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馳高管生變背後:傳統汽車人操盤新勢力“有點累”

【導語:随着來自于陳炫霖及其旗下東柏集團的新一輪數億美元的融資到位之後,愛馳汽車管理層迎來了調整。之前參與愛馳多輪投資的陳炫霖出任愛馳汽車的董事長,而之前曾經任職蔚來汽車産業發展副總裁的張洋出任愛馳CEO。愛馳汽車的創始人付強,僅保留了總裁職位。】

撰文|張大川、編輯|康 喬

和風生水起的蔚小理相比,目前愛馳汽車境況不佳。根據乘聯會的資料顯示,2020年愛馳在國内累計銷量僅有2600輛;而2021年1-11月,愛馳汽車累計銷量為2992輛,月均不到300台。當下,愛馳旗下僅有一款愛馳U5在售,補貼後售價16.69萬-24.99萬元。至于另外一款轎跑車型愛馳U6,則遲遲沒有露面。根據蔚小理所公布的2021年銷售情況來看,如果不是缺芯的影響,其已經基本跨過10萬台的年銷量門檻。如果愛馳汽車再不做出改變,極有可能被競争對手拉開更大的距離,進而逐漸被邊緣化。

愛馳高管生變背後:傳統汽車人操盤新勢力“有點累”

傳統汽車人操盤新勢力“有點累”

以付強為例,其履曆不可謂不光鮮。奧迪、奔馳、斯柯達、沃爾沃,在每一站付強都做出了不錯的業績,更有足以誇耀的資本。但是這種成功,除了付強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于國内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以及相關品牌自身體系能力的強大。

愛馳高管生變背後:傳統汽車人操盤新勢力“有點累”

彼時國内汽車市場基本都為外資品牌所占據,而付強所操盤的幾大德系品牌大多在國内有不錯的口碑。即便是斯柯達,在最初也是作為上汽大衆布局的入門級品牌,在自主品牌造車品質還相對較低的年代,依托大衆的平台技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銷量。至于沃爾沃,則是讓付強趕上了其第一波國産化的浪潮,通過國産化讓沃爾沃在國内的銷量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在這些強勢品牌上,付強的上司和整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也為付強的履曆畫上了濃墨重彩的幾筆。在傳統汽車賽道上,付強是跑在前面的優秀管理者。

愛馳高管生變背後:傳統汽車人操盤新勢力“有點累”

但是,自己創業和一衆新勢力較量和在強勢外資品牌中任高管畢竟不一樣,尤其是目前所面臨的已經不是傳統車企的那批競争對手,而是天生就有網際網路基因的李斌、李想以及何小鵬這些網際網路人。他們深谙客戶營運之道,因為他們是從比汽車行業競争更加激烈的網際網路行業存活下來的強者。在和這些有着多次創業成功經曆的互聯人相比的過程中,傳統汽車人的短闆也開始顯露。

愛弛終端銷量遲遲無法打開

目前國内新勢力中的第一陣營蔚小理,其實都不是由傳統汽車人所打造。除了愛馳之外,另外兩家我們耳熟能詳的由傳統汽車人打造的威馬和天際,目前的局面同樣也不太好。天際汽車和愛馳的境況差不多,終端銷量遲遲無法打開,目前已經被前面的競争對手拉開了不小的差距。至于威馬,由于其創始人沈晖還能從市場上源源不斷地融到資金,是以相對來說還處在新勢力第二陣營中,不過也有逐漸被哪吒和零跑甩開差距的可能性。對于威馬來說,在錯失了科創闆之後,如果其重金打造的搭載有雷射雷達M7的轎車車型難以一炮打響,其局面也将非常被動。

愛馳高管生變背後:傳統汽車人操盤新勢力“有點累”

其實從電動車角度來說,傳統汽車的積累雖然能夠幫助企業在創業初期能夠更快的建立内部流程,從規劃、設計到造車、銷售環節能夠盡快走上正軌,但是這種做法很大程度上往往隻是對傳統車企的一整套流程的複制,并沒有辦法幫助新勢力車企在理念上進行突破,打造出和傳統車企完全不一樣的核心競争力。反觀蔚小理,其打造的車型或者商業模式,明顯是從消費者的痛點出發,無論是蔚來的換電模式、小鵬的雷射雷達以及理想的增程式,都非常聚焦消費者在開車過程中的痛點,并将自己的優勢放大到最大。反觀愛馳、天際這樣的企業,與傳統車企相比,他們是新勢力,但與那些網際網路出身的新勢力相比,其網際網路基因還是有所欠缺的。作為消費者,要麼接受全新的像蔚小理這樣的新勢力,要麼去買品牌号召力更強、網點布局更加完善的傳統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夾在中間就不太受人怠見。

愛馳高管生變背後:傳統汽車人操盤新勢力“有點累”

2022年,新勢力品牌洗牌恐将加劇

從市場競争角度看,2021年,又有不少全新的電動車品牌橫空出世。這也意味着,2022年會有不少有競争力的車型讓國内電動車市場競争更加白熱化。華為AITO的問界M5、凱迪拉克的LYRIQ、蔚來的ET7/ET5以及小鵬G9等,都将是市場上有力的競争者。

愛馳高管生變背後:傳統汽車人操盤新勢力“有點累”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内的新勢力品牌将迎來一個深度的洗牌。之前拜騰、賽麟以及博郡被洗牌的局面恐将再現。未來資本将持續向頭部企業集中,這将導緻整個新勢力乃至整個國内電動車市場的競争不斷加劇。能夠在市場上領跑的電動車企業,将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從核心技術、産品矩陣到銷售網絡甚至是開拓海外市場,持續進行完善和優化,進一步增加自己的競争力。而弱勢的新勢力,将不在得到資本的青睐,慢慢淡出大衆的視線。至于像這次将愛馳管理權拿到麾下的陳炫霖,其實也面臨不小的壓力,畢竟區區數億美元難以将愛馳拉出深淵。這筆錢最多隻夠維持日常營運,并推動U6上市,可謂杯水車薪。後續愛馳如何發展,我們将拭目以待。

點評

曾誓言做“中國特斯拉”的愛弛汽車在2022年新年伊始選擇變革。的确,愛馳如果再不進行一次徹底的革命,必然會被市場所淘汰。随着傳統車企在2022年将上市不少具有較強競争力的全新電動車車型,類似于愛馳這樣的相對弱勢的新勢力品牌将面臨新一輪的挑戰,能夠真正殺出重圍活下來的,屈指可數。是以愛馳的這場改革,也是荊棘叢生,困難重重。

(本文系《禾顔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