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北伐往往開局不錯,為何總是被逆轉?曹魏的對策很高明

本期的三國戰争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發生在鳳鳴山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别為夏侯楙、程武、趙雲和鄧芝。故事梗概如下:

諸葛亮北伐往往開局不錯,為何總是被逆轉?曹魏的對策很高明

韓德陣前失利後,回到曹魏軍營。夏侯楙帶着韓德一起再度出戰,結果韓德被趙雲刺死,夏侯楙損兵折将,不得不退兵十餘裡下寨。此戰過後,夏侯楙與部下商議對策,參軍程武認為,趙雲有勇無謀,隻要部署得當,必能轉敗為勝。程武提出了誘敵深入的計策,得到夏侯楙的采納。夏侯楙依計而行,做好了戰前部署。

諸葛亮北伐往往開局不錯,為何總是被逆轉?曹魏的對策很高明

第二天,夏侯楙再度引兵出戰,派出八員将領與趙雲交戰,且戰且退。趙雲一時大意,率部緊追不舍,進入進入了曹軍的包圍圈。曹軍數萬人馬将趙雲團團圍住,趙雲左沖右突,依然無法沖出重圍。

諸葛亮北伐往往開局不錯,為何總是被逆轉?曹魏的對策很高明

在後接應的鄧芝發現趙雲被困,率部前來援救,卻遭到曹軍的猛烈阻擊。鄧芝兵力不足,無法突破曹軍的封鎖。此時趙雲的情況越發危急,兵力損傷大半,隻剩下一千多人。經過幾個時辰的激戰,趙雲筋疲力盡,剛準備卸甲休息片刻,曹軍又發動了新一輪的攻勢。趙雲不僅仰天長歎道:“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諸葛亮北伐往往開局不錯,為何總是被逆轉?曹魏的對策很高明

危急時刻,張苞率部殺入重圍,與趙雲會合。張苞告訴趙雲,諸葛亮唯恐趙雲有失,派自己和關興前來接應。沒過多久,關興也率部殺到,三人合力擊敗曹軍,追擊夏侯楙。夏侯楙一敗塗地,逃到了南安郡。趙雲、關興和張苞等人将南安郡團團圍住,連續發動了十日的進攻。最終,南安郡也落入諸葛亮之手。

諸葛亮北伐往往開局不錯,為何總是被逆轉?曹魏的對策很高明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曆史上的趙雲雖然參加了“一出祁山”之戰,但隻是一路偏師,作戰地點在斜谷道,并非小說所言的祁山。而夏侯楙更是在“一出祁山”開始之際被魏明帝曹睿調回中原。是以,小說中描述的這場戰鬥僅為作者的虛構,并非曆史的真實。

諸葛亮北伐往往開局不錯,為何總是被逆轉?曹魏的對策很高明

至于小說中提到的關興和張苞二人,雖然也是真實的曆史人物,但均未在北伐的戰場上出來。小說中多次出現的二人在北伐戰場上殺敵立功的情節也都是作者的虛構。

諸葛亮北伐往往開局不錯,為何總是被逆轉?曹魏的對策很高明

小說中還提到,當夏侯楙被趙雲、張苞擊敗後逃到了南安郡,随即又遭到蜀軍的圍攻。在南安城下,雙方再一次鬥智鬥勇,最終諸葛亮奪取了該郡。而在真實的曆史當中,南安郡的情況則非常簡單。按照《三國志》的記載,“一出祁山”開始前,諸葛亮就早已派人與該郡吏民取得聯系并獲得支援。戰鬥開始後,該郡吏民不僅積極響應北伐大軍,還成功說服南安太守歸順了諸葛亮。

諸葛亮北伐往往開局不錯,為何總是被逆轉?曹魏的對策很高明

無論從小說還是史料來看,諸葛亮“一出祁山”後,曹魏西北局勢陷入一片混亂,南安、天水、安定等郡紛紛失守。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諸葛亮在戰争開始初期的進展如此順利呢?從史料的記載來看,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曹魏準備不足。自諸葛亮主政後,蜀軍從未在西北地區與曹魏有過沖突,令曹魏發送了警惕。同時,曹魏認為蜀漢國小力弱,根本沒有能力發動進攻,麻痹大意。

諸葛亮北伐往往開局不錯,為何總是被逆轉?曹魏的對策很高明

另外一個原因與曹魏當時的國策有關。如何應對蜀漢和東吳這兩個帝國,曹魏内部曾經有過一番争論。最終,侍中孫資的意見成為曹魏帝國的國策。據《三國志?劉放傳》注引《孫資别傳》載,孫資提出,西北地區地域廣袤,無法在各個地區都派駐重兵。是以,以精兵強将鎮守長安、上邽戰略要地是最有效的應對之策。一旦戰争爆發,在守住各戰略要地的同時,再派出強大的騎兵進行馳援,以達到将其合圍殲滅的目的。

諸葛亮北伐往往開局不錯,為何總是被逆轉?曹魏的對策很高明

從諸葛亮數次北伐之戰的過程和結果來看,孫資提出的這一戰略發揮了奇效。盡管在戰争初期,諸葛亮往往進展順利,占據了部分地區,但往往在奪取曹魏西北戰略要地時遇阻,戰局随之呈膠着之勢。随着曹軍騎兵的參戰,諸葛亮無論在兵力數量及糧草供應上都出現問題,這也成了諸葛亮北伐難以成功的最為主要的原因。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