很果斷、稱王稱帝都很快,當然也包括擴充後宮,到底在短短的幾個月裡,他到底納了多少嫔妃史書沒有記載,我們也不得而知。但其中有一個妃子卻耐不住寂寞和一個宮廷侍衛勾搭在了一起,這是一旦暴露,兩人都将性命難保。
俗話說,奸情自古出人命,這侍衛為了活命铤而走險,竟然想殺了薛舉作為見面禮,帶着薛舉的人頭和心上人一起投奔李世民。但薛舉太過勇猛兇悍,這侍衛不敢下手,就盯上了皇後鞠氏。
就在薛舉皇城工程即将竣工之際,鞠皇後就讓這個侍衛從後面打了悶棍。因為常年練武,鞠皇後防衛意識很強,聽到身後兵器的風聲,她就勢趴到在地,躲過了緻命一擊,但脊背還是受了傷。薛舉看到傾心輔佐自己的皇後遭此不測,處死這個侍衛和他的心上人,這對野鴛鴦也算為愛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共同攜手走向了黃泉。

鞠
皇後雖然遭此襲擊,但終究沒有大礙,休息了幾天就完全康複了,身體上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但民間有一種說法,雖然這次
鞠保住了性命,但身後的一對鳳翅卻被這侍衛打斷了,自然就做不成皇後了,薛舉也就做不了皇帝了。當然,這種說法不足信,在這裡隻是作為傳說聊以助興罷了。
薛舉處理完宮廷事務後再次走上了前線。這次他要和李世民來一場決定雙方命運的總決戰,他想一舉把李世民殲滅在這荒涼的黃土塬上。
李世民當然知道這場戰争對重要程度,但他病情卻始終不見好轉,不能親自率兵殺敵,隻能把指揮委托給劉文靜和殷開山。但他對二人的指揮才能不是太放心,是以一再告誡他們:“薛舉孤軍深入,糧草不來就不多,又舉兵修建皇城,士卒已經十分疲憊,如果薛舉前來挑戰,你們千萬不要應戰,隻要拖住他們就行,等我的病好以後,再和他進行決戰。”
但劉文靜卻不這麼想,在這之前他剛剛在河東打敗了名将屈突通,是以對自己的指揮能力頗為自信,再加上殷開山的撺掇,就将李世民的告誡抛之腦後,指揮全部八總管府的大軍和薛舉在淺水塬上對陣決戰。劉文靜自以為唐軍兵多将廣、自己能力出衆,根本不把這位西秦霸王放在眼裡。然而
薛舉并不是他想象的一介莽夫,而是頗具行軍打仗的指揮謀略,他讓長子薛仁杲和大将宗羅候從正面對劉文靜發起了攻擊,正當劉文靜和薛仁杲、宗羅候大戰正酣的時候,薛舉親率五千精兵,繞到高墌城的背後,突然從後面對劉文靜發起了突然進攻。
這一招就是典型的 “乘其不意、攻其不備”,腹背受敵的劉文靜頓時亂了方寸,哪裡還能抵擋住西秦大軍的兩面夾擊,可憐八總管大軍在西秦如狼似虎的大軍左右沖突和絞殺之下潰不成軍、死傷過半。據史書記載,這一仗李世民所領唐軍損失十之五六,大将慕容羅候、李安遠、劉弘基也被薛舉俘虜。
遭此慘敗的李世民無力再戰,正好也接到了李淵班師回撤、合兵奪取長安的将令,隻能帶着失敗的屈辱和不甘,率領着殘兵敗将撤離了高墌城。
俗話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一戰雖然薛舉勝了,但也是殘勝,當他占領了高墌城,用唐軍的屍體碼起堡壘登高遠望的時候,雖然躊躇滿志,但也深知經過這場慘烈的拼殺,疲憊的大軍再也無力追上李世民給他最後的緻命一擊。
這一等,他将永遠失去進入關中的機會。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