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蘇兩國都養不熟的白眼狼:吃了中國百億援助,最終竟倒向美國

在歐洲的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上有這麼一個社會主義小國,在近代以前,該國多次遭到外族入侵、占領,直至 1912 年才在西方大國的援助下脫離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但是好景不長,該國獨立沒多久,轉眼就迎來了二戰,小國随即先後被意大利、德國法西斯先後占領,直到1946年1月才迎來解放,這個國家就是咱中國曾經的“好朋友”——阿爾巴尼亞。

中蘇兩國都養不熟的白眼狼:吃了中國百億援助,最終竟倒向美國

阿爾巴尼亞著名景點

作為一個小國,若想要在國際之中混的風生水起,那麼找一個大國做靠山是非常穩妥的做法。話雖如此,但像阿爾巴尼亞那樣,在短短不到20年的時間就換了三個大國做靠山,這就頗有“三姓家奴”之感。在1945—1961年之間,阿爾巴尼亞先後與南斯拉夫、蘇聯、以及我國結盟,但最終卻倒向了美國人,真是令人無奈又尴尬。

談起這個國家,可能大部分人都沒什麼印象,不過如果你對曆史教材還有點印象的話,那麼肯定會記得,教科書上提到咱重返聯合國就有阿爾巴尼亞的一份票功勞。阿爾巴尼亞的面積極其小,僅有28748平方公裡,但它卻是二戰期間,東歐僅有的兩個自我解放的國家之一,是以它在東歐聲望不小。不過當阿爾巴尼亞在1946年宣布解放後,它卻迎來了新的危機,那就是希臘對其南部的地區 korce 及 Gjirokaster 的領土要求。

當時的希臘仗着有美國、英國人的支援,肆無忌憚的要求新生的阿爾巴尼亞割讓這兩個地區的領土,否則就要采取武力措施。在 1946 年 7 月的巴黎和會上,希臘首相甚至偷偷向南斯拉夫提議共同瓜分阿爾巴尼亞。此時的阿爾巴尼亞可謂是内憂外患,在内有各地的反動武裝到處作亂,在外則有希臘虎視眈眈。面對危機,阿爾巴尼亞的共産黨政府當算投靠到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以求蘇聯的保護。

中蘇兩國都養不熟的白眼狼:吃了中國百億援助,最終竟倒向美國

阿爾巴尼亞建築

不過,此時的蘇聯戰後百業待興,而且蘇聯正忙于與美英商議戰後的利益安排,壓根就沒想抽出時間和資源來幫助阿爾巴尼亞。于是阿爾巴尼亞轉頭請求鄰居——南斯拉夫的幫助。

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南斯拉夫在鐵托元帥的上司下,國力蒸蒸日上,甚至有與蘇聯抗衡的實力,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南阿兩國相鄰,在曆史、民族等多方面有着淵源,在二戰期間,南斯拉夫還促成了阿爾巴尼共産黨的建立與發展,于是南斯拉夫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阿爾巴尼亞的大哥。

中蘇兩國都養不熟的白眼狼:吃了中國百億援助,最終竟倒向美國

南斯拉夫上司人—鐵托

面對空手而來的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表現的特别熱情,不僅給予了大力援助,而且還慷慨的表示希望和阿爾巴尼亞結盟成為“巴爾幹聯盟”,讓大家成為真正的兄弟。僅在1947 年,兩國就共同建立了銀行、電力、礦業、食品加工等聯合公司,而且南斯拉夫還着手幫阿爾巴尼亞修築國内第一條鐵路,甚至援助了當年阿政府财政收入的10%以上。

最初,阿爾巴尼亞對于這位熱心的老大哥自然是感激涕零,不過後來發現南斯拉夫以阿國政權新生,不懂外交為由,不斷幹涉着阿爾巴尼亞的外交,而且為了強化阿對其依賴,南斯拉夫刻意不在阿發展重工業,這就令阿爾巴尼亞政府憋着一股氣。正當南阿兩國出現間隙時,蘇聯正好與南斯拉夫不和,而且出于國際戰略的需要,蘇聯也打算拉攏阿爾巴尼亞,以加強對東歐國家控制的。于是一直恐懼被南斯拉夫吞并的阿爾巴尼亞,與蘇聯可謂是情投意合,兩者一眼就瞧上了對方,阿爾巴尼亞迅速抛棄了老大哥南斯拉夫,轉投到了新大哥蘇聯的懷抱之中。

比起南斯拉夫,财大氣粗的蘇聯可謂出手豪邁,在蘇阿兩國結盟後,根據資料統計,在1949-1955 年間,與蘇聯和東歐的貿易量始終占據阿貿易總量的 60%以上,而且在1950-1960 年間,蘇聯還向阿提供了 2.26 億盧布無息貸款,還幫阿興建了數座大型水電站、各式礦産站、以及重工業項目;在軍事上,還幫忙發展了特種兵、海軍,并配置潛艇,同時把阿拉入華約,使其成為華約創始國之一。

