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叛臣”被諸葛亮發掘,北伐成功後将蜀漢帶入巅峰,後再一次投降

古代社會認為“良臣擇主而事,忠臣不事二主”,這是古代人君權思想的的展現,延續兩千多年,正是這種思想束縛了臣子,大部分的臣子都想着成為“忠臣”,他們也身體力行地實作自己的願望,但曆史上也有一些“牆頭草”臣子,能夠背叛本來的君主,選擇新的君主,他們會被曆史譴責,無論他們立下如何大的豐功偉績。三國時期蜀漢的大将軍姜維,為蜀漢立下累累戰功,但他在曆史上有着不小的争議,因為他是背叛魏國,投降蜀漢來的。

姜維原是曹魏的臣子,他的父親姜囧便是為曹魏而死,父親死後,姜維受賜官為中郎,天水郡參軍,此時姜維的軍事才能還未得到充分顯現。公元228年,也就是建興六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大軍攻打祁山,姜維和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天水太守馬遵在各地巡查,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馬遵身為曹魏臣子,以為下屬全都被背叛,他連夜逃跑,抛下了姜維等人,當姜維等人前往冀縣的時候,他們不被放進城,于是姜維逼不得已,隻能投降諸葛亮。

“叛臣”被諸葛亮發掘,北伐成功後将蜀漢帶入巅峰,後再一次投降

這樣看來,姜維的反叛實在是無奈之舉,他沒有背叛之意,完全是被逼着,好在諸葛亮有識人之能,給蜀漢蔣琬(諸葛亮死後,蔣琬繼任宰相一職)寫信稱姜維是涼州上士,有膽略,此後姜維統領涼州上士,有膽略,後來又被升為中監軍征西将軍。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病逝,楊儀等人率軍傳回,姜維等遵照諸葛亮遺囑,秘不發喪,緩緩退軍斷後,回去後,姜維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将軍,封平襄侯。

姜維逐漸成為了蜀漢的重要将領,被委任管理内外軍事,公元254年,姜維率軍出隴西,兩年時間裡,姜維立下赫赫戰功,先是擊退魏軍,斬首魏将徐質,乘勝追擊,占領多個地區,而後又率領着數萬士兵讨伐曹魏,在洮西大破魏國雍州刺史王經,斬殺魏軍數萬餘人。曹魏的大敗使得姜維在蜀漢的威望達到頂峰,是以被升為大将軍,他在這次大戰中表現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整個雍州都差點被颠覆,這是從前諸葛亮、陸遜北伐都沒取得過的戰績!

“叛臣”被諸葛亮發掘,北伐成功後将蜀漢帶入巅峰,後再一次投降

但此後姜維并沒有能夠維持住自己的聲望,他意圖繼續攻魏,本來計劃着與鎮西将軍胡濟兩路出兵,一同作戰,但胡濟卻沒有來,魏将鄧艾在段谷擊敗姜維,姜維的軍隊損失慘重,姜維自治犯了錯,于是請求自貶為後将軍,行大将軍事。後來姜維仍然在一心計劃伐魏,但魏國自洮西之戰後,就已經調來數萬軍隊防範蜀漢,可姜維仍然還在和魏軍死磕,他多次挑戰,魏國守将一直沒有迎戰。

其實這與諸葛亮的遺願有關,當初是諸葛亮的知遇之恩讓姜維可以在軍中大展身手,這是他從前在魏國所沒有的,而諸葛亮也一直在培養重用他,是以姜維才會一心死磕北伐,誓要完成諸葛亮的遺願。

可惜蜀漢已經是沒有回天之力,當年蜀漢時期劉備借給關羽報仇為由大舉讨伐東吳,可惜吳國取得最終的勝利,蜀漢則是元氣大傷,僅僅是損失數萬人就已經讓蜀漢一蹶不振,可魏國在洮西之戰中損失數萬士兵,卻根本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是蜀漢認為取得了極大的勝利。

“叛臣”被諸葛亮發掘,北伐成功後将蜀漢帶入巅峰,後再一次投降

而姜維的錯誤決策則導緻蜀漢沒有後繼發展,當時魏國并沒有将蜀漢放在眼中,反而是重點防範東吳,魏國的中線兵力和東線兵力都用在對付東吳上,隻有西線兵力是用在對付蜀漢上,若是姜維能夠趁着獲勝餘威,攻擊魏國西線,那會很容易。

但姜維一直在死磕狄道,他本來是想着吸引陳泰救援狄道,然後殲滅曹魏援軍,但曹魏守軍避戰不出,姜維的軍隊徹底耗在這裡,根本沒有發揮用處。

直到公元258年,諸葛誕兵敗身死,姜維這才回到了蜀漢,他再次擔任大将軍的職位,等到姜維再帶領軍隊攻魏的時候,他被鄧艾再次擊敗,隻能退駐沓中。可憐姜維一心為國,朝中卻還有宦官黃皓針對他,打算廢掉姜維,姜維也看出來此人的意圖,請求劉禅将黃皓斬殺,但劉禅沒有同意,姜維害怕回去被姜維針對,是以留在沓中種麥。

“叛臣”被諸葛亮發掘,北伐成功後将蜀漢帶入巅峰,後再一次投降

公元263年,魏軍伐蜀,姜維看出了苗頭,便請求朝廷防患于未然,但黃皓卻聽信鬼神,告訴劉禅沒有敵軍來犯,于是蜀漢沒有做好防守準備,直到魏軍真的來了,劉禅這才派出軍隊支援沓中,蜀漢的舉國之力也比不上曹魏的分支軍隊,姜維根本無法抵抗,曹魏将領寫信勸降姜維,但姜維根本不作回應。曹魏大軍逼得劉禅開城投降,劉禅還下令讓姜維也投降,又是一次違心的背叛,姜維隻能接受。

“叛臣”被諸葛亮發掘,北伐成功後将蜀漢帶入巅峰,後再一次投降

姜維投降後,他還在想着要複國,直到鐘會有謀反之心,便勸鐘會一同謀反,殺了魏将,但最終事情敗露,姜維和鐘會都被殺害。這樣看來姜維是一心為蜀漢,隻可惜蜀漢到了他手中之時,成為了一堆爛攤子,但在許多人眼中他是不忠叛國的人,在史學家眼中,他被批評為一名窮兵黩武,好大喜功的軍人,若是他在蜀漢的全盛時期,或許好戰就不是缺點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