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封和突墓志銘》,全名為《屯騎校尉建威将軍洛州刺史昌國子封使君墓志銘》。1980年出土于大同市西8公裡雲岡石窟路北小站村附近一個叫青疙瘩的地方。墓志銘為碑形,高42厘米,寬32厘米。楷書12行,每行12字,共141字。界以淺棋子格,格方2.7—2.9厘米。石創于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石質極好,書刻俱佳,銘文完好如初。無書刻人姓名。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封和突墓志銘拓本

釋文:

屯騎校尉建威将軍洛州刺/史昌國子封使君墓志銘/

屯騎校尉、領都牧令、昌國子,公/姓封,字和突,恒州代郡平城人/也。昊天不吊,春秋六十有四,以/景明二年春正月薨于官。帝用/震悼,遣使即柩贈州刺史,密印/授,禮也。以正始元年夏四月蔔/兆于武周界,刊石勒頌,式述聲/芳。其辭曰:少深岐嶷,長勗寬明。/内盡孝思,外竭忠誠。在高無危,/處滿不盈。镌摸玄石,庶揮風清。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封和突墓志銘拓本局部

墓主人封和突,《魏書》、《北史》皆無傳。從這方墓志銘得知,他是北魏恒州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恒州代郡平城是遷洛以後故都的建制。《魏書》所載封姓人物分兩個體系,一是《官氏志》所謂“神元皇帝時,餘部諸姓内入者”,這支封姓即“後改為封氏”的“是贲氏”。其主要人物有神元帝拓跋力微太子沙漠汗的皇後、後來的代公、代王桓帝、穆帝之母封(是贲)氏。其人是葬于平城附近的天淵池的。再一位是封(是贲)敕文,《魏書》明确他是“代人也”。道武帝早期官拜幽州刺史。後為使持節、都督冀青二州諸軍事、前将軍、開府、冀青二州刺史、關内侯,卒于獻文帝天安元年(466年,此時封和突二十九歲)。封敕文祖父封(是贲)豆,父封(是贲)涅,連同前舉封(是贲)真,太武帝早期的将軍封(是贲)禮,都應當是同族,也都應當與桓帝母封氏有關。封敕文有子封萬護、封翰,孫封靜,曾孫封熙,玄孫封缵,好像都不是封和突其人,但他們同為代郡封氏是肯定的。在封敕文之前還有将軍封真。《魏書》中另一支封姓是北魏初建時(397—398)道武帝平中山、滅後燕歸魏的慕容燕舊臣,其代表人物是封懿,籍貫是勃海脩人。這個家族本來就姓封,并非由是贲氏所改。封懿子孫和族人很多,但後來因坐司馬國璠事誅殺殆盡了。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封和突“春秋六十有四,以景明二年(501)春正月薨于官”,則其生于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三年(438),主要活動于文成、獻文、孝文、宣武四朝。封和突生前為屯騎校尉,北魏早期屯騎校尉為從第三品中階。太和“二十三年,高祖複次職令”,“世宗初班行之,以為永制”的官制,屯騎校尉為第五品。但因為他又兼都牧令,是以在京城的地位是比較高的。都牧令,不見于魏書官志,但《高湖傳》記其侄高道襲泾縣侯“拜都牧令,遷鎮南将軍、相州刺史”。四鎮将軍早期為從第一品下階,後期為從第二品,後期上州刺史第三品,中州刺史從第三品。可見封和突身前官品是低于第二品和第三品,但他的贈官洛州刺史卻是從二品的“司州牧”。這樣,他的地位就很高了,難怪景明二年(501)薨時,宣武帝元恪深為“震悼”,并派官員到靈前,以“蜜印绶”緻哀悼之禮。

太和十九年孝文帝曾诏遷洛之民,“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死葬河南,不得還北”。像封和突死于洛陽,三年後歸葬平城武周界,實為特例,其中必有原因。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封和突墓志銘》的出土,為研究北魏曆史提供了新的史料。他的葬地武周界,則平息了一場關于武周塞口位置的訟案,同時也說明武州山與武周山、武州塞與武周塞中之“州”、“周”二字可互用。

《封和突墓志銘》的書法,是完全意義上的魏碑北邙體,屬于方重勁截、意态跌宕的一路。與同時期洛陽龍門石窟《始平公造像記》等風格相近,但卻不似始平公那樣方正規整;與1932年出土于洛陽北邙的《任城王妃李氏墓志》更為接近而雄強恣肆過之。李氏墓志為景明二年(501)物,為“前國太農府功曹史臣茹仲敬造”。二志書風相近,時間隻隔三年,那麼封志是否也是這位茹史官所書呢?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封和突墓志銘》的用筆,從總體上看是以方筆為主,無論橫、豎、撇、提,都以方筆露鋒入筆,橫起如“石”、“武”、“春”,豎起如“十”、“州”,撇起如“令”、“危”,趯起如“校”、“牧”、“摸”等,既方且重,誇大而出奇。捺腳的方重也頗為突出,如“史”、“遣”、“岐”等即是。而豎畫如“郡”、“吊”、“即”、“印”、“年”、“蔔”等收筆的右斜和行書筆意,撇筆如“史”、“君”、“昊”、“石”、“ 外”等收筆的舒張和率意,甚至是橫畫如兩個“不”字收筆不經意中的下拖,都與前面所舉方重的起筆收到了相反相成的效果。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構成此石書法方重勁截的另一個突出之處,是方重堅勁并且下壓得有點失位的右方折,如“國”、“昌”、“月”、“用”、“四”等字便是。同樣與這種情況形成對照的是左面部分的輕筆、圓筆或開口留際。如三行的“國”左上不封口,豎筆作圓筆;幾個“四”字,左橫露鋒輕起,豎畫是象征性的一筆帶過,且不封口。正是由于這樣的點畫特點,使此石在方重雄強的主體風格下面具有了生動、跌宕的藝術魅力。此外結體的變化,在體勢方面如“昌”、“景”、“薨”、“禮”、“盈”的欹側錯落、奇正相形,在結字方面如“屯”、“绶”、“寬”、“揮”等字的簡筆省畫,“人”、“印”、“周”、“内”、“高”、“無”、“镌”等字的方圓并濟、楷行雜糅,更使此石書法多了幾分奇逸之氣。

部分單字大圖賞析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魏碑正脈《封和突墓志銘》,方重勁截、意态跌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