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早出川抗戰的川軍集團軍,徒步行軍與日軍血戰忻口

原創不易,請随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一恒獨步,無授權禁轉!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川軍在較短的時間裡組建了兩個集團軍,其中由鄧錫侯擔任總司令的第二十二集團軍,得到指令沿川陝公路北上,參加華北地區的抗戰。

最早出川抗戰的川軍集團軍,徒步行軍與日軍血戰忻口

[國軍上将鄧錫侯]

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根本沒有多少車輛可以讓一個集團軍的官兵們乘坐很快達到烽火連天的抗日前線。沒有運輸工具,鄧錫侯一句話,我們就是走,也要走到戰場,伴随他的聲音過後,第二十二集團軍靠兩條腿徒步行軍,走向抗日的第一線。

第二十二集團軍于9月初告别家鄉父老踏上征程,一路之上,蔚為壯觀,氣勢雄偉,沿途百姓知道他們是在鄧錫侯的帶領下,去山西前線抗日殺敵,受到熱烈歡迎。這讓鄧錫侯和整個第二十二集團軍的官兵們深受鼓舞。當這支浩浩蕩蕩的大軍,晝夜兼程,越過秦嶺抵達寶雞,準備轉乘火車到達西安待命。此時,接到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指令,因第二戰區抗擊日軍的忻口會戰正處于膠着狀态,第二十二集團軍必須火速趕往娘子關參與對日作戰。

軍情緊急,鄧錫侯除了指令部隊加快行軍速度,作為集團軍的總司令,他更有必要先期知道他所在的集團軍所要擔負的具體布防在哪個地域,以便提前着手作戰計劃的制定盡快告知各個部隊的作戰任務。

當鄧錫侯風風火火的趕赴第二戰區長官部,見到第二戰區長官部司令閻錫山時,得知在日軍優勢火力的進攻面前,國軍雖經過頑強抵抗,仍未能擋住日軍的攻勢,娘子關已經被日軍占領。但是,日軍并沒有因為取得忻口戰役的勝利,而停下進攻的步伐,閻錫山告訴鄧錫侯,日軍目前正加緊對平定、陽泉和壽陽的進攻,你部立即轉向晉東,支援那裡的國軍部隊抗擊日軍。

鄧錫侯随即率領第二十二集團軍轉到平定、陽泉和壽陽方向行軍。可是,第二十二集團軍自9月初出川參加抗戰,特别是他率軍抵達山西前線時卻發生了這樣一件極其尴尬,也非常無奈的事情,他作為集團軍的最高指揮官,手裡竟沒有一張山西省的軍用作戰地圖。作為集團軍最高指揮官沒有作戰地圖,對于他和整個集團軍來說無疑是緻命的。

因為沒有地圖,如何讓這支龐大的隊伍駐守的陣地能有效的擋住日軍的進攻,各部隊之間如何保持聯系,尤其是部隊與部隊之間的距離是多少,這可是在作戰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如果完全依靠盲人摸瞎馬那能打赢勝仗嗎。

沒有軍用地圖,一方面說明他率領的第二十二集團軍走的匆忙,更主要的原因是當時中國的各項技術之落後,測繪人才之缺乏,簡直是不可想象的。正在鄧錫侯為此焦急之際,第二十二集團軍沒有軍事地圖的消息,恰巧被周恩來知道了。周恩來在繁忙的公務之餘,親自給鄧錫侯送來了八路軍第115師在平型關繳獲的日軍軍用地圖,這讓他大為感動,覺得共産黨真正做到了抗日不分你我啊。

有了軍用地圖,無疑給鄧錫侯指揮所屬各部帶來了極大的友善,當第二十二集團軍真正進入壽陽、陽泉一帶協同友軍阻擊日軍作戰進入陣地時,時間已經到了11月初。鄧錫侯迅速設立好集團軍司令部,同時,立即給所屬部隊下達防守區域,積極構築陣地,等待日軍的進攻。

最早出川抗戰的川軍集團軍,徒步行軍與日軍血戰忻口

[忻口會戰的國軍官兵]

