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聲與新生:近代以來作為長江口岸的南京再開發

明末清初,鄭成功立志于反清複明,揮師北伐,在《從征實錄》中這樣描述南京一役:“今興師大舉,數千裡而來,克複南京,天下瞻仰,正苦盡甘來之時,須各各打起精神。”六朝古都之南京,依托長江得天獨厚的天險優勢與航運便利,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降,更為如是。在這片土地上,中國第一次被迫打開國門,近代史的序幕自此拉開;在這片土地上,既有勉力建設,也有一次又一次的戰火燃燒,推倒再來。起起伏伏,悲歡榮辱,在長江亘古不變的潮起潮落中,閃耀的是南京與南京人的堅韌、樂觀與豁達。

走入近代:一波三折的下關開埠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争接近尾聲,急于求和的清廷派欽差大臣耆英前往南京,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下關江面的英艦“臯華麗”号上簽訂了《南京條約》。此後,清廷再與英國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廈門、上海、甯波、福州、廣州相繼開埠。近代口岸開放的第一份條約在南京簽訂,而所選口岸卻沒有南京,其原因在于開放城市主要由英方標明,被選中的城市均便于運輸英國急于獲得的物資,比如絲綢和茶葉。

然而南京的重要性,卻更在商貿之上。恩格斯在《英人對華的新遠征》中評述了英國對華的兩次鴉片戰争,他直言不諱地表示:“這種行動的目的,在于侵入橫貫中國中部的大河長江,并溯江而上,直達離江口約200英裡的南京城。長江把中國分為截然不同的南北兩部分。在南京下遊約40英裡的地方,有一條大運河流入并穿過長江,它是南北各省之間的通商要道。采取這種進攻步驟的用意,是奪取這條重要水道就會置北京于死地,并逼迫清帝立即媾和。”可見南京橫貫東西,連通南北,地理位置之機要,已成為海内外共識。

此後各國雖屢屢再提開放南京之意,然而終被太平天國運動打破。“濱臨長江天塹,形勢險要”的南京為太平軍所鐘意,定為首都“天京”,以取其“水陸溝通樞紐,控扼長江、運河;地處東南财賦之區,糧物豐裕,有富足的戰略後備”的優勢。太平天國雖然封閉,但同樣依托長江與外界進行基本的貿易,把作為“國家專賣品”的食鹽運到長江中遊換回布匹和棉花,再于返程時到安徽、江蘇地區将布匹換成銀錢和米等必需品,儲存在具有“國庫”意義的“聖庫”、“聖倉”之中。第二次鴉片戰争後,太平軍亦與英國派來的總稅務司李泰國和著名漢學家威妥瑪商議通航問題,而英國最終獲得了在長江的航行權。

待清廷收複南京,戰火重燃,“人民之死亡轉徙者不可勝計,屋宇之存者十不及三四,瘡疾殘敗之狀幾于目不忍視”,計劃作為開埠區域的下關一帶更是“篙萊彌望,匪類潛蹤,命案搶奪,聞見疊出”。經過數十年的山河重整,至張之洞暫任兩江總督,下關地區的建設始有實質進展。長江南京段長達95公裡,東距入海口300多公裡,江域深水岸線有51.5公裡,大型海輪終年暢通,下關實有發展江海運輸的天然優勢。此前下關的輪船碼頭為輪船招商局為友善客運所設立,此時已經無法滿足通航需求,英國駐鎮江、上海領事更以怡和及太古洋行之輪船在下關無處停靠、影響客運為理由,要求自設碼頭。鑒于南京特殊的地理與政治地位,張之洞果斷決定由官方出面修設碼頭,既可以滿足航運需求、拒絕各國在下關自設碼頭的企圖,更可通過商業運作的方式向使用者收取費用,用以維護。修建後的碼頭俗稱“官碼頭”,位于今天的下關三号碼頭附近。同時張之洞更參考上海租界内的馬車道路,以兩江總督府為中心,修建寬達6至9米的現代街道,從下關江邊經過儀鳳門進入鼓樓,直至通濟門駐防城邊。

