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黃公略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有些陌生,然而在紅軍時期,他可是我軍有名的進階将領。因為能打硬仗,黃公略一度和林帥齊名,井岡山時期與林帥、伍中豪并稱為三大骁将,連主席都曾寫下“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助黃公略”來盛贊他。

黃公略出生于1898年,湖南湘鄉人,他是我軍一個文武兼備的全才。論學識文化,黃公略曾與彭老總一起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後來又在黃埔軍校三期深造,是位軍校高材生。革命戰争年代,他還能活學活用,充分發動群衆,巧妙開展遊擊戰争。特别是在贛西南地區,黃公略建立起縱400裡,橫300裡,有黨員3萬餘人,紅色群衆400餘萬的大塊根據地,為後來的中央蘇區奠定基礎。
除此之外,黃公略打仗也不含糊。在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中,黃公略率紅三軍活捉敵軍師長張輝瓒,成功粉碎了敵人的陰謀。第二次反“圍剿”中,黃公略率部打亂了敵人的指揮系統,全殲國民黨工連三師,為以後的五戰五捷首開勝局。但令人惋惜的是,就是這樣一位戰無不勝的将領,最後卻英年早逝,犧牲在了戰場上。
當時黃公略剛打完一個大勝仗,指揮部隊轉移途中,不幸遭到敵機突襲,黃公略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年僅33歲。那麼黃公略犧牲後,他的子女後代怎麼樣了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黃公略的妻子叫劉玉英,他們育有一個女兒黃歲新,父親犧牲的那一年,黃歲新才剛出生。黃歲新出生後,便與母親劉玉英相依為命,建國後,他們在黨的關懷下來到北京。衆所周知,彭老總與黃公略是生死之交的老戰友,他把黃歲新當成自己女兒看待,擔負起了撫養烈士遺孤的責任。
有了彭伯伯的關愛,黃歲新學習上更加努力,高中畢業考入河南平原農學院,後又轉讀于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農機系。畢業後,黃歲新先是在學校當老師,後來又去東北牡丹江農墾局實習,最終來到中科院工作,于1992退休。雖然生活沒有大富大貴,但黃歲新卻過得很充實愉快。2019年1月,黃歲新老人去世,終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