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相關個股成為資本市場寵兒。
根據Wind資料,新能源汽車題材、動力電池題材、锂礦題材走勢雖有波動,但整體均呈現上揚趨勢。2021年内,上述三個題材分别上漲36.75%、66.50%和186.29%。
據中汽協最新預測,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将達340萬輛,同比增長1.5倍。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産業鍊也迎來了諸多新變化,技術、供應鍊、市場均表現活躍,在快速推進2021年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同時,也為2022年該産業的發展蓄力。
中金公司釋出研報稱,站在2022年的起點,電動車闆塊出現較大幅度震蕩,但其依舊重申新能源汽車中遊産業鍊需求确定性高,龍頭企業技術和産業鍊上下遊綁定優勢凸顯,目前時點闆塊已至底部區域,堅定看好2022年新能源行情。
展望2022年,中金公司預計行業需求穩健增長,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升、智能化加速推進,産業變革已至。大變革背景下,車企乃至産業鍊都面臨颠覆與重塑,能夠快速疊代的技術和産品創新是重要抓手,也是公司業績估值爆發的核心驅動力。
e資料:
回顧2021年新能源汽車産業連結清單現,股價漲幅居前的多為動力電池及锂礦相關概念股,占據了前十榜單的七席。其中,位居榜首的是貝特瑞(835185.BJ),主要布局電池負材料,股價年漲幅約為389.4%。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公開資料顯示,貝特瑞成立于2000年,并在2010年實作負極出貨量世界第一。不過,貝特瑞雖然早已是負極材料的龍頭公司,但此前在新三闆鮮有關注度。其在2015年底上市之後的三年内,股價不但沒漲,反而相比上市初跌去了7.37%。直到北交所成立的消息釋出後,貝特瑞的成交量和成交額開始飙升,在資本市場也有了較高熱度,其股價開始和母公司中國寶安分道揚镳。目前,貝特瑞的市值已大幅超過中國寶安。
有分析認為,新三闆的流動性不佳,投資門檻高,導緻類似貝特瑞的公司受關注度不高,而北交所的出現讓其有了适合自己的“舞台”。
位列榜單第二、三位的是西藏礦業和鹽湖股份兩個锂礦概念股,股價年漲幅分别約為309.3%和300.3%。
2021年,锂站上了風口,價格不斷增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2021年底,有企業收到30萬元/噸的锂鹽報價。此外,受下遊需求拉動,锂鹽供給不足,上遊企業基本不執行長單。有锂鹽企業預計,2022年精礦将迎來最緊缺時刻。
需求方面,終端市場需求高景氣度持續。2021年1~11月國内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創新高。機構分析稱,在新能源汽車産銷持續擴張背景下,锂鹽市場需求持續向好。在此背景下,像西藏礦業和鹽湖股份這樣的锂礦概念股迎來瘋漲。其中,西藏礦業在2021年收獲20個漲停闆。
從事機械傳動核心部件研發的雙環傳動和小康股份是榜單中少有的非動力電池及锂礦相關概念股。2021年,小康股份搭上華為的“快車”,與其深度合作打造了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和全新品牌AITO的首款車型問界M5,年内收獲28個漲停闆,數次登上龍虎榜,股價年内漲幅超過248.6%。
跌幅榜方面,中國恒大汽車(0708.HK)成為2021年“負班長”,股價年跌幅為88.3%。在2021年,恒大汽車股價經曆了大起大落。2021年4月,恒大汽車股價整體呈上漲趨勢,4月市值環比增加204.15億元至4886.95億元,反超比亞迪(002594.SZ)登頂中國車企市值榜。
從5月開始,恒大汽車股價便出現回落。直至10月,股價整體連跌數月的恒大汽車止住下滑腳步,公司市值回升至300.19億元,環比增長22.14%。據了解,恒大汽車2021年股價的回落與其未有車型實作量産、公司長期虧損,以及整個恒大系的表現有關。而在2021年底,恒大汽車首款量産車型——恒馳5在其天津工廠下線。
位列榜單二、三位的是蔚來、宇通客車。其中,蔚來2021年股價下滑約35%。德銀分析師Edison Yu在研報中表示:“由于該股近幾個月來表現明顯不佳,我們認為2022年将是一個很好的買入點。雖然在缺少新車和受到供應鍊限制的影響下,投資者情緒一直低迷。但我們相信,蔚來在未來12個月内推出3款新車型,并将産能從12萬輛提升至60萬輛,這些規劃将使蔚來目前的不利因素在未來12個月内全部扭轉。”
區間淨主動買入額方面,動力電池及锂礦相關概念股霸榜。其中,甯德時代在2021整年的淨主動買入額為347.62億元。随着新能源汽車終端市場需求持續高漲,作為裝機量最大的動力電池供應商,甯德時代在資本市場“如沐春風”。