這裡還要說明一下,由于第二十二集團軍出川時,因為條件受限,整個集團軍除了人員編制較滿,武器裝備卻是十分簡陋的,每個士兵隻有一支川造或漢陽造步槍和兩顆手榴彈,每個師除了擁有數門迫擊炮外,擔負正面阻擊的山炮、野戰炮沒有一門。因為在鄧錫侯想來,他帶領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是出川參加抗日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包括他劃歸到具體的戰區長官部,考慮到和兇惡的日軍交戰,會在武器裝備上給與必要的支援。可是,當鄧錫侯在途經西安時提出物資補給,特别是武器彈藥的補給,被置若罔聞搪塞過去,說到你去哪個戰區作戰,戰區長官部會自然給與解決的。

當鄧錫侯見到閻錫山提出同樣的問題是,閻錫山忙岔開話題,顧左右而言他,這讓鄧錫侯很為失望和氣憤。但是,既然已經上了戰場,就不要再去計較這些等打完戰再說。

第二十二集團軍雖然構築好了陣地,但是,川軍怎麼也想象不到日軍進攻的模式完全颠覆了他們的認知和想象。首先進入他們視線的是日軍的飛機,隻見這些飛機一架又一架的怪叫着飛到第二十二集團軍的陣地上狂轟濫炸,和俯沖掃射。待這些飛機過後,随即又是猛烈的炮火對第二十二集團軍堅守的陣地進行覆寫跟進,這讓從未見識過如此打法,更從未見過這麼兇猛火力的川軍官兵們,瞬間犧牲在陣地上。

最早出川抗戰的川軍集團軍,徒步行軍與日軍血戰忻口

當日軍飛機轟炸和重炮炮擊後,緊跟在坦克後面的日軍士兵,向第二十二集團軍堅守的陣地展開進攻。這種殘酷的戰術動作,讓許多川軍官兵不覺間被坦克的炮火和機槍擊中。還有就是日軍自身單兵作戰能力都明顯優于川軍官兵。因為川軍中的許多戰士報名參軍後,隻經過短暫的訓練,根本不了解基本的軍事常識,隻是憑借自己的一腔熱血在陣地上打擊日軍。

為了擋住日軍的瘋狂沖鋒,第二十二集團軍的官兵,隻能用低劣的武器毫不畏懼的和日軍厮殺,雖然擋住了日軍淩厲的攻勢,但不可否認,傷亡非常驚人,如果繼續堅持和正面的日軍硬拼,第二十二集團軍的官兵必将大部戰死在陣地上。

鄧錫侯接到前線告急電話和通訊兵的傳令後,深知繼續硬拼下去,絕不是最好的辦法。為此,他以第二十二集團軍司令部的名義,向第二戰區長官部通報了第二十二集團軍的實情。

最早出川抗戰的川軍集團軍,徒步行軍與日軍血戰忻口

[忻口會戰跑步進入陣地的國軍官兵]

已經充分領略過日軍兇猛攻勢的閻錫山,考慮到如果硬拼下去,會讓第二十二集團軍陷入被殲滅的危險,不僅不能阻礙日軍的進攻,還将對太原保衛戰帶來消極影響,權衡再三,閻錫山準許了鄧錫侯率領的第二十二集團軍後退至榆次附近集結,并準備向太原靠攏,參加太原保衛戰。

鄧錫侯率領的第二十二集團軍,雖然在壽陽、陽泉等地與日軍作戰中,戰果并不理想沒有給與日軍較大殺傷,客觀上也沒能有效阻擋住日軍瘋狂的進攻計劃。但是,這是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首次走向抗日的戰場,同已經擁有機械化的日軍部隊作戰,武器裝備和人員素質的巨大代差,卻沒有讓川軍将士們有絲毫屈服,他們硬是憑借其簡陋的武器,忍饑挨餓,奮力拼殺,毫不猶豫的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打出中國軍人的尊嚴,僅憑借這一點,就能讓我們永遠銘記先輩們的付出,明知不可為,也要勇敢面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大無畏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魂。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