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蕭何追韓信追錯了嗎?史書中的疑點,也許是一位中年職場夾心男的“宮心計”

01 跨越千年的迷霧與真相

蕭何追韓信,在《史記》和《漢書》裡,都言之鑿鑿,後來還添油加醋,上了平劇舞台,但仔細推敲,卻煞是可疑。

蕭何追韓信追錯了嗎?史書中的疑點,也許是一位中年職場夾心男的“宮心計”

疑點至少有三:

第一,韓信當年25周歲,蕭何早就人過中年,韓信又逃跑在先,在“蜀道難”的情況下,哪那麼容易就追上?

也許你會說,蕭何是高層上司,有快馬,韓信隻有劣馬,或是步行,總能趕得上。

姑且如此。

那第二個疑點就來了:

作為熟讀兵書的武将,應該有基本的反偵察能力。日後韓信帶兵——“暗度陳倉”奇襲三秦,“聲東擊西”偷渡黃河,“半渡而擊”水淹龍且二十萬楚軍,就連著名的“背水一戰”都是掩人耳目,有兩千騎兵偷襲敵營的後手在,他最擅長的就是僞裝與奇謀,要真心想逃亡,又怎是一個“兵法小白”的文臣能追到的?

也許你還會說,“若非寒溪一夜漲,焉得漢室四百年”,是天降大雨溪水暴漲,才把韓信擋在了河邊。

且不說,這個情節在史書中毫無記載,隻要去今天的陝西漢中留壩縣馬道鎮,确實有一塊“寒溪夜漲”的石碑,細看才知,是大清鹹豐年立,也就知道,這隻是後人的傳說罷了。顧颉剛先生的“曆史層累說”,對這類現象解釋得明明白白。

蕭何追韓信追錯了嗎?史書中的疑點,也許是一位中年職場夾心男的“宮心計”

當地的碑亭與石碑

也許你還會說,就發大水也說不定,大概司馬遷沒往書上寫?

那好,第三個疑點來了:謝天謝地追上了,蕭何憑什麼把韓信勸回去呢?

事實上,韓信離開項羽投奔劉邦,最初隻混了個糧倉管理者,後受夏侯嬰提攜,升職治粟都尉,大緻相當于部隊的司務長,終于跟主管後勤工作的蕭何搭上了界。蕭何賞識韓信,繼續向上舉薦,卻就此卡殼,幾次三番,劉邦就是不用。韓信這才心灰意冷而去。

此次“月下追逃”,蕭何怎麼就有把握,回去一定能提拔呢?漢軍的軍紀再松弛,對逃兵也不會不處罰吧?韓信憑什麼要再信你一次,冒着這個風險,好馬再吃回頭草呢?

平劇《蕭何月下追韓信》的解釋是,韓信身上有張良的推薦信,但心高氣傲一直沒拿出來,後被蕭何用作了撒手锏。這個套路,就像《三國演義》裡,劉備去東吳娶孫夫人,諸葛亮給趙雲三個錦囊一樣,一看就是小說家言,當不得真。

蕭何追韓信追錯了嗎?史書中的疑點,也許是一位中年職場夾心男的“宮心計”

福爾摩斯剪影

福爾摩斯常說:

當你把所有的不可能都排除,剩下的無論多離奇,那都是真相(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s , whatever remains , however improbable , must be the truth)。

那麼本案中,剩下真相就是:“月下追逃”是蕭何和韓信串通已久,演的一出雙簧,目的是逼宮劉邦,令“韓信拜将”,而主謀,很可能是蕭何。

02 忠厚卻不老實的中年大叔

史書中一出場,蕭何就是一個中年大叔、忠厚長者形象。我們常說“忠厚老實”,蕭何算是忠厚人,但平心而論,還真未必“老實”。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貌似為人敦厚,但其實,并不缺眼力和心機,他們隻是把眼力和心機用來自保,不用作傷人罷了。

蕭何作為堂堂沛縣的主吏掾,絕不“缺心眼”。

秦末天下大亂,各地百姓紛紛殺掉駐地秦官,發動起義。沛縣縣令為求自保,便派蕭何去聯絡逃亡在外的劉邦,組織力量一同起事。後見劉邦人多勢衆,縣令又反悔了,緊閉城門拒守,對聯絡員蕭何也起了殺心。嗅覺靈敏的蕭何,迅速察覺了自己的尴尬處境,與曹參翻牆越戶,投奔了劉邦,不但保全性命,更得遇明主。

蕭何追韓信追錯了嗎?史書中的疑點,也許是一位中年職場夾心男的“宮心計”