大宗交易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甯德時代共計100天出現大宗交易,交易筆數共計181筆,交易金額共計126.07億元。全年最大的5次大宗交易資料為2月4日的17.32億元、3月29日的10.05億元、3月12日的10.00億元、12月13日的8.67億元、4月20日的8.54億元。
此外,天齊锂業、比亞迪、億緯锂能、華友钴業股份、贛鋒锂業(002460.SZ)在2021年也獲得青睐,該年度内的淨主動買入額均超100億元。
市值排名方面,甯德時代、比亞迪、長城汽車位列A、H股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相關個股市值榜前三甲。其中,在2021年5月實作市值破萬億的甯德時代位居榜首,2021年末其市值為13705.41億元,同比增長67.57%。
此外,紫金礦業(601899.SH)、億緯锂能(300014.SZ)、贛鋒锂業(002460.SZ)等動力電池及锂礦相關概念股的市值也位居前列。而在2021年接連在港股上市的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也出現在榜單中,分列第四和第九位,市值分别為2608.85億元和2072.32億元。
e大事:
1.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或達340萬輛
據中汽協最新預測,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或可達到340萬輛,同比增長1.5倍;而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将達到500萬輛,占據汽車總銷量的2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從2021年1月的7.2%一路上漲至11月的17.8%,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已接近20%。蓬勃發展的市場也吸引着越來越多入局者。2021年,百度、360、小米、蘋果、富士康等企業相繼宣布跨界造車,令本就火熱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進一步升溫。
2.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已超合資品牌十倍
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1~11月,新能源汽車批發銷量突破十萬輛的企業共有6家,其中自主車企占據5席,占比超過8成。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強勢崛起也拉動了其在汽車市場中的市占份額。2021年11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為37.4%,豪華車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分别為19.4%和3.6%。這意味着,在國内汽車市場,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已超合資品牌十倍。
3.萬億甯王領軍,動力電池産業熱度升高
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極速拉升和儲能領域的快速發展,令電池企業從幕後走向台前,收獲資本市場和輿論的高度關注。甯德時代(300750.SZ)作為其中代表,不僅在産銷量上屢創新高,市值也一路高走,拿下創業闆頭名位置。2021年,甯德時代股價上漲67.55%,年内市值一度突破1.5萬億元。事實上,甯德時代的強勢表現在動力電池相關個股中并非特例。據wind資料顯示,2021年,锂電池指數已上漲84.57%。億緯锂能(300014.SZ)、國軒高科、欣旺達等多隻動力電池題材個股年内均收獲逾30%漲幅。
4.動力電池原材料現漲價潮
制表:每經記者 李碩 (資料來源:中國锂電新能源網)
2021年,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快速提升也大幅拉動了原材料需求,锂鹽、隔膜、電解液等多種原材料價格上漲顯著。資料顯示,2021年電池級碳酸锂價格較上年上漲411.36%,電池級氫氧化锂價格上漲315.24%。六氟磷酸锂、隔膜、電解液等材料或因技術壁壘高,或因供應彈性小,價格也均出現大幅上漲。受原材料漲價影響,大部分電池企業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提高終端産品價格已成為應對措施之一。
5.固态電池、氫能源概念“走紅”
