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大陣營筆記本平台疊代晶片亮相:性能更高/遊戲體驗提升

一年一度的CES消費電子展會在今天淩晨拉來了帷幕,作為上遊晶片龍頭廠商代表,英特爾與AMD均帶來了一大波新品,這其中以移動筆記本平台疊代晶片最為搶眼。英特爾釋出了45W 的H系列/28W的 P系列以及15/9W的 U系列新品,從遊戲本到全能本再到輕薄本全覆寫。而AMD銳龍6000 H/U系列更新到了6nm工藝Zen3+核心,同時內建RDNA2 GPU,以提升遊戲性能。

英特爾

旗艦i9-12900HK遊戲性能提升40%

兩大陣營筆記本平台疊代晶片亮相:性能更高/遊戲體驗提升

12代酷睿移動平台處理器i9-12900HK、i9-12900H都是14核心(6個性能核+8個能效核)20線程,24MB三級緩存,大核頻率2.5-5.0GHz,小核頻率1.8-3.8GHz,內建核顯96單元、1.45GHz;最大加速功耗可達115W。

兩大陣營筆記本平台疊代晶片亮相:性能更高/遊戲體驗提升

在英特爾官方展示的性能與功率圖表中,12代移動版酷睿 i9 實作了比 M1 Max 晶片更快的每瓦性能,但總的來說,M1 Max 仍然可以在比英特爾的頂級移動産品低得多的瓦數下運作。

兩大陣營筆記本平台疊代晶片亮相:性能更高/遊戲體驗提升

除了性能的提升外,12代酷睿移動版也支援DDR5記憶體了,但是桌面版的PCI-E 5.0被砍掉隻支援PCI-E 4.0/3.0,其中PCI-E 4.0 x8給獨立顯示卡,兩路PCI-E 4.0 x4給固态硬碟,PCI-E 3.0 x12給擴充外設。

對于英特爾的如此規劃,其實也很容易了解。與桌面PC不同,筆記本電腦自行更新的空間不大,而目前無論是顯示卡還是SSD都還沒有支援PCI-E 5.0的相應裝置,是以這項更新顯得“超前”了,或許等待時機成熟,13代酷睿移動版中會将PCI-E 5.0特性嵌入。

AMD

銳龍6000 H/U系列

GPU性能飛躍并首次支援光追

兩大陣營筆記本平台疊代晶片亮相:性能更高/遊戲體驗提升

AMD 正式釋出了銳龍6000 H/U系列,兩大系列均更新到了Zen3+核心,同時內建RDNA2 GPU。制造技術也從台積電7nm來到了6nm,也有EUV極紫外光刻技術,号稱比第一代7nm半導體密度增加最多18%。

兩大陣營筆記本平台疊代晶片亮相:性能更高/遊戲體驗提升

除了性能提升外,新平台更新到支援更多新技術/行業規範:比如記憶體支援新一代DDR5-4800、LPDDR5-6400(不再支援DDR4);擴充連結支援PCI-E 4.0,其中8條分給獨立顯示卡、4x分給NVMe SSD、4條分給NVMe/SATA SSD、4條分給一般擴充外設;USB首次支援USB4,最高速率達40Gbps;網絡支援Wi-Fi 6E、藍牙LE 5.2,其中Wi-Fi 6E方案來自AMD與高通、聯發科的合作。

兩大陣營筆記本平台疊代晶片亮相:性能更高/遊戲體驗提升

在産品規格上,銳龍6000H系列首發八款型号,繼續分為HS 35W、H 45W、HX 45W+三種版本。旗艦型号銳龍9 6980HX,内嵌8核心16線程,二級緩存4MB,三級緩存16MB,基準頻率3.3GHz,最高加速頻率在Zen家族中第一次達到5.0GHz,GPU內建12個計算單元、768個流處理器,加速頻率高達2.4GHz。

兩大陣營筆記本平台疊代晶片亮相:性能更高/遊戲體驗提升

值得提到的是,這一次銳龍6000系列移動平台的GPU一步到位更新為最新的RDNA2,而且內建最多達12個計算單元(每兩個一組),也就是768個流處理器,再加上2.4GHz的最高頻率、1.5倍的記憶體帶寬、2倍的二級緩存和渲染後端。RDNA2也是全球首個支援光線追蹤的内置GPU。

兩大陣營筆記本平台疊代晶片亮相:性能更高/遊戲體驗提升

不得不提的是,根據AMD的資料顯示在過去兩年,全球PC出貨量增長了30%,其中筆記本大漲49%,2021年全球PC出貨量達到了創紀錄的3.5億部。有着如此好的市場環境下,2022年英特爾與AMD新一代筆記本平台晶片均聚焦到了性能的提升與功耗的下降,當然AMD 率先在内嵌GPU上大踏步前進,首發支援光追技術,相信基于此晶片的遊戲筆記本将有更流暢絲滑、身臨其境的遊戲體驗,讓我們靜候佳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