影視作品中的蕭何(左)與劉邦

要說蕭何“演技出衆”,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劉邦詐呂”事件。

單父縣人呂公是沛縣縣令的好友,縣令大擺宴席招待他。劉邦一個錢也沒帶,隻寫了張禮貼“賀錢一萬”,驚得呂公親自迎門,帶到上席就座。

蕭何當時的職位,大緻相當于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很可能是筵席的總管,而且來賓排座的規矩,就是他定的:“凡是緻贈禮金,不滿一千個錢的,就在堂下落座。”

都是沛縣老熟人,誰還不知道誰?劉邦這種“無賴”,敲骨抽髓也湊不出一萬錢,今天擺明了,就是上門敲詐一頓酒肉來的。正常來說,就該嚴詞訓斥一頓,轟了出去,趕上主家厚道的話,悄悄帶到末席,混個醉飽了事。

但蕭何這個總管是怎麼“管”劉邦的?

是看破不說破,将“一萬錢”的禮貼轉交給了呂公,放劉邦直入公堂地占了上座,任由他詐得呂公又驚又敬。不過這種事,裝聾作啞也不好,于是蕭何在呂公耳邊不陰不陽地插了一句:“劉季這個人啊,平時總喜歡說大話,真正成的事很少。”表演不偏不倚,事後誰也怨不着他。

蕭何追韓信追錯了嗎?史書中的疑點,也許是一位中年職場夾心男的“宮心計”

影視作品中的“劉邦娶親”

就因為這一“詐”,劉邦娶了個厲害媳婦呂雉,改寫了漢朝曆史。雖然有呂公會相面識人的原因在,但也多虧了“蕭總管”配合表演。

有這樣的“前科”在,說老蕭是和韓信在演雙簧,也就不那麼匪夷所思了吧?

戲要演足。

“月下追逃”回來,劇情再如何推進呢?

03 百年不遇的咄咄逼宮

聽說蕭何跑了,劉邦氣急敗壞,“如失左右手”。

誰知兩天以後,“左右手”自己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個人。劉邦愛恨交加,邊罵邊問,就是想不明白,逃亡那麼多人,你老蕭都不管,這次招呼都不打,着急忙慌就去追,就為這個叫韓信的小白臉?該不會是騙我吧?

蕭何追韓信追錯了嗎?史書中的疑點,也許是一位中年職場夾心男的“宮心計”

影視作品中的韓信形象

蕭何道:“逃走的其他将領,很容易再招到,唯獨韓信,‘國士無雙’!大王要想在在漢中呆一輩子,現在就可以讓他走;假如想要争奪天下,就隻能依賴韓信這樣的奇才。看大王怎麼考慮了。”

劉邦脫口而出:“那肯定是要出去喽,哪能在這兒憋屈一輩子?”

蕭何繼道:“那就重用韓信!這樣他才能留下來,不然的話,他還得走。”

劉邦拗不過,但還是不服氣,曰:“吾為公,以為将”。就是說,我看你的面子,給他個将軍做做吧。

蕭何卻絲毫不讓:“如果得不到重用,像韓信這種人才,終究還是要走的。眼下隻給個将軍,他不會留下來。”

作為楚漢第一明白人,此情此景,劉邦馬上就懂了,同意拜韓信為大将軍。

哪知蕭何仍不罷休,道:“大王你平素就不太講禮貌,這次拜大将,不是招呼小孩子,如此随意的話,人家韓信還得走。你得有儀式感,擇吉日、沐浴齋戒、築起高壇、正式封拜。”

劉邦能說啥?隻好滿口應允全盤照辦。

蕭何追韓信追錯了嗎?史書中的疑點,也許是一位中年職場夾心男的“宮心計”

影視作品中的“韓信拜将”

後面的事自不必說,韓信“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成為一代“兵仙”,皇帝口中的“漢初三傑”之一。

假如将之前的疑問全抹掉,隻看信史中的記載,這番對話裡,蕭何的表現是異常沖動的,絕非他一貫的做派,對劉邦之态度強硬、之不依不饒,即使放在漢初功臣集團中,也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這是君臣嗎?不是經紀人代客戶在和老闆談合同吧?

蕭總你這麼拼,到底鬧那套呢?

