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12位皇帝坐一起,努爾哈赤最想打的卻不是溥儀

清朝是我們中華民族封建曆史的最後一個朝代,從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始,一直到最後清朝滅亡時在位的宣統皇帝溥儀,一共經曆了12位皇帝,依次分别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順治帝福臨、康熙玄烨、雍正胤祯、乾隆帝弘曆、嘉慶帝永琰、道光帝綿甯、鹹豐帝奕甯、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恬、宣統帝溥儀。從開創大清朝到最後走向滅亡,中間經曆了康乾盛世,也有過八國聯軍侵華,可以說輝煌過也沒落過,最終還是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咱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清朝滅亡後,曾經身為掌舵人的的12位皇帝能夠聚在一起開個會,探讨一下清朝存在的260餘年裡有哪些成敗過失,會是個什麼場景呢?

大清12位皇帝坐一起,努爾哈赤最想打的卻不是溥儀

按照輩分來說,肯定是輩分最老的努爾哈赤主持了,作為清朝的開拓者,我想最關注的的就是為什麼清朝會在宣統皇帝這裡被推翻,溥儀首當其沖要挨一頓罵,但是話說回來,溥儀也很無奈啊,溥儀剛剛繼位的時候,慈溪、光緒帝1908年先後駕崩,經過八國聯軍等等一系列對外戰争,清政府基本上沒有赢過,高額的割地賠款讓本就空虛的國庫形同虛設,國内又起義不斷,軍隊戰力低下,可謂是内憂外患。不過總的來說退位的還算體面,辛亥革命後南北和談,最終是和平解決問題,順利退位,這在中國改朝換代的曆史上可謂是前無古人了,是以清朝滅亡這個鍋,還真不能讓溥儀背

大清12位皇帝坐一起,努爾哈赤最想打的卻不是溥儀

再往前數數,光緒帝、同治帝在位期間,慈禧太後一人獨大,兩個人都沒什麼權力,說話也沒份量,等于隻是一個傀儡,隻能說是有心無力,鹹豐帝、道光帝、嘉慶帝在位期間清朝已經是内憂外患了,太平天國、義和團、鴉片戰争等等一系列戰争不停地在消耗着清朝的元氣,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應該追究到乾隆皇帝弘曆的身上

大清12位皇帝坐一起,努爾哈赤最想打的卻不是溥儀

乾隆繼位時,大清朝正處于最鼎盛的時候,從努爾哈赤以下,每一任皇帝都勤儉節約往國庫存銀子,不僅平定了邊境叛亂,收複大片國土,還對内進行一些制度改革,整頓吏治、強化皇權、改土歸流,不僅減輕了少數民族的負擔,還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讓清朝呈現出一片太平盛世。乾隆皇帝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了,繼位便擁有大清朝上百年的積累。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對于沒吃過什麼創業苦頭的乾隆來說,更是不甘寂寞,先是整理了一堆問題,不停出征打仗,又六下江南,勞民傷财,再厚實的家底也經不住這麼折騰,最終鬧的天怒人怨,總覺得清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看不起西方,又開始推行閉關鎖國,為清朝的滅亡添磚加瓦。乾隆末年清朝就已經顯現出了頹勢,不僅國庫空虛,天災不斷,各地人民也揭竿而起,紛紛起義,最終讓清朝滿滿走向滅亡

大清12位皇帝坐一起,努爾哈赤最想打的卻不是溥儀

看到這裡努爾哈赤也隻能長歎一口氣,固步自封最終害的隻會是自己,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持續的學習和進步,才能讓自己保持足夠的競争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