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李纨和王熙鳳這對妯娌,看似沒有沖突。
一個心思玲珑、大權在握又有非常手段,機關算盡太聰明。
一個個性忍讓、凡事隻想和稀泥,不争不搶不吭聲。
二人不是一個段位,行政權力的級别也沒有可比性;
争強好勝的那位占盡優勢,好說話的也并不眼紅,是以能相安無事。

然而這樣的相安無事,也隻是大多數時候的表象,總會有特殊情況下的例外。
李纨帶着大觀園衆人,來王熙鳳處索要“社費”,伸手要錢。
王熙鳳的第一個反應,卻是數落李宮裁如何富裕、指責她偏偏不肯掏腰包提供小姑子們詩社那一點點花銷。
王熙鳳說這番話,當真指望李宮裁倒貼大觀園詩社的所有花銷嗎?
說歸說,行動歸行動。
她王熙鳳當然也不至于傻到認真逼迫李宮裁一年倒貼一百兩銀子給大觀園詩社。
一則李宮裁本人不會願意;
二則林黛玉、賈寶玉、探春、薛寶钗等詩社人員不會同意,也不好意思大大方方收這筆來自寡嫂的補貼;
三則賈母和王夫人等主事之人,也不能容忍發生“虐待壓榨守寡兒媳”這般刻薄、有損賈府名聲之事。
如此簡單的道理和形勢,人精王熙鳳不可能不明白。
是以,既然明知絕無可能,王熙鳳為何依舊要耗費這一番口舌呢?
第一點,王熙鳳鮮少有如此機會,可以直接正面發洩“李宮裁工資平白無故比我高好多倍”的負面情緒。
李宮裁的收入,當真比王熙鳳更多嗎?
從明面上看,确實如此。
按照王熙鳳的計算方式,李纨每個月的月錢(工資),原本就已經是同級别少奶奶(比如王熙鳳本人)的兩倍。
老太太可憐她寡婦,又将之增加到二十兩,和老太太、太太一樣的待遇。
年終分紅李宮裁也是上上分,王熙鳳粗略計算她有一年四五百兩銀子的收入,從明面上确實高過她自己。
問題在于,王熙鳳有大筆的難以統計的灰色收入。
榮國府衆人每個月的工資,都被她放高利貸放出去、賺利息;
賈府之内,來找她幫忙安排工作謀差事的各路人等,送她的禮物銀錢,又是很可觀的一筆收入。
賈府之外,希望依附王家賈家聲望來“走捷徑”打擦邊球甚至違法犯罪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在水月庵,王熙鳳答應了一宗幹涉他人婚姻的交易。
一封信,兩條人命,她就白白落得三千兩雪花銀。
作為賈府實際上的執行管事人員,王熙鳳可以操作的利益空間巨大。
她用種種手段貪來的、騙來的、以至于“搶”來的,都不在少數。
如果不局限在所有權領域,僅僅談使用權,王熙鳳的優勢就更明顯了。
以王熙鳳的主事級别和核心地位,她所能享受的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好用的,見的世面、去的進階場合,自然遠非李宮裁可比。
一句話,同樣是賈府兒媳,但王熙鳳的物質生活水準超出李宮裁一大截。
既然如此,王熙鳳為何還要話裡帶刺、語含酸意,絮絮叨叨描述李宮裁收入豐厚呢?
畢竟,李宮裁所有的收入都能見光,都有明面上的合法來源。
而王熙鳳則不同,她财富的大部分都見不得光。
“偷偷發财”和“正大光明有錢”,觀感大概很不相同。
王熙鳳固然喜歡錢,但她同樣也很喜歡“我很有本事是以我很有錢”的價值感、虛榮快樂。
王熙鳳這般争強好勝的性格,自然不樂意看見她眼中“毫無本事”的李宮裁,僅僅因為身份可憐、就擁有自己數倍的豪華待遇。
然而無論王熙鳳内心對此如何不滿,她也很難更改這一點,甚至就連指責都難有機會。
畢竟,李宮裁擁有這一切,一是因為她有子嗣;這在封建禮法大家庭的價值體系裡是沒有兒子的王熙鳳無法比拟的。
二是她守寡、命運凄慘有同情分;王熙鳳一旦對此有意見,就會被指責刻薄至極、毫無人性;她自然不敢也不能大動幹戈。
在恰當的時候,微妙發一發牢騷、抱怨一番,就是王熙鳳能做的極限。
第二點,王熙鳳需要借此來強化自己的“人情分”優勢。
李宮裁和王熙鳳,兩位嫂子,都不需要自己掏腰包給小姑子們補貼詩社費用。
王熙鳳熱熱鬧鬧說下馬拜印放五十兩銀子,說法如同自己補貼經費一般,将一切人情分都瘋狂記入自己名下。
實際上,這五十兩,不可能是王熙鳳從私人小金庫掏錢。
王熙鳳雖然有錢,但并不是四處撒銀子的冤大頭。
她要好人緣,要大姑子小姑子們、尤其是賈母的心肝寶貝賈寶玉林黛玉都記自己的人情;這一點她通過言語就可以達到效果、不用真金白銀往裡面賠成本。
賈母張羅衆人湊份子為王熙鳳過生日,王熙鳳當着衆人面說于心不安,自己也要出一份錢。
賈母誇獎她懂事,實際操辦的尤氏來要錢,她卻壓根不給;甚至連借口都懶得找,就是不給。
為自己生日花的十兩銀子尚且不願意掏,更何況為别人為她不懂也不感興趣的詩社花五十兩?她當然不會自己倒貼。
按照正常流程,王熙鳳可以從官方費用中,合理增加一項“大觀園詩社開支”,并将之制度化、流程化、規範化。
如若王熙鳳不願意走這個流程,如若她顧忌賈母和王夫人們不希望女孩子過度沉迷詩歌的念頭,自然也有辦法悄悄從某個環節中,神不知鬼不覺挪出這一筆款項來。
總之,對王熙鳳而言,在賬目裡做五十兩銀子的手腳,實在太過容易、不值一提。
衆人也都清楚,王熙鳳不會自己掏錢,她不過是用大家的官中的錢包、買自己的私人的人情。
但薛寶钗、林黛玉、探春都是人精,不會拆穿她。
更何況,衆人心内清楚是一回事,觀感情緒上如何,又是另一回事。
王熙鳳在衆人面前,塑造了一個“非常有錢但一分錢也不肯給你們花”的吝啬大嫂子李宮裁形象,又将自己打造為一個“雖然沒錢但是為了你們毫不猶豫花五十兩的好感人”的二嫂子王熙鳳形象。
對比鮮明、情緒渲染力強烈。
知人知面也知心的薛寶钗、林黛玉、探春,都不會被王熙鳳這套把戲真正蠱惑。
但王熙鳳依舊要下這樣的虛假人情功夫,這或許是她為人處世圓滑的習慣,或許是她認為面子功夫很重要、多渲染總會有效果。
或許,她僅僅是享受,在“人情面子功夫”這個領域,她用輕輕松松三言兩語就将李宮裁“又比下去了”的快樂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