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匈帝國擁兵300萬,軍隊強大,卻為何隻打一仗就消亡了

奧匈帝國是存在于1867到1918年之間的一個帝國。起初,我聽到這個國家時感到非常奇怪。奧匈帝國是奧地利和匈牙利以及其他一些地區合并起來的國家。關于此國家的發展曆史在這裡就不再表述了。我們要說的是這個帝國擁有300萬人數的軍隊,有着那麼發達的軍事工業,為什麼打了一仗就消亡了呢?

奧匈帝國擁兵300萬,軍隊強大,卻為何隻打一仗就消亡了

這個戰争就是一戰。在1914年以前,奧匈帝國的發展特别迅速。在工業方面,奧匈帝國能夠制造出精密的武器裝備。這個國家是趕上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他的工業在當時可以排名世界前五。從1912到一戰之前的這兩年間,奧匈帝國大力擴充軍隊人數,一下從數十萬到了兩三百萬的地步。奧匈帝國的衰落,絕非單單是一戰的原因。它的衰落有着各方面的原因,可以分為外部和内部兩個方面。

奧匈帝國擁兵300萬,軍隊強大,卻為何隻打一仗就消亡了

外部就是一戰的影響。一戰的爆發使得奧匈帝國迅速卷進戰争的潮流中不可逃脫。作為同盟國的奧匈帝國被一戰拖的傷痕累累,工業發展基本上到了停滞的局面。一戰使得國内失業率急劇上升,民怨沸騰。奧匈帝國與德國聯系比較緊密,一戰爆發後,奧匈帝國統治者與德國保持着密切的聯系。後來,德國已基本占領了奧匈帝國的經濟基礎。失去國家經濟主導權的奧匈帝國不得不追随的德國,德國最終戰敗,奧匈帝國最終也是失敗的結局。

奧匈帝國擁兵300萬,軍隊強大,卻為何隻打一仗就消亡了

影響奧匈帝國沒落的内部因素比較多。首先,奧匈帝國是由原先兩個國家和部分地區組成的,它有兩個皇帝。這兩個皇帝及其組成的議院之間頒布政策時必定有所沖突。這樣一來,奧匈帝國内部的政治處理就會受到阻礙。一戰後的經濟停滞加速了它的消亡。奧匈帝國統治着不同的民族,這些民族之間沒有互相聯系的文化基礎,自然沖突不斷。奧匈帝國的統治者也沒有考慮到為他的國民制定一個完美的文化交流大綱。是以奧匈帝國經受了一戰的打擊後,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

民族主義對整個歐洲的影響是特别大的,奧匈帝國也逃脫不了民族主義的影響。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内部的各個民族希望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國家,他們不想在奧匈帝國的影子之下生存了。繼而帝國内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獨立,這個帝國也就面臨分解的原因。可以說這個帝國是本不應該結合而強制結合後的結果。奧匈帝國在錯誤的時間裡錯誤地存在,必然是要消亡的。

奧匈帝國擁兵300萬,軍隊強大,卻為何隻打一仗就消亡了

奧匈帝國這個國家發展極不平衡。離德國近的特别富有,而離德國遠的就特别窮。即“西邊富,東邊窮”。人們忍受饑餓寒冷自然是要反抗的。是以一戰以後,奧匈帝國内部人民大舉反抗統治者。這個帝國由于太過于“腼腆”,它的朋友也特别少,除了德國就沒有其他的了。它的唯一朋友德國也時常在想着如何破壞它,這樣看來,奧匈帝國消亡也很正常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