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越反擊戰時,蘇聯領15國提出強烈反對,為何無一人敢援助越南?

1979年,對于越南不斷在中國邊境制造摩擦的行為實在忍無可忍,經過中央一緻決定,我國集結了30多個師團向越南發動了反擊,轟轟烈烈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此開始。在當時,蘇聯領着一衆小國對于中國此舉提出強烈反對,卻自始至終無一人敢于上前援助越南,這是為何?

對越反擊戰時,蘇聯領15國提出強烈反對,為何無一人敢援助越南?

一、國際背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一緻對外的敵人雖然沒有,卻形成了兩個意識形态完全對立的兩個團體,即: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

随着時間的推移,兩方陣營的沖突沖突日益尖銳,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最終,兩方陣營各自拉幫結夥進行對立。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組成了“北約聯盟”,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則組成了華約聯盟,“美蘇冷戰”正式拉開。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在1949年成立之後,自然而然地歸屬到了“老大哥”蘇聯的麾下,建國初期,“老大哥”對我們的幫助确實是非常大,輸入了多項技術與各類人才,為我國的基礎建設及社會穩定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對越反擊戰時,蘇聯領15國提出強烈反對,為何無一人敢援助越南?

然而,随着“老大哥”蘇聯野心的膨脹,企圖在從軍事上控制我國,而我國當時的理念與蘇聯也産生了較大的沖突,最終,蘇方直接撤走了大部分的技術和人才,中蘇關系惡化。此後,蘇聯對我國采取了多項措施,其中一項,便是教唆越南對我國進行騷擾。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5年越南戰争開始之時,中國同蘇聯便給予了北越大量的支援以及無數的幫助,直至二十年後,越南戰争才漸漸結束。

剛剛結束戰争的越南在蘇聯的支援下愈發膨脹,一直以世界第三強國自居,甚至企圖建立所謂的“大印支”,對我國忘恩負義,在我國邊境的線上不斷進行侵擾,對我國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中方在此期間多次對其警告,卻都被無視,忍無可忍之下,我國對其展開了自衛反擊。

二、戰前思考

為向世界說明戰争的正義性與自衛性,中國特意向國際上發表了戰争說明,沒想到卻招來了巨大的反對聲音。

以蘇聯為首的15個國家對中國進行了強烈的譴責并要求撤軍,以美國為首的各國卻是持“看熱鬧”的态度,因為對他們的利益牽扯不大,在此期間,唯一支援的兩個國家一個是因越南的擴張而陷入戰争的高棉,另一個則是被中國救過的北韓。

對越反擊戰時,蘇聯領15國提出強烈反對,為何無一人敢援助越南?

可以這麼說,這場戰争沒有一個人看好,甚至蘇聯為了威脅我國,在我國北方邊境陳兵百萬,夜以繼日地進行着軍事演習,一副随時入侵的态勢,企圖令中國知難而退。

當時的中國,從國際形式上看确實不利于對越南進行反擊戰,但是,經過國家上司人的深思熟慮,最終依舊決定進行越南自衛反擊戰。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恰逢美蘇冷戰正值高潮,雙方在邊境線上都屯了大量的軍隊,第三次世界大戰幾乎一觸即發,雖然美蘇雙方都不敢開第一槍,卻也都不敢在邊境線上放松警惕,當時的蘇聯,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東歐戰場與美國對峙,想要依靠遠東的軍隊對我國發動戰争根本不可能。

此時,中國雖然軍事實力比不上美蘇兩霸,卻也不是遠東軍隊能夠撼動的,而且,蘇聯不可能不顧自己在東歐的戰略核心而援助越南,相比較之下,蘇聯自然不可能真正地派遣軍隊援助越南。

對越反擊戰時,蘇聯領15國提出強烈反對,為何無一人敢援助越南?

第二,蘇聯當時已經陷入了阿富汗戰争的泥潭,不僅讓蘇聯通過阿富汗進軍印度洋以獲得更大利益的計劃擱淺,同時,世界各國因蘇聯進軍阿富汗的行為而不滿,将其劃為霸權主義,在國際上的聲譽一落千丈,很多國家和蘇聯都是面和心不和,此時,再開辟戰場對國家的安定有威脅,雖然蘇聯軍事實力強大,也仍不可能同時開辟三個戰場,既防備美國、又入侵阿富汗、還支援越南,四面楚歌,實屬不智,基于如此,中央斷定蘇聯不會真正地支援越南。

第三,蘇聯兵力不足。遠東兵大部分為編制不滿,均為缺編部隊,而且運輸部隊耗時耗力,當時的運輸工具隻有鐵路運輸,壓根無法短時間集結軍隊。

第四,戰争代價太大。正所謂打仗打的是國力,都是經濟實力的支撐,雖然蘇聯的綜合國力在國際上是數一數二的,很顯然,也不可能支援開辟第三戰場,如果開辟了第三戰場,恐怕蘇聯會被拖垮。

對越反擊戰時,蘇聯領15國提出強烈反對,為何無一人敢援助越南?

