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壽終正寝?學界有不同意見:他并非老死,吃了一個偏方後駕崩

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是“康乾盛世”。在經過一百多年的承平之後,大清王朝到了乾隆晚期已經不可避免地陷入“由盛而衰”的發展周期。其根本原因,就是A錢腐敗。

乾隆執政——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态度

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即位伊始,便強調“寬嚴相濟”。事實上,乾隆的這一政策卻時有異同——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态度。

乾隆壽終正寝?學界有不同意見:他并非老死,吃了一個偏方後駕崩

乾隆劇照

總的來說,乾隆在其統治前期,政令還算是嚴厲。在乾隆登基之後的前二十年中,他懲處了A錢巨案七起。其中比較出名的一件便是蔣洲案。

蔣洲乃是前大學士蔣廷錫的兒子,是素來被乾隆皇帝寵愛的。但乾隆為了嚴肅法紀,仍舊将其嚴懲不貸。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乾隆在内政方面,秉持嚴肅認真的态度,以及雷厲風行的作風。

此後乾隆政令和措施卻顯得頗為寬大,正如他自己所言——“朕禦極以來,政崇寬大”。特别是到了他統治的後期,“辦理庶獄,多從寬縱”。此時官員A錢成風,滿朝文武皆徇私累累,乾隆皇帝卻熟視無睹。貪官之中,和珅更是其中“翹楚”。

乾隆壽終正寝?學界有不同意見:他并非老死,吃了一個偏方後駕崩

和珅劇照

和珅以“奇貪”而聞名,但乾隆皇帝在統治晚期卻對和珅“依毗益笃”。可以說,乾隆晚期的執政手段和風格必然受到了和珅的影響。

浏覽各類史料,處處可見有關和珅“貪婪”的記錄,可以推知這應該是符合曆史事實的。和珅吝啬加貪婪的個性,使他不惜以任何手段斂财,攫取了數以億計的家财。

和珅的納賄幾乎是半公開的。自乾隆四十年以後,和珅家裡幾乎成了賣官的交易所,其時風可見一斑。可以想象,在當時和珅受寵幾十年如一日的情況下,清朝政府的腐朽程度——“督撫司道畏其傾陷,皆曲意辇貸事之”。

乾隆壽終正寝?學界有不同意見:他并非老死,吃了一個偏方後駕崩

和珅貪贓納賄,直接導緻了兩方面的後果。一方面清朝官員在政治目的和利益的驅使下,為了投和珅所好,競相以上索下,或監守自盜;另一方面和珅恣意妄為,官員争相交好和珅,日漸有恃無恐,是以乾隆後期的A錢大案,凡情節嚴重的,基本都與和珅有關。

和珅所獲的寵愛,除了靠他的精明幹練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與他“善于逢迎”有關。和珅對乾隆皇帝的脾氣、性情、愛好了如指掌。

乾隆壽終正寝?學界有不同意見:他并非老死,吃了一個偏方後駕崩

乾隆壽終正寝?學界有不同意見

晚年的乾隆除了好大喜功的性格之外,還有縱情驕奢、揮霍無度的作風。從心理層面來分析,行将就木的乾隆更是孤寂、悲涼和無奈的。他既需要阿桂那樣的股肱之臣輔佐,又需要和珅那樣讒佞之臣的滋養。正是這一點,決定了清朝腐敗的時政和時風。

對于乾隆皇帝的死因,很多學者和曆史學家都認為乾隆是“老死”的,畢竟他活了八十九歲,堪稱皇帝中的長壽之人。

學界有人發表了不同的意見。在他們眼中,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乾隆雖然深得祖父康熙和父親雍正的寵愛,但他小時候身體很虛弱,稍不注意就會生病。乾隆登基之後,曾在偶然中得到一個偏方——龜齡集。這是補腎壯陽的名貴中藥方子,使用了鹿茸、人參、海馬、枸杞等名貴的中藥材,甚至還有蜻蜓、石燕等珍奇的物品。

乾隆壽終正寝?學界有不同意見:他并非老死,吃了一個偏方後駕崩

乾隆一直堅持服用龜齡集,但仍舊“心氣不足,身軟神倦”。從他生前的症狀上看,有“陽虛”的表現,但是乾隆進補的藥物卻是主治“陰虛”的。是以,有學者認為乾隆并非是“老死”的,而是亂服用進補偏方後駕崩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