04 負重前行的中年職場夾心男

答案揭曉前,先說個段子:

“我要入朝禀報,調你來鹹陽工作。”朝廷的禦史下鄉監察,蕭何的KPI名列全郡第一,禦史非常滿意,當即表示要提拔他。

這在禦史看來,是選賢任能,盡伯樂之誼,在蕭何聽來,卻無異于晴天霹靂,他再三推辭,史載:“何固請”,終于才沒被調走。

放棄去“北上廣”發展的機會,一心留在三線小縣城,這在00後年輕人的眼中,簡直不可思議,但在70後、80後的職場中年人來說,卻是感同身受。

蕭何追韓信追錯了嗎?史書中的疑點,也許是一位中年職場夾心男的“宮心計”

中年職場夾心男

打死不去鹹陽,這是一個中年職場夾心男的無奈之選。

人在年少時,總是向往“詩和遠方”,“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但對中年人來說,這或許隻是種奢望。蕭何全族上下,父母兄弟子侄,至少數十人,在秦律嚴苛的連坐和族滅制度下,他必須小心翼翼在刀尖上行走,既求有功又求無過。他已在沛縣經營了大半輩子,也算左右逢源、遊刃有餘,跳出熟悉的環境,去往陌生而競争激烈的“北上廣”,即使仍在體制内,但卻不亞于是二次創業。

這樣的“心跳”,一個中年人着實玩不起了。

人到中年,不是不可以折騰,隻是成本已經大大提升了,就像劉邦可以在戰敗後狼狽逃竄,不惜将自己的親生兒女推下車去,這是蕭何決計承受不起的。

蕭何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是帶着全族老小,一塊跟劉邦出來鬧革命的。鐵證就是漢初功臣排座次時,劉邦說的話:“諸位都是獨身一人跟随我,最多的一家,也就兩三個人吧。可人家蕭何,全族上下幾十口人都跟随我參軍,這個功勞可不能忘……”

拖家帶口出來混,和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完全是兩個境界,思考方式也大不相同。

蕭何的一舉一動、所作所為,從來不是站在個人角度考慮,而是要背負起全族上下的安危榮辱。

蕭何追韓信追錯了嗎?史書中的疑點,也許是一位中年職場夾心男的“宮心計”

影視作品中的劉邦形象

劉邦雖有家室,但最慘的時候,就是芒砀山裡一逃犯,赤條條來去無牽挂,玩得起也放得下。是以項羽分封完畢後,劉邦眼見自己勞苦功高,卻被配置設定在“兔子不拉屎”的漢中,一怒之下就要去攻打項羽,拼個魚死網破——真要如此,漢國也就徹底玩完了。

關鍵時刻,蕭何引經據典陳述利害,苦苦相勸,才制止了這次作死行為。警報暫時解除。但如果情況持續惡化,天知道下一次,蕭何能不能hold住呢?

當時,劉邦集團背井離鄉,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南韓已經複國,張良回歸故土了,劉邦這邊人才凋零;項羽隻給了漢國三萬兵,還逃亡累累;北方三秦虎視眈眈,利劍高懸。此時,假如連韓信這種人才再流失,那真就沒有翻盤的希望了。對人來說,失去希望是最可怕的,到那時,劉邦集團真要土崩瓦解了。

蕭何追韓信追錯了嗎?史書中的疑點,也許是一位中年職場夾心男的“宮心計”

影視作品中的蕭何形象

蕭何本想做個安靜的職場夾心男,可前提是,上下兩片奧利奧還有粘性,能把糖心夾住,否則,就必須沖動一回,拼力自救了——沒錯,是幫劉邦,更是自救。為了家人、為了家族,冒天大的險也是值得的。況且,以他對劉邦的了解,這樣做的風險,也許并不大呢!

這才有了苦心謀劃的“月下追逃”,有了異常沖動的人前逼宮,一切都那麼不合邏輯,一切又都那麼順理成章。當然,沖動行事是兵行險着,絕非正常武器,還要慎用。終蕭何一生,也隻沖動了這麼一回。

多年後,韓信在長安做淮陰侯,關起門來孤高自賞,就連皇帝的連襟、鴻門宴英雄樊哙也不放在眼裡。唯獨蕭何,倍兒有面子,隻有他能說動韓信,移步長樂宮,交給呂後砍了。這原因,也許是複雜的。

浩瀚的楚漢群星中,蕭何是最有人間煙火氣的。他不是“兵仙”韓信,也非“智聖”張良,沒有劉邦的霸氣和手腕,沒有郦食其、蒯通的巧舌如簧,甚至沒有英布、陳豨那樣的勇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叛亂……蕭何就是一個可望而可及的普通人,像你我一樣,有些小算盤、會些小伎倆,兢兢業業,負重前行。而我們的所作所為,隻是為了家人,能更好地生存在這個世界。

正所謂:

年少不懂蕭相國,

讀懂已是不惑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