1895年中日再簽《馬關條約》,提出在“北河口江濱澤地建造碼頭,開辟商埠”,經勘察後具體确定為儀鳳門外惠民河以西地勢低窪的地區;1899年《修改長江通商章程》生效,長江沿途所有大小港口全部開放,清廷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專門派上海的江海關總稅務司安格聯到南京籌備金陵關的建設。自金陵關後,“惠民河以西,沿長江岸長五華裡,寬一華裡左右地帶”被确定為特許的商貿之地,但南京并未設立租界,也無管理租界的機關,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可以在此範圍内停泊船隻,租地造屋,開設洋行,設立碼頭及貨棧。商埠的設立也促進了下關地區的市政建設,幾大碼頭之間的道路或是修築,或是擴寬,原有的惠民河也得到疏浚。

新聲與新生:近代以來作為長江口岸的南京再開發

《關聲》,1930年第12期。

城市新聲:南洋勸業會

有學者認為,遲到了41年的開埠,讓南京錯過了轉型成為近代城市的曆史發展機遇,将東南經濟重心的地位讓位給曾經是小漁村、但20世紀初期已經成為人口百萬的國際城市的上海,在重慶—漢口—上海的長江沿江城市體系中,南京居于從屬地位。而滬甯鐵路與津浦鐵路的開通,則使南京形成了長江水路與南北陸路的關聯效應,為南京重新走回曆史前台提供了契機。借傳統水運之便,再得近代鐵路之利,随着南洋勸業會的舉辦,南京作為一座傳統而現代的城市被推向世界。

1908年滬甯鐵路全線通車,由上海北站至南京下關站,沿途經過中國最富庶的地區,設有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及南京等37個車站,可謂近代長三角貿易圈的雛形;而于同年,經過十餘年的曲折談判後,《津浦鐵路借款合同》也終于由清廷代表梁敦彥與德華銀行及英國華中鐵路公司代表簽訂。鐵路的開通拉動了長江兩岸下關及浦口的發展,《南洋商務報》上即有記載,言“浦口地方本極荒涼,自津浦路約宣布,地價陡然翔貴……目前則每畝竟索價千元,尚飛漲無所底止”。

津浦鐵路的建造速度創下清朝之最,從天津出發,經河北滄州、山東德州、濟南、江蘇徐州,安徽滁州等地抵達浦口,再經輪渡與滬甯鐵路相通。浦口一地設有貨棧,可存貨物四千餘噸。津浦鐵路竣工後,津浦鐵路管理局接辦下關-浦口線的渡運,使用有客位1200座的“飛鴻”号取代原有老舊渡船,翌年又在浦口與下關各建碼頭1座。津浦鐵路與滬甯鐵路的開通,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及長江流域,産自内陸的豆、麥、芝麻等農産品,以及煤、鐵等原礦石得以通過河運聚集到東部,再裝上火車運往南北。除滬甯鐵路外,津浦鐵路還與京奉、膠濟、滬杭等鐵路聯通,南京的商業輻射範圍進一步擴大到東北及華北。

除省際鐵路外,為改變南京城内“舍驢、騾、馬車及肩輿外,别無他交通工具可以代步的狀況”,加強沿江碼頭、下關及城南老城區之間的聯系,友善城内外客貨往來,1907年兩江總督端方奏請清廷修建了中國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甯省鐵路。這條鐵路共花費藩庫公币40萬兩,由江南商務局承辦,聘請英國人擔任總工程師,于1909年初全線通車,并在下關站與滬甯鐵路聯軌,初建時設有江口站、下關站、三牌樓站、無量庵站、督署站和中正街站。因路程短,站距近,行車速度慢,甯省鐵路又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小鐵路”。

