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入侵中國14年,為何攻列印度一次就放棄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衆所周知,二戰作為人類曆史上的一場浩劫,所覆寫的區域以及國家衆多,而亞洲戰場則是此次戰争的主要戰場之一,日本身為亞洲戰場的最大侵略者,入侵了我國14年的時間,讓我國遭受了沉重的傷痛。而日本的野心不止如此,甚至想要攻占整個東南亞地區,是以也向東南亞别的國家發起了侵略。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攻列印度時十分不順,派出9萬兵力,卻傷亡高達6萬,而且那時候日本也隻進攻了印度一次就放棄了,這是為何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日本入侵中國14年,為何攻列印度一次就放棄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首先,日本與印度所爆發的戰争為因帕爾戰役。在這場戰争當中,雖說印度所使用的戰術并不先進,但因它那時作為英國殖民地,英國也派兵參與了戰争。而且還是由名将蒙巴頓将軍親自上司,帶着印軍與日軍作戰,是以印度在有外援之下,日本有沒有充足的補給,隻能從印度戰場撤離。

日本入侵中國14年,為何攻列印度一次就放棄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再一個,是因中美雙方的壓力,日本雖說将主要戰場放到了亞洲戰場,但也因它的狼子野心導緻把美國也拉了進來。在我國戰場上本來就已耗費了無數精力,還要對美國軍隊進行應對,這早已令日軍身心疲憊,倘若這個時候還向印度派兵,那結果一定是得不償失。

日本入侵中國14年,為何攻列印度一次就放棄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最後則是因印度地形十分複雜,屬于易守難攻,并且氣候難以适應。是以印軍憑借着先天的地理優勢,與日軍進行周旋。在雙方戰鬥時,日軍總是被圍困到羊腸小道上,沒有物資補充,數以萬計的日軍隻能餓着肚子與印軍作戰,導緻戰鬥力急劇降低。是以戰争從1944年的3月一直打到了7月,日軍再也頂不住了,被迫撤離印度戰場,也不敢再次發起二次侵略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