對于蘇聯如此巨大的援助,阿不僅照搬斯大林模式,而且在阿爾巴尼亞上司人口中和機關報刊上,蘇共被稱為“媽媽黨”,斯大林則被奉為“尊敬的父親”,并且國内掀起了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每年斯大林的生日,阿爾巴尼亞全國上下都會隆重慶祝。

中蘇兩國都養不熟的白眼狼:吃了中國百億援助,最終竟倒向美國

拿着斯大林畫像的人

按理來說,面對蘇聯如此巨大的恩情,阿爾巴尼亞壓根就沒有必要離開這位老大哥,那為什麼阿最後為什麼又脫離蘇聯了呢?這事還得怪赫魯曉夫。

當赫魯曉夫上台後,赫魯曉夫開始改善與南斯拉夫的關系,這令視南斯拉夫為敵人的阿爾巴尼亞則感覺如芒在背。但更嚴重的是後來赫魯曉夫的一個“秘密報告”,1956年2月24日,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發表了題為《關于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批評斯大林的嚴重錯誤,全面否定斯大林主義,引發了東歐各國的震動。

中蘇兩國都養不熟的白眼狼:吃了中國百億援助,最終竟倒向美國

赫魯曉夫

這個秘密報告一出,阿爾巴尼亞立刻就跳反了,因為斯大林在阿國的形象中可謂神聖不可侵犯,無論政治、經濟、文化甚至是軍事都是照着斯大林學習的,而且阿爾巴尼亞上司人也大搞個人崇拜,如今赫魯曉夫整出這麼一套來,那豈不是否定了阿國目前的一切?于是阿爾巴尼亞開始消極應對蘇聯的一切合作,比如在北京舉行的十一屆世界工會聯合會理事會議上,阿方代表沒有附和其他東歐國家的親蘇言論,保持了緘默,這令赫魯曉夫極其不滿。

另一方面,中蘇關系正出現破裂,而阿國上司人霍查與謝胡在此背景下通路中國。1956 年 10 月,霍查到訪北京,通路了毛主席,雙方對于斯大林問題上想法一緻,認為不可全盤否定。1960年阿爾巴尼亞國内出現了大旱災,阿國政府緊急向蘇聯、中國求助,不過蘇聯本着懲罰阿國的态度,對于援助一事拖拖拉拉,壓根就沒真正落實,而中國則慷慨大方的給予大量糧食給予幫助,并在1961 年初,提供了無息貸款 1 億盧布給阿爾巴尼亞。

中蘇兩國都養不熟的白眼狼:吃了中國百億援助,最終竟倒向美國

拜訪毛主席

當阿蘇兩個斷交後,中國全面接受了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不僅繼續完成蘇聯先前許諾阿國的第三個五年計劃 6.5 億盧布的貸款,中國甚至還新增25個,價值5.5億盧布的項目,同時大批的生活用品、武器都給阿爾巴尼亞提供上,各種工程師也入駐到阿爾巴尼亞,幫助阿國的國民建設。

為了援助阿爾巴尼亞,中國每年提供了阿數十億元的援助,就連阿國滞銷的劣質布匹,我們都照單全收;各種新式武器,我們自己軍隊還沒全部配備就提供了不少給阿爾巴亞,甚至在最困難的十年動蕩期,我們都沒停止對阿國的援助。

中蘇兩國都養不熟的白眼狼:吃了中國百億援助,最終竟倒向美國

中國援助的飛機

可是,阿國卻從來不珍惜我們給出的援助。中國大批建築鋼材送去,他們卻全部拿來修建個人崇拜的雕像、價值上百萬的昂貴精密儀器,他們卻全部不好好保管,壞了就直接要求中國再給,至于那些先進的武器,他們卻轉手低價賣給了其他國家,轉頭繼續向中國請求援助。

所謂“升米恩擔米仇”,阿國的胃口越來越大,乃至溝壑難填,當中國的援助稍稍少了一點,甚至是慢了一點,他們就以要與蘇聯結好作要挾。當中國難以滿足阿的要求後,阿國就借着1972年尼克松訪華的契機,以此大罵中國背棄盟友,說中國是修正主義。盡管阿國如此蠻不講理,但本着雙方的中阿友誼,中國依舊沒有斷絕對阿國的援助,直至1978年才斷絕了對阿國的援助。

中蘇兩國都養不熟的白眼狼:吃了中國百億援助,最終竟倒向美國

尼克松訪華

諷刺的是,阿爾巴尼亞一邊說着中國修正主義,但是自己卻轉頭就加入了北約,投入到了美國懷抱。甚至阿爾巴尼亞為了向美國操控的北約表明自己的決心,不惜将封存當年中國勒緊褲帶捐贈飛機的機場獻給北約,對于當國中國捐贈的飛機則當做廢銅爛鐵處理一般,任由其在路邊生鏽。

中蘇兩國都養不熟的白眼狼:吃了中國百億援助,最終竟倒向美國

北約成員國

同時,當中國斷絕其援助後,阿爾巴尼亞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都不承認中國對它的援助,可謂令人心寒。不過盡管這個牆頭草式的國家土地肥沃、地理位置優越,但是由于其人民懶惰成性,享受貫了接受援助的日子,是以這個國家目前依舊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