新聲與新生:近代以來作為長江口岸的南京再開發

1919年的甯省鐵路時刻價目表。《廣益雜志》,1919年第2期。

幾條鐵路的修建與竣工極大地改善了南京城際與省際的客貨運狀況,使南京重新成為長江流域的交通重鎮。在張謇、虞洽卿及李平書等江蘇新興民族資本家的發起和推動下,以“振興實業,開通民智”為目的,近代第一次全國性的博覽會南洋勸業會于1909年在南京舉行。南洋勸業會會場“東抵易家巷,南抵丁家橋,西抵将軍廟口,北抵公園”,寬約二裡,長約九裡,占地700餘畝。場内設有主館13個,各省自建地方館14個,專門館6個,“系我國五千年未有之盛舉,亦為近世褀來東亞賽會之特色焉”。就展覽品而言,南洋勸業會摸查、彙總并展示了全國各地的物資特産,介紹了西方先進的工業産品,“萃本邦之物品,列異域之珍奇,精校其良楛巧拙,以勸商勵工,興教進化,與周官司市所謂平市征續,誦訓所謂觀事知俗者,義實符合。又舉凡百新發明之學藝,以示國子弟,上稽邃古文明之迹,下逮紅棕黑諸族蒙犷之俗,生畜之繁,鹹陳之一隅,以資其考察,激動其國人競勝之思想”。

對于舉辦城市南京來說,南洋勸業會創辦的初衷之一即是“建造南京市面”,伴随着南洋勸業會的籌備與開展,服務于勸業會的各項市政設施與娛樂服務場所也應運而生,包括商店、郵政局、電報局、電話廳、醫院、消防局、巡警局、勸業銀行、保險公司、公共廁所、勸業場、自來水站、電影院、遊戲場、動物園等,建立店鋪更達兩百餘家。為了友善交通,還修建了寬敞的勸業路,增開了專門的公共汽車,鋪設了直達會場的輕便鐵路,使南京城北一帶,“另辟新市,俨然有歐洲特立之市場風焉”。特别是這條輕便鐵路,是南洋勸業會開幕前夕,為了友善遊客參觀以及運輸參展的機器及重大物品而專門修建。鐵路繞會場一周,為甯省鐵路支線,在丁家橋處相連并設站。輕便鐵路每小時一趟,繞場一周的車票價格為10個銅圓。勸業會召開之時,甯省鐵路“每月載運旅客數十萬人”,“為該路創辦以來空前之繁盛時代”。

以南洋勸業會為契機,南京進一步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由徐炎森編輯、南洋勸業會内勸工場印刷官廠發行的《金陵雜志》為一本詳盡的南京遊覽指南,于南洋勸業會開幕之際出版,向海内外來賓全面地介紹南京各方面情況。其中内容以“志”為小節,既包括街道、橋梁、官署、公所、學校、會館等基本資訊,也包括觀光者所關心的知名園林、南朝寺院、古迹,乃至客棧、中西菜館、茶館、照相館等實用指南,對風俗物産、時令俗例及祭祀神會等文化領域也有涉及,不啻一本晚清民國時期的南京“Lonely Planet”。此書一經印成出版後大受歡迎,“及年餘銷竟售殆盡,求購者仍紛紛不絕”,1918年作者是以而再版,“自國體變更後百度維新”,“遂逐類增删,詳細調查”。除補充修訂外,更增加各景勝圖檔,以及郵政資費表、火車價目表、江甯鐵路行車時刻表等實用旅行資訊,較舊版本更為完善。類似的出版物與《東方雜志》及《申報》、《大公報》等知名報刊雜志的報道,不僅服務于南洋勸業會,更在此後的長時間裡持續推介着一個既古色古香,又摩登現代的南京。

新聲與新生:近代以來作為長江口岸的南京再開發

1918年《金陵雜志》中的名勝插圖。

長江新生:民國時期的建設嘗試

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政壇的動蕩,并未影響到南京的城市發展,一切方興未艾,并且在被确立為南京國民政府首都後達到高潮。在數個建設計劃的推動下,南京得到了高速而有序的開發,長江沿岸的工業、商業及運輸業都在晚清開埠的基礎上蓬勃繁榮,舊時的荒地沙洲也換上新顔。

1912年,孫中山搭乘滬甯鐵路從上海前往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雖然終其一生他在南京生活與工作的時間并不長久,孫中山卻始終對這片土地保持着深沉的愛。傳聞他曾經到紫金山登高遊獵,于興起時對左右随行表示:“待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此事細節雖難以考證,然而葬于南京東郊紫金山确為孫中山遺願,是以才有了中山陵的修建,隆重的奉安大典,以及使用至今的中山大道(現分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和中山南路)。

