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黄公略这个名字,想必很多人都有些陌生,然而在红军时期,他可是我军有名的高级将领。因为能打硬仗,黄公略一度和林帅齐名,井冈山时期与林帅、伍中豪并称为三大骁将,连主席都曾写下“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助黄公略”来盛赞他。

黄公略出生于1898年,湖南湘乡人,他是我军一个文武兼备的全才。论学识文化,黄公略曾与彭老总一起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后来又在黄埔军校三期深造,是位军校高材生。革命战争年代,他还能活学活用,充分发动群众,巧妙开展游击战争。特别是在赣西南地区,黄公略创建起纵400里,横300里,有党员3万余人,红色群众400余万的大块根据地,为后来的中央苏区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黄公略打仗也不含糊。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黄公略率红三军活捉敌军师长张辉瓒,成功粉碎了敌人的阴谋。第二次反“围剿”中,黄公略率部打乱了敌人的指挥系统,全歼国民党工连三师,为以后的五战五捷首开胜局。但令人惋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战无不胜的将领,最后却英年早逝,牺牲在了战场上。
当时黄公略刚打完一个大胜仗,指挥部队转移途中,不幸遭到敌机突袭,黄公略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3岁。那么黄公略牺牲后,他的子女后代怎么样了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黄公略的妻子叫刘玉英,他们育有一个女儿黄岁新,父亲牺牲的那一年,黄岁新才刚出生。黄岁新出生后,便与母亲刘玉英相依为命,建国后,他们在党的关怀下来到北京。众所周知,彭老总与黄公略是生死之交的老战友,他把黄岁新当成自己女儿看待,担负起了抚养烈士遗孤的责任。
有了彭伯伯的关爱,黄岁新学习上更加努力,高中毕业考入河南平原农学院,后又转读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系。毕业后,黄岁新先是在学校当老师,后来又去东北牡丹江农垦局实习,最终来到中科院工作,于1992退休。虽然生活没有大富大贵,但黄岁新却过得很充实愉快。2019年1月,黄岁新老人去世,终年88岁。