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的Kindle在電商平台全都沒貨了!”當這個消息傳遍全網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猜測這款産品是不是要退出中國市場了。這件事也許也讓一些人關注起另一個問題——你的反應是遺憾還是驚訝于這産品居然還有新聞?你有多久沒關心這款産品了?其實這個市場一直低調且熱鬧着,被冷落的隻是Kindle自己。

亞馬遜Kindle退出中國的傳聞,隻是從一個小現象瞬間發酵成了一個新聞,甚至傳聞開始變得越來越真實,比如有消息說Kindle中國團隊已經解散之類。好在亞馬遜終于在幾個小時之後做出了回應,這種論調并不屬實,它确實在有的電商平台的沒貨,但也就是字面意義的沒貨,因為斷貨了。想想現在全球電子産品供應鍊吃緊,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奇怪,但為何大家能從斷貨聯想到退出,這就是個問題。
那麼你對Kindle的印象來自于哪裡呢?是質疑這類産品價值和用途的文章、是在Kindle官方商城買書經曆、是用Kindle讀過的某本書,還是真的買來之後拿來蓋泡面?别笑,亞馬遜Kindle官方也自嘲過蓋泡面的論調,還借梗做了一波營銷。其實這種論調出現的時候,産品的價值就已經在被懷疑了,隻不過差別是我們在懷疑亞馬遜,還是懷疑整個閱讀器市場。
每當有實體書店倒閉的時候,總有人無不悲哀地跳出來說我們越來越多的人不讀書了,其實電子閱讀器産品何嘗不是如此呢?這個原本小衆的品類稍有風吹草動,就能引起一些關注。不過現在看來,整個市場雖然還是小衆,卻充滿活力。比如海信憑借閱讀手機在這個市場裡經營得風生水起,而之前一些國産品牌“簽到返現”的銷售方式,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另一個閱讀器品牌掌閱,其實也在不斷更新産品,比如他們推出的Smart X大屏閱讀器,把閱讀、書寫、繪畫這樣的需求進行了整合,而就在去年雙12之前,掌閱還推出了非常便宜的10.4英寸閱讀器,降價并且做出了産品細分。
對比之下亞馬遜Kindle雖然是順風開局,卻一直少有變化,不管是内容平台還是産品本身,都如同一片死水。産品始終固守在6英寸這個最經濟尺寸上,換個外觀就漲價疊代政策,硬生生把自家産品變成“智商稅”。面對花樣越來越多的國産競品,以前Kindle使用者嘲諷其他國産閱讀器隻能讀霸道總裁文的那份優越感,可能也已經蕩然無存。
如果倒退幾年,亞馬遜是電子閱讀器領域的佼佼者,其他産品都在争相效仿。而經過了幾年的競争,亞馬遜Kindle面對的則是國産安卓閱讀器、國産大屏閱讀器、國産5G閱讀手機乃至墨水屏顯示器等等。這個市場一直存在,競品也一直在變化更新,不變的隻有亞馬遜。
當我們突然發現那個一潭死水的亞馬遜Kindle,想不起來上次關注到它已經是多久之前,又突然發現它無貨可售時,産生出“亞馬遜Kindle退出中國”這種想法很奇怪嗎?不但不奇怪反而感覺邏輯很順暢,隻是當這種傳言出現的時候,可能距離它被國産競品徹底擊垮真的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