孫中山一直對南京多有贊譽,認為南京适合作為首府,其重點便在于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鐘毓一處,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而其又“恰居長江下遊兩岸最豐富區域之中心,雖現在已殘破荒涼,人口仍有一百萬之四分一以上。且曾為多種工業之原産地……當夫長江流域東區富源得有正當開發之時,南京将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

基于這樣的期望,孫中山将南京的長江沿岸作為工業區開發,并提出了切實而具體的規劃:應該“削去下關全市”,将南京的碼頭全部“移至米子洲與南京外郭之間,而米子洲後面水道自應閉塞,如是則可以作成一泊船塢,以容航洋巨舶” 。至于主城對岸的浦口,則為“長江以北一切鐵路之大終點”,“在山西、河南煤鐵最富之地,以此地為與長江下遊地區交通之最近商埠,即其與海交通亦然”。考慮到近幾十年建港築路縮窄了江面,兩岸安全存在隐患,孫中山再提出應該用堅固的材料修堤岸,“每邊各數英裡”,而“河堤之内,應劃分為新式街道,以備種種目的建築所需”。

考慮到下關地區商貿日益繁榮發展,長江沿岸與内城的往來有待進一步加強,南京下關商埠局于1920年提出近代南京第一個總體設計規劃《南京北城區發展計劃》,将南京分為工業區、商業區、碼頭區等八個主要區域,并配套有規劃全市道路的“幹路計劃”,設濱江大道,及溝通南北的主幹道一條。該方案計劃重點發展老江口以下至觀音門沿江一帶,既可銜接津浦及滬甯鐵路,又因水深灘闊,便于停泊大型輪船,可得水運與陸運便利之雙收。此地還可建設大型電廠,便于為自來水廠、電燈公司等新興企業提供後備支援。

新聲與新生:近代以來作為長江口岸的南京再開發

浦口大樓。樓上為津浦鐵路管理委員會,下為浦口車站。《鐵展》,1934年第1期。

以該計劃為藍本,1926年南京市當局再推出《南京市政計劃》;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即籌設南京城市設計委員會,制訂了《首都大計劃》。在此規劃中,鑒于“工業區宜與其他繁盛區域具有相當距離,并須位于水陸交通便利之地”,江浦及下關地區被明确為商業區,而浦口下遊及八卦洲為工業區,并且“該處宜于建立工廠,以為制煉鋼鐵、水泥、糖、油、皮革等之用,及建築其他貯存谷米、材木、火油等之貨倉”,“不宜于在下關與南京城内經營之工業,皆得在浦口發展”。對于常年發生的水患問題,計劃中着重提出“當夏季時,由江岸而至山麓,全境均為水所淹沒,非填高地基,或建築堤壩,不能取以為用”,将以疏浚河道、清挖淤泥、填高沿岸等辦法處理。通過種種設計,力求把南京打造成一個“工廠林立,百業繁榮”的工業城市,“大抵長江流域可供給之原,及其可銷流之制造品,殆無不宜于南京開辦也”。時至今日,南京的城市架構仍有《首都計劃》的影子。

新聲與新生:近代以來作為長江口岸的南京再開發

1920年的《南京北城區發展計劃》。蘇則民編著,《南京城市規劃史稿》,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年版。

1927至1937年,是南京國民政府經濟高速發展的十年,也是南京城市建設發展的鼎盛時期。1930年工商部部長孔祥熙率工商部提出《發展首都新工業案》,主張發行興業公債,創辦關系民生之新廠,招攬華僑等專門技術人才,以促首都繁榮。為解決下關工業區的建設和新工廠開工的用地問題,南京市政府于次年又劃出新的工業用地,“東至西大河、燕河,南至護城河、三岔河,西至揚子江,北至中山路”,面積大小接近100個足球場。