2021年以來,固态電池和氫能正成為不少車企和電池企業新技術路線的方向。多家車企和電池供應商在2021年陸續釋出固态電池技術産品時間表。與此同時,氫能産業相關利好政策也在不斷傳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内已有50多個地級市釋出氫能産業規劃,北京、上海、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相繼出台“十四五”氫能發展規劃或扶持政策。資本市場對于二者的關注同樣密切,據東方财富和Wind資料,固态電池、燃料電池題材2021年走勢分别上漲70.22%和45.51%。
6.福特股價飙升速度擊敗特斯拉
公開資料顯示,百年企業福特汽車股價去年飙升了近140%,擊敗了特斯拉(49.76%)、通用汽車(40.8%)和許多新的電動汽車初創企業。該公司CEO Jim Farley承諾對投資者更加開放和透明,他還啟動了“福特+”重組計劃,将更多資源轉移到制造電動汽車上。自Farley在15個多月前掌舵福特以來,該公司股價上漲了200%以上。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稱,2021年“對福特來說确實是突破性的一年……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該公司戰略上最重要的一年。”
e點評:
華西證券分析認為,根據現行補貼政策,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支援将于2022年底退出。随着補貼持續退坡,政策對于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的推動作用逐漸減弱,需求擴大将成為銷量擴大的主要動力。根據GGII資料,2021年1~11月,新能源非營業汽車上險量累計為214.9萬輛,在全部新能源車上險量中占比為85.4%。國内新能源汽車銷量受到C端帶動,需求結構健康,預計需求擴大将持續驅動國内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
山西證券亦認為,新能源車技術逐漸成熟,智能化賦予新能源車較多溢價空間。同時,新能源車價格相較燃油車已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益,預計新能源車在2022年滲透率還将逐漸提升,2022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達到500萬輛以上,其中高端新能源車以及插電混動車型市場潛力較大。
産業鍊方面,浙商證券認為,整車行業競争格局發生較大變化,造車新勢力和頭部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将持續提高,車型疊代速度加快,使得車企對零部件企業響應服務效率的要求大幅提升,過去固化的整車廠與零部件企業的關系有望打破,國産零部件産業鍊順勢崛起,行業迎來重塑。基于産業發展趨勢,2022年看好零部件闆塊五大賽道:特斯拉産業鍊、一體化壓鑄産業、乘用車座椅國産化、線控制動和空氣懸架、智能駕駛核心環節和科技感增強的領域。
制表:每經記者 李碩(資料來源:綜合Wind、東方财富 截至2022年1月2日)
在2021年重點關注的A股新能源汽車産業鍊上市公司中,5家市值排名靠前的企業分别為甯德時代、比亞迪、長城汽車、紫金礦業和上汽。其中,甯德時代在2021年獲得136份券商研報關注,平均目标價為723.75元/股;長城汽車則獲得最多的161份券商研報關注,目标價平均為74.32元/股。
華創證券分析認為,2021年新能源汽車闆塊漲幅為40.4%,锂電池闆塊漲幅為77.3%,而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為-8.0%,闆塊整體具備明顯的超額收益。受益于超預期的銷量資料,市場對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預期經曆了多輪大幅上調修正的過程,“超預期”與“高景氣”是闆塊的代名詞。展望2022年,供給優化疊加消費持續發力,中國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達500萬輛。同時,歐洲新能源車市場更新碳排放政策,強化碳排放目标,預計2022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300萬輛。
廣發證券則認為,2020年是電池結構創新元年,2021年是磷酸鐵锂材料創新元年,2022年或将成為電解液添加劑元年,技術連續疊代也将幫助優勢企業穿越供需周期。動力電池方面,以甯德時代CTP和CTC、比亞迪刀片電池等為代表的電池結構創新,正在加快國内電池企業進入海外供應鍊,如美國市場上甯德時代與特斯拉、福特等達成合作,國軒高科也切入到美國車企的供應體系中。
記者|李碩孫磊編輯|裴健如 盧祥勇杜恒峰 王嘉琦
校對|孫志成
本文來自我的小夥伴:NBD汽車
德爾塔毒株還在全球大流行,奧密克戎毒株又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