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把顔字别開一門,是我的“杜撰”,向來論書學的從沒有這個例子。我要說明我是以别開顔字為一門的原因,還得先将顔字在書學界的地位說個明白:

顔真卿的字,有的說他出于《高植墓志》,有的說他出于《太公望表》,有的說他出于《瘗鶴銘》,有的說他出于《郙閣頌》……這些評語,各有各的意思。其實,他是無所不學的,他那副雄偉深厚的精神,全從漢碑得來,用筆方法,是把鐘繇參入隸體中,換句話說,就是用隸書的方法來寫真書。他是兼有帖學碑學之長的——帖學和碑學,本沒有截然的差別;即南派北派的名稱,也隻好籠統說說,誰能劃厘清楚呢(阮元的論調,康有為已駁之)?就碑帖二字本義說,那末《家廟碑》、《麻姑仙壇記》等等是碑,《裴将軍》、《争坐位》等等是帖;就人說,他是陝西人,應為北派(阮元以真卿隸北派);就字型說,他的字近《瘗鶴銘》,應為南派。本篇三四兩章所列的帖學碑學,又是狹義的,是以,寫顔字的幾家便覺得無可歸類了,是以隻得另辟一門。

寫顔字的人,向來不曾絕迹的。宋元之世,無所謂碑學,要寫大字,非用顔法不可。那時書家,沒一個不從顔字轉出來的。蘇轼、黃庭堅,各得一體,皆是名家(黃的用筆,純是顔法,蘇是得力于《東方畫贊》的),況其下焉者乎?在這三百年裡,也有寫顔字很好的幾家,分述于後: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劉墉

他是被後世公認為帖學大家的,他的大字比小字好,前面已經說過了。他的大字學顔真卿,寫得很出神。顔字是多麼森嚴的一種體啊,出于他的手,卻變成和婉通靈的一副面目了。他的結構也很遒媚,另有一種意趣,不像小字的勻整乏味。後世學劉字的,隻認識他那豐腴的筆子和寬綽的态度,不曾注意到結構上的錯落和挪移的妙處,是以一無餘味。

寫大字和寫小字方法不同,一團團的字樣,用之于大字,還不妨,用之于小字,便糟了。劉墉的大字,隻靠他會挪移,會錯落,小字沒有這回事,是以就遜一步。人們都愁大字不易寫,蕭何題額,甚至覃思三日,其難可知。然而在這三百年裡還有個陳鴻壽,他大字寫得好極,小字比較平常。這類例子不多。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錢沣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錢沣,字東注,号南園,雲南昆明人,官至通政司副使。

他寫顔字最逼肖,顔碑面目很多,他所最寫得像的是《大麻姑》、《元次山》這幾種。他的行書雖然和《争坐位》、《祭侄稿》形态不很近似,但也很好,有骨子,不像劉墉、翁同龢之多肉。

他還有一件事比别人家來得好:尋常學顔字的,隻知聚,不知散,隻知含,不知拓,他可是能散能拓的了。劉熙載論草書有句絕妙的話兒——《藝概》中有一條說:

古人草書,空白少而神遠。空白多而神密,俗書反是。

我以為用這句話來評顔字,再恰當沒有了。顔字字形很寬廓,“空白”隻管多,但其“神”自然很“密”,這也是顔真卿《筆法十二意》篇裡說的“密謂疏”的意思,錢沣是最能體會這個“奧旨”的。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伊秉绶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前面早已說過,伊秉绶是用顔真卿的楷法寫隸字的,但同時,他也用隸的方法來寫顔字。用隸的方法寫顔字,真是師顔之所師,“此秘待我發”,他可以自豪了。

寫字貴在能變,魏碑結體之妙,完全在于善變。我們試翻開任何種魏碑,把它裡面相同的字拈出來一比較。幾乎沒一個姿态相同的,唐碑就不行了(唐以前的碑版,隻有《經石峪》有這個毛病,但它因為字的面積過大,也有可以原諒)。論到唐以後的書法,隻有顔真卿變化最多,最神奇;曆來寫顔字的,也隻有個伊秉绶最解此意。這句話,怕不至于太大膽吧。

他不論臨那一家字,都有“我”的存在,而他的“我”之中,又處處有顔的骨氣,是真可謂“具體而微”了。除卻顔的成分,其餘比較地占得多的,還是《韋比于文》,大概真書中含《弔比幹文》的成分更多些。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張廷濟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張廷濟,字叔未,浙江嘉興人,解元。

張廷濟的字,似乎不能說他是顔真卿的嫡系,他是個金石家,所看過學過的碑帖,當然很多,他的作品,也是兼取各體,不名一家的,然而他的得力處,隻在顔真卿。我們但看他的真書,外密中疏,又蒼老,又生辣,一眼望去,便知道是學《多寶塔》、《東方畫贊》的。

他的行楷,有種特點——很容易看出的特點。一行之中,字形忽大忽小,筆畫忽粗忽細,而且大小粗細的“比”,足足有一比二甚至一比三的品質,這是别人家所沒有的情形。包世臣說道:

古帖字型,大小頗有相徑庭者,如老翁攜幼刊、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真摯,痛瘁相關。吳興(趙孟頻)書則如市人入隘巷,魚貫徐行,而争先競後之色,人人見于面,安能使上下左右空白有字哉?(《答熙載九問》)

張廷濟也知道這個意思,是以他取法于《裴将軍碑》、《蔡明遠帖》——真卿行草之最出神者——而成這個面目,常人無此大力。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何紹基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他寫顔字最出名,可是寫得太熟,反而有礙了。這個意思,前面已經說過,現在且說他的長處:他是遍學南北碑版的,特别是隸書的功夫,比别人家來得深,是以他的作品包含很大。他的字有一種翩翩欲仙的姿态,和尋常寫顔字的有些不同,大約是兼用張照、劉墉的方法的——用劉的方法尤多。他對于執筆極講究,多用提筆絞筆,運筆有一種空虛灑脫的神情,和他的隸字相同。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翁同龢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又号缾廬,江蘇常熟人,官至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谥文恭。

翁同龢是個相國,他的字也有廟堂氣。他的意度和臭味,與劉墉很相像。劉墉而外,如錢沣、何紹基等對于顔字,各有各的心得;他出世最晚,是以能夠兼收衆長——特别是多用錢沣的方法——有時還參人些北碑的體勢,把顔字和北碑打通了。這是翁同龢的特色。至于他的小字,神韻略似蘇轼,用筆雖然肥厚些,但沒有俗氣.翁相國的尺牍,文詞雅俊,有晉宋人風,再添上一重書法的精美,是以更有價值了。

沙孟海點評六位學顔高手,一陣見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