新聲與新生:近代以來作為長江口岸的南京再開發

浦口全景鳥瞰。《卷筒紙畫報》,1929年第5卷。

除了下關與浦口外,長江上的沙洲在民國時期也得到開發與利用,其中最有名者為八卦洲。八卦洲原名青沙,明代的時候因其形似草鞋,它和幕府山之間的夾江被稱為草鞋峽。此後随着時間推移,水道南移,泥沙北淤,逐漸形成八卦的圖形,便有了今天的名字。八卦洲“位于烏龍山與浦口之間,面積約十萬畝左右,三面臨水,南面毗連七裡洲,江流激湍,形勢險要,洲内河流五道,足資灌溉,宜于種植”,素有“南京糧倉”之美稱,是長江中僅次于崇明和揚中的第三大島。

清朝一代八卦洲為“八旗世産”,蘆葦和魚類是主要産物。1927年6月南京特别市政府成立後八卦洲即劃歸市有,江淮公司經理劉常遠認為八卦洲“惟河道不深,極易幹涸,如能加以疏浚,自成腴美之地”,故向南京特别市政府提請開墾八卦洲,以增加收入,重振民生。1929年劉紀文再任南京市長後,八卦洲開墾事宜正式提上日程。經實地勘測,全洲土地按照八卦方位被分為乾、坤、震、艮、離、坎、兌、巽八個區,優先開墾“地高柴稀”的區域,并陸續制定及公布《八卦洲計劃放墾條例》《八卦洲放墾佃農報地畝簡章》及《八卦洲佃戶莊規》等規則方案。開墾出來的荒地主要生産大麥、小麥、玉米、黃豆、綠豆、紅豆等農作物,芝麻、蠶豆、油菜、棉花、稻谷等經濟作物亦有生産。管理部門後期還劃分出30畝土地作為集市,并建立了畜牧場以從事農副業生産,飼養豬、牛、羊、雞、鴨、鵝等。南京城裡的商人也紛紛來此領地開店經營,洲上墾地農民的日常生活越發便利。

開發穩步推進後,南京市決定在八卦洲上選地“四千餘畝建築大規模之模範新村”,以“改善首都農工生活”。按計劃新村将“分田地與莊園兩部,前者為農藝生産部分,後者除住宅建築外,并有牲畜飼養場之設定……以每農家墾三十畝計,需一百二十戶,每戶建農舍三間”,“莊園位置在新村中央,建築十字大道,通過其間”。此外另有組織保衛團、建設學校、新村貸款所與生産消費合作社、安排汽船往來下關與八卦洲之間等建議。南京市政府試圖在荒洲之上,長江之間,營建起一座現代而有序的新農村。

建設八卦洲的要義之一為修築堤壩,解決水患。1930年夏天,長江水位高漲,給八卦洲的開墾測量造成了困難。土地局是以召集洲上各處佃農展開談話會商讨解決辦法,然而加築堤埂的工程直至到次年年初才開始,旋即又因經費攤派問題而延誤。該年六月,江淮地區發生二十世紀最嚴重的水災之一,八卦洲亦損失慘重,人員傷亡數十人,房屋倒塌六七百間,即将收割的五六千石小麥和四千多石雜糧也沉入水底。洲上居民多逃離到長江兩岸的卸甲甸和下關地區,以水草魚蝦為食。痛定思痛,洪水退去後回到洲上的居民開始自動組織起來修築堤埂,官方也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給予補貼,終于在1932年底修成43裡長的堤壩。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八卦洲的水患問題實為長江與南京經濟之間動态關系的一個縮影。此後八卦洲陸續進行第二次及第三次放墾,南京市政府則聯合農林部、中國農民銀行、中央大學及金陵大學農學院等部門,在洲上推廣機械耕作,籌備合作農場,興修現代水利,八卦洲漸有今日之雛形。

自下關輾轉開埠,至鐵路終而通車;自初試啼聲的南洋勸業會,至規模恢弘的首都計劃,依托長江之便利,近代以來的南京城市與南京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日新月異。雖然其中多次為戰火所打斷,而南京和南京人民一次次于廢墟中站起,建設出今日平和安穩又生機勃勃的新景象,古樸而現代,駐足者無不目眩神迷。長江與南京,這一對互相依偎了千年的母子今後仍将攜手,天長日久,未來可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