第五,中美關系的緩和。早在中蘇關系惡化伊始,中國便在準備修複與美國之間的關系,因為同時得罪兩大超級大國明顯是不明智的,而且美國為了抗衡蘇聯,也在積極尋求盟友,在兩方上司人的推動下,最終成就了“小球轉動大球”的美談。1979年,中美建交。

在中美建交的前提下,越南自衛反擊戰即将打響之前,中方上司人鄧小平便和美國總統卡特進行過友好交談,向美方暗示了中國将對越南展開自衛反擊戰。

三、戰争事宜

經過綜合考慮,着重考量多方因素,在深思熟慮之下,本着誓死捍衛領土主權、為人民負責的态度頂住了巨大壓力,中國毅然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開戰之前,越軍在蘇聯的支援下已然是全副武裝,越南當局甚至揚言“越南已經做好了準備”,世界各國也對此不看好,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沒有了當初的血性,但是,二十八天的戰鬥卻給了所有人一個響亮的耳光。

對越反擊戰時,蘇聯領15國提出強烈反對,為何無一人敢援助越南?

中國人民解放軍從廣西和雲南雙線進軍,全軍上下士氣如虹,十幾天便打下了所有的高地,直接一鼓作氣打到了越南的首都門前,僅僅剩下了首都的一個屏障——諒山。

此時,越南徹底慌了,急忙請求蘇方援助,與此同時,将幾乎所有的軍隊集結在了諒山,準備死守諒山。

“諒山戰役”确實給我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雙方在諒山來來回回打了多次,最終我軍仍是頑強地攻下了諒山,而蘇聯所支援的豪華“軍事顧問團”并未帶來多大的幫助。僅二十八天,便被我軍攻到了首都。

此時,國際上下一片嘩然,當時的越南軍隊在蘇聯的幫助之下,軍事能力顯然已經提高了一大截,軍事實力在國際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卻被我軍二十八天之内攻到了首都,一時間,國際上都噤了聲。

對越反擊戰時,蘇聯領15國提出強烈反對,為何無一人敢援助越南?

顯而易見,攻克諒山的中國軍隊完全有能力在一日之内覆滅越南,然而,中央卻直接對外宣布:

我國的預期目的已達到,給予了越南嚴重警告,即日起,我軍開始回撤。

一時間,所有的中國軍隊逐漸向邊境線撤離。

我軍雖撤離,越南軍隊卻得寸進尺,因為知道無法與我軍正面交戰,便運用遊擊戰術對我軍展開了騷擾襲擊,由于此前在越南戰争時期我國對越南的無私幫助,是以,越南的很多著名将領都是我國的軍事學校培養出來的,深谙我軍的遊擊戰術,一時竟造成了不少傷亡。

最終,我軍在撤退過程中炸毀多處建造的基礎設施,一路上邊打邊退,終于回到了我國境内。

在這一戰中,美國方面拖住了蘇聯的部分兵力,美國總統卡特親自電話警告蘇聯不要妄圖采取任何可能惡化中越形勢的行動,最終,制約了蘇聯的軍事行動。其餘的華約諸國更是不足為懼,其中大部分國家都是因為忌憚蘇聯,是以,才跟随蘇聯的腳步聲援越南,當看到蘇聯大哥都對越南反擊戰無動于衷,這些小國自然不會将自己也搭進去。

對越反擊戰時,蘇聯領15國提出強烈反對,為何無一人敢援助越南?

那麼,為何我國發表的聲明這麼多人反對?為什麼支援的人寥寥無幾?

一切皆因一句話“弱國無外交”。

中國自近代以來,因清朝的閉關鎖國陷入了長期的混亂與被剝削,簽訂的條約均是不平等條約,建國之後,雖然一次又一次地展現了自己的強大實力,但是,國際上的其他國家卻是一直瞧不起中國,此次越南反擊戰就是證明,盡管如此,我們國家卻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他們的認知,打破他們的封鎖,此次越南反擊戰更是使得世界各國再次認識到了中國的強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